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中很多暴漲好幾倍的股票,並非績優股或高業績股,反而是業績虧損股,原因是什麼?

股市格局


第一個原因:牛市

有句話叫牛市重勢,意思是在牛市中,對於股票勢頭的把握才是重點,基本面在這個階段並不是最重要的,概念炒作在牛市很吃的開,所以在牛市雞犬升天。

你會發現在歷屆的牛市行情裡,利空會被縮小,利好會被放大,大部分的個股一旦進入了牛市週期裡,往往會都有不錯的表現,包括一些垃圾股!但是有意思的是垃圾股的市值非常小,散戶持有量不多,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同樣的資金拉昇起來的漲幅會非常高!

而熊市則是重質的,你會發現那些市值非常大的,基金機構參與非常多的大藍籌,大白馬往往跌的少,漲的穩,貫穿牛熊!!


第二個原因:環境

A股是一個退市率極低的市場,29年裡平均每年的退市率不到2%!這就給予了許多投機者,許多遊資,甚至許多短線資金一個炒新,炒差的環境!因為這些個股不需要做長線價值投資的佈局,也沒有太多的機構和基金會參與,所以往往都是非常容易被遊資掌控,拉昇出一個瘋狂的上漲狀態!

而大部分的散戶其實都是一種盲目跟風者,一旦看到了趨勢向好,走勢變強,便會忘記風險進行追漲,幫助遊資進行炒作!所以說A股的這種環境,這種氛圍也是導致了許多垃圾股大漲的原因!


第三個原因:熱點

A股不同的週期裡都有不同的熱點產生,一旦有了熱點,就會引起炒作的概念!同一個熱點概念裡,業績好的,強大的被主力和記過炒作,業績差的,垃圾股,那麼就會被散戶和遊資炒作!

他們不在乎的是業績的好壞,而是在乎熱點的持續時間有多長,因為一旦出現了一個較強的熱點,那麼在這個時間段裡,大部分熱點的個股都會有明顯的上漲趨勢!


所以,你會發現的是,在A股市場裡,在垃圾的股票,在每一輪的牛市週期,熱點週期裡都會有一個不錯的上漲空間和表現,但是這個週期一旦結束,他們的跌幅也是非常巨大的!

甚至在股市裡許多垃圾股為了避免退市,採用了“2+1”的業績發佈方式,也就是2年虧損,1年盈利,把所有的支出放在前兩年的業績報表之中,做低股價,而把最好,最多的收入放在第三年的業績裡,提高股價,從而低買高賣!

只能說,股民和投資者如果沒有慧眼,沒有分析能力,那麼在股市裡走的最多的路就是上市公司和機構的套路了!但是作為投資,我還是要勸大家,風險第一,盈利第二!雖然說牛市裡垃圾股也會漲,但是垃圾股的爆雷和出現危機的概率極高,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是機會還是退市!記住,99次的盈利都會被1次的失敗給抹殺,如果你不明白這個道理,那麼終將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投資人!

買股票一定要選超跌的績優股,而不是超跌的垃圾股和漲高了的好股票!垃圾股賺錢一時爽,但是長期,持續的盈利,還是得看上市公司的質地,業績,股市的風險其實是企業經營的風險,我們只要能夠把握住經營的風險,我們就是在做一個可知的事,把不確定的東西變成確定的。


琅琊榜首張大仙


其實在A股市場遇到這種現象見怪不怪了,業績優良的股票不漲反而在底部趴著,反而業績虧損股還還不斷的上漲走出幾倍行情;形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原因一:投機性強

股市提倡的是價值投資,也就是圍繞業績優良的成長股為主;假如大部分資金都逢低低吸進入了業績優良的成長股裡面潛伏,而那些超大資金你覺得會去幫你抬轎拉昇股價讓大家獲利嗎?再有就是那些超大資金本身追求的就是短期獲利,速戰速決,尤其是遊資,只要有遊資身影的股票不管是虧損股還是績優股,都會出現連續漲停行情;超大資金都是反思維去操作,沒有什麼人買入的業績虧損股反而去炒作拉昇,扎堆買入的績優股反而超大資金不會去拉昇,這就是投機性造成這種現象。

