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深圳外來妹


整個1990年代是我們這個大時代劇變的關鍵十年,中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基本全面解決人民溫飽問題。

但這也意味著中國農業產品,尤其是糧食的市場需求開始飽和,農民“種地”的收入開始減少。那個時候最流行的口號是“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

1992年,深圳爆發百萬人搶購新股抽籤表的場景,排隊的人潮中很多是城裡人僱傭的農民工。

改革開放前,深圳原住民以客家人為主,據《寶安縣誌》等文獻記載,客家人佔深圳原住民的六成以上。2014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77.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00萬人,增長1.4%。其中戶籍人口332.21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30.8%;非戶籍人口745.68萬人,佔比重69.2%。

1988年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深圳歷來是移民之地,深圳人歷來是遷徙之民。

從傳承深圳本土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到當今深圳人來自五湖四海,再到深圳包容的城市口號“來了就是深圳人”。體現了深圳由古至今移民文化的色彩。

一間供打工者居住的,面積僅有7平方米的出租棚屋;10張簡陋的木床疊起密密箍箍圍成一圈,每個鋪位住兩人;有夫妻、姐妹、親戚、朋友,居然能擠下10戶人家,這樣“團結戶”在珠三角地區並不只此一家。圖為深圳的打工者住所,拍攝於1997年。

流水線幾乎是永不停歇的,連上廁所時間都有嚴格規定。流水線不需要太高超的技藝但是需要年輕,18歲以上,25歲以下;這是一個女孩子一生中最燦爛的歲月。拍攝時流水線上有人打瞌睡;這是因為有要員來視察,線長宣佈待機等候的一個瞬間;這樣的機會不多。圖為深圳工廠,拍攝於1991年。

圖為在深圳高樓間工作的蜘蛛人。蜘蛛人指那些攀爬在城市高樓外牆上進行清潔工作的工人,由於他們能很好地利用各種安全設備及自身平衡能力呆在高樓的側面,像蜘蛛一樣,所以稱為蜘蛛人。要求體重70公斤以下,患恐高症、心臟病等疾病的人員是不能從事登高作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