意外!新三板私募想發新產品遇阻,託管券商稱辦不了

“聽到個壞消息,我們的新三板私募產品明年到期就要清盤,不能自動延續了。本來以為新三板市場已經跌無可跌,不少企業估值已經很低,產品熬到明年會有轉機的。”滬上某私募基金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哀嘆。

深圳某私募負責人更對記者透露,不僅新三板產品到期必須要清盤,而且新發新三板產品也不行,“老的產品不準客戶追加認購,只允許贖回”。他很疑惑,活水進來市場才能活躍,新三板市場現在上萬家公司,不少只有三倍五倍的估值,“不明白現在限制買盤進來、被迫止損的意義是什麼?”

《金證券》記者瞭解到,上述私募進入新三板市場比較早,產品在同類中業績都算是很不錯的,去年初淨值都還維持在1元,但拖到現在,市場流動性越來越差,淨值只有0.7-0.8元了。“我們一直抱著價值投資的理念在做,但凡給點流動性,產品淨值目前都肯定在1.1以上。”深圳私募負責人表示。

為什麼產品到期不能自動延續只能清盤?為什麼不可以新發產品?接近股轉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目前沒有聽說這方面的消息,股轉對私募基金的窗口是完全開的,可以發新產品。他分析,也許上述私募理解有誤,“新三板產品大部分面對的現實問題是退出難,很少聽說進入也難的。”但他也承認,私募基金的發行備案等具體操作環節,並不是股轉在負責。

上述滬上私募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目前沒有見到監管的正式文件,應該是監管部門向託管券商傳達的,“我們所有業務都要通過託管券商辦,但託管券商說辦不了,因為監管不同意,我們不知道究竟該找誰。”

記者詢問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很難判斷究竟這是監管的窗口指導,還是託管券商的個別做法。但也有專家表示,如果真是這樣也可以理解,畢竟新三板市場目前死水一潭,今年內很難進行大的改革,怎麼改如何定位也是一個未知數,“出於保護投資者的考慮,對原有的產品進行清理,或許是在為後期的改革做準備。而新三板市場今後的定位,很可能就是一個大的場外標的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