原因二:資金推動所致

股價的漲跌都是有資金推動所影響,股價上漲也是需要資金支撐推動,股價下跌同樣也是有資金在拋壓;股票就是有這個特徵,不管是績優股還是虧損股,只有你哪股超大資金進駐去控盤,股價都會出現大幅波動;其實往往就是有些超大資金不按照正常出牌,就是逆思維去炒作績差股來給自己帶來獲利。

原因三:績優股盤子太大

真正的績優股都是屬於那些藍籌股,而藍籌股當中基本都是大盤子股,也就是屬於國有控股,而這些績優股大部分都是盤子太大,已經有中金、匯金和基金、保險等機構進駐;這些大盤子股二級市場的超大資金是很難控盤的。假如有1000億買入超級大盤子也許只是塞牙縫,小幅波動一下,但是假如那些私營企業小盤子股就能達到控盤狀態,誰也知道去炒作能控盤的股票。

原因四:績優股股價高、漲幅大

A股市場中真正的績優股都是在那些一二線藍籌股和白馬股當中,而一二線藍籌股上面也說過由於盤子太大,超大資金無法控盤炒作不起來;除了一二線股之後績優股當中就是上證50的個股,而上證50中哪些白馬股以貴州茅臺為首,從2014開始不斷的上漲,近期幾年不斷的上漲創出了歷史新高。正因為這些績優股股價已經太高,漲幅已經過大,哪些二級市場超大資金只能選擇一些低位品種進行控盤炒作推高股價,去炒作高價股,漲幅過大的績優股沒有這個實力。

股票市場就是這樣市場,股票往往越冷門的,也沒有價值投資的股票反而有人去炒作,去推高股價;哪些被市場大眾看好的績優股反而無動於衷;形成這種現象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為了投機性的利益存在,人都是自私的,絞盡腦汁的為自己帶來利潤,而不是在股票市場去做活雷鋒,希望投資者們要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老金財經


這不是特例,而是每一輪熊末牛初更替階段都要經歷的事。股市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一條幹涸很久的河道,突然來了大水,誰會最先飄起來?自然誰輕誰就先飄起來,乾枯的木頭,塑料垃圾什麼的最先浮起來,不過最終的命運是被沖走,而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不會浮出水面。這和股市一個道理,經歷了2018年的熊市,成交量下降到了2000億的水平,當成交量突然從2000億爆漲到1萬億時,誰的流通盤小,誰就最先漲起來。

如上圖所示,統計的是10.19號到4.29號階段振幅,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一階段漲幅排在前面的,都是流通盤很小的個股。就是上漲後,流通市值也只有幾家超過了百億,在啟動前的流通市值更小。換言之,市值小是上漲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政策面寬鬆下,情緒面的宣洩

股市持續的下跌,宏觀經濟的下行,倒閉政策面寬鬆,刺激經濟發展。政策面修改重組條件,減少對市場的直接干預,引入長線的戰略資金等一系列措施,激活市場的熱情,經歷的2018年的壓抑後,短線資金找到了發洩的平臺。政策寬鬆,概念刺激,引爆了一波又一波的熱點,當然這些熱點都是短線資金在主導,所以,只要市值小,概念沾邊就有可能成為拉昇的對象。簡言之,2019年這一波拉昇,是政策刺激,短線資金為主力,情緒面為驅動的估值修復行情。股票上漲的邏輯是情緒,不是業績。

最後,當下的經濟需要一個強勢的股市支撐

A股在2018年下跌到了一個不得不反彈的節點上,如果跌破2400點,很可能會引發股權質押強平的系統風險,會對股市,對我國經濟形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在這種位置是不得不反彈。而股市要反彈,就要有人氣,這種短線快速拉昇的妖股出現最能聚集人氣。東方通信的10倍走勢好比是市場中一個標杆,在向市場宣告,10倍股都拉出來了,其它的拉個5倍6倍自然也沒有問題,這是股市當下所處的環境決定的,因為前面的市場需要這種股票出現。

結論:A股所處的環境決定了前一波行情主導資金是遊資,導致了A股中很多暴漲好幾倍的股票,並非績優股或高業績股,而是小市值的熱門概念股,與業績關係不大。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實戰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這個問題問得好,也問出裡很多人心理的疑惑?

