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西藏一帶地震頻繁,是地震帶活躍了嗎?

心路—歷程


屬正常地震次數,個別四川、西藏≤M4.7級地震屬正常範圍地應力場能量釋放。所謂地震活躍跟地震震級有關,地應力場能量可一次性釋放,也可連續依次在不同的範圍釋放。地震活躍參考標準過去採用統計方法,跟時間(T)及釋放能量(E)大小為依據。體現不了大地構造造山運動後緩衝期(幕)並以地震及火山的形式表觀出來的內涵。所以,強調地震活躍的程度不能單看某地區地震震級大小,還要分析許多,地形異常,物理、水文地質異常,地磁異常,放射性衰變異常等等。


淺層地震預報研究員餘曉飛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9年5月2日15時58分02秒,東經103.o8度,北緯30.25度,中國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生里氏4.5級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據福建地震臺網測得里氏為5級,烈度為6級)另據多名網友論,四川成都、樂山、內江等多地有震感。

又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4月29日西藏阿里地區發生4.6級地震,5月1日新疆咯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發生3.4級地震。5月3日新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又發生3.2級地震。好多網友會擔心四川西藏新疆地震帶是否正處活躍狀態。

地球板塊論:新疆地處高原區,為三階地震帶上,其次西藏地區。四川為盆地區,為處在二階地震帶上,一階為華北及東部地區地震帶……

中國地處在印度大板塊印度洋大板塊和菲律賓大板塊,還有沖繩弧等的相互連接和包裹之中,中國有特殊的地質地理環境,由北向南,由高向低。前一段時間印度板塊地震帶活躍,最近正處在菲律賓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活躍階段,周邊近期都一直髮生著5級6級以上的中強型地震,而且臺灣花蓮也在4月18日發生了6.7級強震,周邊地震活躍,連帶連動,板塊平衡應力反應使中國的三階段與二階地震帶有活躍現象,從目前數據分析,屬於正常板塊應力釋放。

宏觀前兆:依據中國民間地震雲圖,水汽動圖,氡氣監測圖,氣象氣侯,異常天氣,(孟加拉灣特強氣旋“法尼”,業內人士強調出,“法尼”登陸印度奧里薩邦沿海後,繼續北上,從其首府布巴內斯瓦爾附近穿過,進而還會影響孟加拉國以及印度東北部和不丹,還有我國西藏山南地區和林芝市。參考我國預報的3日-5日降水情況,預計3日-4日,西藏東南部降水多為西風帶波動導致,5日為“法尼”低壓北上的降水,但由於前後連續降水較強,需要警惕地質災害的發生。)熱帶氣旋的運動,氣象資料和非氣象雲圖也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瞭解地震的未來走向……

綜合分析:西藏與四川及青海近期出現≤4.5級以上地震,個人認為有可能是地震活躍跡象,如果印度尼西亞海區西南和菲律賓板塊還在活躍並震級增大,頻律增強的情況下,中國西南,西北沿陸地區及臺海地區也會有活躍的可能,風險也同樣會增大。但平衡應力反應不一定是在此方釋放,當聯動狀態形成時,應力釋放會在最薄弱地帶釋放……

天佑中華!見災減半!是我們西藏聖佛一直祈福的宗旨。我們要以樂觀的態度看待一切事物,應做好科學防震,理性思考為原則,加強對抗地震救災的力度。達到全民普及並提高防震自救知識。自覺做到人人防震,人人有責。











LxSd178


龍門山斷裂帶,多點小地震,沒有大地震。


貓哥貓股


看病要中西醫結合,地震的預報工作也應現代科技與傳統經驗相結合,為人民造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