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老大哥”的年報,你讀出了什麼?

建築央企們的年報基本上都已經披露,喜憂參半,作為建築央企霸主的

中國建築備受關注,因為其發展趨勢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新籤合同額

建築業“老大哥”的年報,你讀出了什麼?


上圖是中國建築近10年的新籤合同額趨勢圖,2018年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4.6%,雖然新簽訂單繼續實現了正向增長,但較前幾年的高速增長而言,如今明顯回落

境外新籤合同額下滑


建築業“老大哥”的年報,你讀出了什麼?


與中國鐵建海外新籤合同額同比大長24%不同的是中國建築在海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2018年海外新籤合同額同比下降21.7%。2018年海外業務實現營收902.8億,雖然同比增長6.2%,但是增速也已經明顯感到慢於整體的增速。

之前文章中我們多次強調,對於國內競爭白熱化的局面,海外業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海外業務這塊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是中國建築需要惡補的短板,否則後續將會拖後腿。

基建業務首次下滑


建築業“老大哥”的年報,你讀出了什麼?


中國建築的基建業務過去幾年也一直都在增長,雖然增幅不穩定,但是基本上還算是走上坡路。然而今年與以往不同的是,出現了明顯下滑,同比降低13.8%,這也是近5年來中建基建業務量首次下滑

分紅比例減少


建築業“老大哥”的年報,你讀出了什麼?


建築業“老大哥”的年報,你讀出了什麼?


從上表可以看到,中國建築2017、2018兩年雖然分配現金股利總額在增加,但是分紅比例卻在不斷減少,2018年減少到18.44%,並且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減少到只有1.68元。那麼對於分紅比例減少,中國建築的官方解釋是:

公司在持續轉型,加大業務結構調整,包括基礎設施、房地產、海外業務等,需要大量資金。

另外就是應收賬款壞賬,固定資產投資放緩,訂單轉化率等都不及預期。

核心業務

作為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中國建築的核心業務包括三塊,分別是房屋建築工程、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房地產開發與投資。那麼對於這三個板塊又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呢?

從營收構成來看,房屋建築工程業務的佔比最大,達到了60.3%,相比2017年上升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業務的佔比為23.1%,近三年處於持續上升的趨勢。房地產開發與投資業務雖然絕對額上升,但佔比有所下降。


建築業“老大哥”的年報,你讀出了什麼?


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公司三大業務的盈利能力正好與規模相反。其中,房地產開發與投資業務的毛利率遙遙領先,達到了35%,貢獻了公司整體毛利潤的46.76%

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業務的毛利率處於中間位置,約為8.4%。房屋建築工程業務的毛利率則相對最低,只有約6.7%,佔公司整體毛利潤的35.10%。

所以最致命的問題就在於,掙錢的核心板塊比例在下降,而不怎麼掙錢的板塊的比例卻在上升。

2019年一季度成績

建築業“老大哥”的年報,你讀出了什麼?


建築業“老大哥”的年報,你讀出了什麼?


中國建築發佈2019年1月經營情況:公司房地產業務實現合約銷售額250億元,同比降低6.2%。合約銷售面積124萬平方米,同比降低40.2%

2019年2月的數據:基礎設施板塊同比下降65.7%、勘察設計同比下降41.2%、境外同比下降57.6%、合約銷售額同比下降4.2%、合約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1%。

當時我們就提醒,這樣的業績應該引起重視了。因為這個是中國建築(超級巨無霸),不是其他企業,對於中建的房地產業務來說出現下滑是比較罕見的

那咱們再來看其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基礎設施板塊同比下降43.8%、勘察設計同比下降20.7%、合約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5.7%新籤合同額雖然同比增長了8.8%,但是與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長24.3%來看,回落明顯

外部環境影響

對於中國建築拐點的到來,也許與中國建築的體量巨大、增長難度增大有關也許與建築行業的宏觀形勢有關也許與中國建築經營工作的成效有關。但是有一個因素是目前可以預見的,那就是外部環境的因素。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談到了中國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使得以

房屋建築業、房地產開發與投資業務等相關的產業都受到影響。而這幾個業務都是中國建築的核心主業,所以外部環境的劇變,或許會導致中國建築拐點到來。

新籤合同額

也許大家對新籤合同額的理解可能還只停留在建築央企排位/簽單能力上,但其實新籤合同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我用一個比喻,就好比是人體的免疫力

新籤合同額是當前市場的一面鏡子、是企業經營能力的真實畫像、是今後一兩年企業營收和淨利潤的提前反應、更是企業免疫力的表徵。新籤合同額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可以遮蓋其他的不足,而一旦新籤合同額後續乏力,企業良好發展的勢頭就可能受到影響,一系列問題或許會突然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