為什麼很多股票業績很好,但是價格就是不漲或者漲幅低於大盤,更是低於很多股票;而有些個股業績奇差,但是股價卻高高在上,有的甚至還一飛沖天,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也正是我不去做價值投資的原因之一。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A股市場大盤股不受待見

A股市場發展時間短,還不夠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散戶比例佔裡80%左右。大盤股都上漲,需要更多資金的推動,對於大資金來說,需要掌握更多的籌碼,相比中小盤股來說,活越度差,出貨也相對較為麻煩,因此,資金更青睞中小盤個股。

2、業績與股價沒有必然關係,題材炒作多

A股市場,題材的炒作一直持續。一個題材的出現,會帶動一個板塊甚至幾個板塊的上漲,聯動效應也比較強。炒股就是炒預期,炒題材,尤其是炒題材,基本和業績無關,即便是虧損個股,在題材出現後也往往預示著機會的出現,主力資金就會大舉介入,造成股價短期的上漲,而散戶股民在上漲的刺激下紛紛介入,產生羊群效應,主力資金在散戶資金的推動下,拉昇會顯得更為輕鬆。因此,每當出現大的題材的時候,總是會有題材板塊的大幅拉昇。創投板塊就是這樣一個題材, 個股短期漲幅非常之大。

3、業績摻假

不得不說,還存在著業績造假的情況。有時候你會發現,某隻個股最近兩年的業績非常漂亮,但是股價就是漲不動,甚至還出現下跌,讓人大跌眼鏡直呼看不懂。為什麼主力資金看不到這樣的“優質”個股嗎?非也,主力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主力不去介入這樣的個股,肯定是因為企業的內部存在問題或者業績摻假,華麗的數據背後一定存在諸多問題,而機構在實地調研分析之後,就會發現其中的端倪,不去介入就是很自然的道理裡。這種個股最終的結果,就是爆雷!


禪壹


股票投資的核心是,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價格低於價值時買入,當價格高於價值時賣出。

我們看到好多績優股或高業績股,其股價往往並不便宜,或相對於整個板塊來說並不便宜,也就是說,目前股價已經反映了其實際業績,如果在此時炒作拉昇,並不是最好時機,跟風者也寥寥,如果有利好反而是其中潛伏的各類基金和大戶出貨時機。

反觀績差股,由於其連續爆雷股價大幅下跌,市場情緒的極度悲觀往往使其價格低於其實際價值,這樣反而凸顯了其投資價值,這樣一旦大盤走強或板塊迎來利好,往往會被遊資相中,連續拉昇,潛伏期中的機構或大戶在股價下跌過程中往往已經拋棄,因此拉昇極為輕鬆,而由於價格低,群眾基礎好,跟風者眾多,所以其能連續一波或多波拉昇,造就一段市場中的明星股。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中的極端情緒助推股價達到頂峰時,泡沫嚴重,一旦遊資撤退,就會迅速反轉,從哪兒來回哪兒去,買入這樣的股票,投資者需三思。


股市短線圈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深思,但如果你瞭解了A股市場的本質,那麼這個問題也就是見怪不怪了。

A股市場從本質屬性上來說是一個投機市場,是一個以追求價差為主要目的的交易平臺,所以從另一個極端的角度上來理解,什麼是A股市場的好股票?那就是能夠獲得最高價值的股票。一隻股票能夠從3元漲到30元,那麼它就是市場的明星,別管這個上市公司有多麼的垃圾,業績有多麼的不堪,在用市場上一定會受到追捧,受到無數人的膜拜。即便你是績優股,業績好的爆棚,那你只能從3塊錢漲到4塊錢,你也只能是弟中弟,無法吸引市場的興趣。


而且從A股市場的基本面上來說,絕大多數的績優股都屬於權重藍籌股或者是白馬股,都屬於國家控股或者是機構持股,它們的盤子一般都非常大,在行業中佔有領先和主導地位,但由於股權和股本結構以及自身發展的趨勢,他們的波動非常小,不遇到牛市行情是無法啟動的,經常是漲三毛,跌兩毛,一分錢玩一天,這種波瀾不驚的走勢,對於習慣了投機屬性的A股股民來說,是沒有任何吸引力的。

而熱衷於題材炒作的遊資們更是對這種股票敬而遠之,很少涉足,反而對冷門,甚至業績虧損的個股感興趣,因為這樣的人一般少有人關注,浮動籌碼不多,可以用最少的資金實現最快速的拉昇,最短的時間內凝聚市場的眼球,從而達到價差獲利離場,而對於一些所謂的權重藍籌績優股,一個億才能拉動一分錢,難度太大,影響也非常大,容易成為出頭鳥,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關注那些股票了。

綜上,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於A股市場的本質屬性決定的,在這個本質屬性沒有徹底改變之前,這回是A股市場炒作的一個常態。


小散李大鵬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這些股票由於業績虧損,在熊市時曾經經歷過更為瘋狂的拋售或長時間的波段下跌,斷崖式的下跌使得股價調整釋放的較為充分,偏離內在價值更為嚴重。“走勢必完美”,既然是調整,就要把走勢調整走絕、調整的幾近完美,無論從心理上、技術走勢上這類股更容易實現。這樣的表現更利於新的有心的主力或原有主力收集到低廉籌碼,完成底部籌碼的收集、集中。

2、牛市到來時,投機性、博弈式式操作比例上升,價值投資式操作比例下降,由熊市裡的重質轉變成為重勢不太重質,機構投資者也在拋出熊市時由於規避風險、抱團取暖持有的調整幅度小的、不怎麼下跌調整甚至逆勢上漲的所謂績優、抗風險股,也“老夫聊發少年狂”開始介入有研究的、將來有“故事”的或可以“製造故事”的個股。

3、牛熊轉換之際,肯定要有思維方式的翻天覆地的轉換,那些在熊市思維形成後的觀念會在新的機遇中因為跟不上節奏而步履蹣跚。看大勢者賺大錢,所以分析大勢能夠走多遠,分析牛市的級別成為這一階段博弈中的制勝關鍵,只有察微知著,見一葉而知天下秋,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嘗一臠肉而知一鼎之調一鑊之味者,善計於廟堂之上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者勝。

4、但是,畢竟從股市歷史長河看,價值投資理念還是股市中的中流砥柱,價值象主人,走勢象狗,狗圍著主人忽前忽後跑動,就如價格圍繞價值波動,跑的太遠了終究會回到身邊。股市投資如馬拉松,堅持價值投資可以在長期的投資生涯中利大於弊。那些虧損股的非理性爆發就如走勢中的一屢焰火、天空中某個時機出現的流星雨,可遇而不可求。而日月之行,終古不悖。


寧靜淡泊諸葛廬


不要把股市想象的那麼完美,對於暴漲暴跌的股票來說,完全是一種投機行為!

股市最初的本意是一個投資市場,企業出售股份融資,股民持股獲得股息,股價能夠按照公司的價值波動。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市場,現實中市場並非如我們所願,更多的人會傾向於賺快錢,通過供求關係賺取股票差價獲利。

投機就是一種博弈,博弈就需要籌碼。在股市中,最好的博弈籌碼不見得是績優股,而是有炒作概念的股票。所以,我們發現,但凡暴漲暴跌的股票,都是藉助一個概念來炒作的,而且流通盤不會很大,和業績關係不大,當然如果有業績支撐會炒作效果會更好,這就是股市投機的秘訣。

比如貴州茅臺,業績非常好,有人就把投資茅臺當成價值投資,其實是不對的,貴州茅臺是典型的價格投機行為,因為從白酒行業來說,它的市值、資產、收入、利潤已經不具備價值投資的基礎,它的市價是974元,淨資產為98.76元,2018年每股收益為28元,對比工商銀行,市價為5.81,淨資產為6.53元,2018年每股收益為0.82元,顯然工商銀行的價值更突出。

前期比較熱的5G概念來說,凡是暴漲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小盤股,而且業績非常差,像武漢凡谷,帶著ST的帽子,從4元一路漲到23元,簡直匪夷所思。甚至有些公司公開澄清和5G沒有關係,但是仍然會連續漲停,像中國聯通這樣的5G正規軍反而漲幅非常有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這就是典型的投機行為作怪。但是,大家千萬不要錯誤的認為投資就是好的,投機就是壞的,其實這是兩種共生的操作方法,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風格的不同,風險的差異。股市投機不是我們的專利,只要有股市的地方就有投機,而且投機可以引發市場的活躍度,對市場繁榮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樣的投機行為,對普通投資者來說也不是壞事,如果你時間精力充足,完全可以“與莊家共舞”,而且散戶還很有優勢,完全可以採用“游擊戰”術,在股價快速上漲中分一杯羹。

一定要記住,“止損單”是在投機行為中保護自己的唯一利器,不會止損就遠離投機市場。


互金直通車


現在有一些新股民怎麼也搞不懂,前期股市大漲,多數股票漲幅非常有限,而除了券商股、大金融股、科技股等板塊大漲之外,為啥還有一些績差股、ST類股票也有雞犬升天。垃圾股既然業績已經這麼差了,為啥還會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棒呢?

其實,這個問題值得新股民的深思,但如果你瞭解A股市場的本質,那也就對這個問題見怪不怪了。首先,股市在上漲的趨勢中,垃圾股跟著大漲也不奇怪。因為,垃圾股市值小,歷史上也沒多少股民和機構敢參與,上面也沒有大量套牢盤,所以,在牛市中,垃圾類股票容易被主力資金惡炒。

事實上,垃圾股甚至還比權重藍籌股更加吸引機構。因為權重藍籌股盤子大,投入再多的資金對股市推動作用有限,而且影響非常大,容易被槍打出頭鳥。而垃圾股市值小,上面套牢籌碼又不多,而且不太容易引起監管者的關注。

再者,垃圾股價格都不高,而且在過去30年裡,A股市場中真正退市的股票不超過50只。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講,績優股今年業績不錯,明年可能就會大幅下滑。而垃圾股已經是垃圾了,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而且一些ST個股倍受機構投資者歡迎。

因為,垃圾股有“殼資源”,一旦傳出有被併購或重組的消息。說不定,垃圾股也有翻身的那一天。目前一些公司想上市,但又覺得排隊上市,又要經過審核,還要排隊,短時期內很難上市融資,於是找到了垃圾股的“殼資源”,有了“殼資源”才能夠另僻蹊徑,輕鬆借殼上市。

最後,一些垃圾股為了避免退市,採用了“2+1”的業績發佈方式,也就職2年虧損,1年盈利,這些公司都把所有的支出和費用都放在前兩年的報表之中,刻意做低股價,而把最好的、最多的收入都放在第三年的業績裡,這樣可以提高股價,從而使大股東能夠低買高賣。

其實,牛市裡垃圾股雖然也會漲,但是垃圾股的爆雷和出現危機的概率非常高,而且投資者永遠不知道垃圾股何時會退市。投機這樣的垃圾股可能獲得一時的高收益,不過,這樣的股票漲得快,跌得也會很快。投資者若想穩健長期持續盈利,還是要看上市公司的質地、業績,股市的風險就是上市公司的經營性風險,只要把控住經營性風險,投資股票就會變得安全許多。


不執著財經


雖然看起來是虧損了,但預期是業績大好,曾經的虧損反而是股票白菜價是最便宜的時候,002600就是這樣,當然要成妖

例如某股票去年虧了十個億,每股虧損兩元,股價從二十元跌至二元,今年元旦過後導制去年虧損的因素改變了,並且業績大增,該股票立馬成妖,雖然看起來市盈率是負數,但只要一季度業績一公佈立馬市盈率變正數,並且還比較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