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問題,近200名青年與科學家怎麼看

五四青年說 | 轉基因問題,近200名青年與科學家怎麼看


圖片來自wikipedia.org

● ● ●

百年前,《新青年》上陳獨秀先生首提“賽先生”;百年間“賽先生”發展蓬勃,生生不息,對於賽先生的關注與崇敬,五千年未有之。

人類的發展歷史也告訴我們:相信、尊重“賽先生”多麼重要。從打假“量子鞋墊”到闢謠“酸鹼體質理論”,從批判食物“相生相剋”到指導如何科學飲食,而我們往往也選擇相信科學。

但很多時候,科學家的聲音卻也非常渺小,很多時候被淹沒在了輿論的浪潮中。有時因為“音量”太小,有時因為某些非專業媒體有意無意的誤導,使得本應代表“賽先生”的科學家反而成了所謂的“磚家”……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相信科學,理應相信科學家。

就在今年四月,我們發起了一項調查,就一個公眾關心的領域,徵詢生物學家們對一些問題的觀點和態度。然而,該問題在一項面對公眾的調查中,僅有23.2%公眾選擇相信科學家。45.5%的公眾認為科學家也並不可信,甚至質疑其背後可能有複雜的利益關係。這一結果耐人尋味,同時也在拷問著你我: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我們是否還能依舊理性的相信科學家?

我們將這些問題聚焦在一個領域——轉基因食品安全。

道不清的轉基因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徵詢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新疆大學、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武漢水生所等高校或科研機構180名生命科學背景的教授,看看他們對轉基因看法如何。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研究人員表示願意購買轉基因食品。總體來看,生物背景的研究人員購買轉基因食品的意願遠高於公眾。


五四青年說 | 轉基因問題,近200名青年與科學家怎麼看


接下來,我們又對關於轉基因食品的幾個“觀點”進行了調查。同樣,絕大多數研究人員都持反對態度,支持的極少。然而,仍有約20%的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問題說不清,但這其中的部分人卻仍選擇願意購買轉基因食品。


五四青年說 | 轉基因問題,近200名青年與科學家怎麼看


部分研究人員的備註稍微解釋了我們的困惑。他們表示:從學術嚴謹的角度,很多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以“轉基因技術會破壞食物中營養成分”為例,轉入基因的表達必然對基因網絡產生擾動,從而引起相關蛋白表達的變化。每次變化的幅度,有利還是有害有待於實驗論證。當然,之所以選擇“說不清”也有可能是研究人員的研究並未涉及這一領域,因此不敢妄下定論。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五四青年說 | 轉基因問題,近200名青年與科學家怎麼看


就在本次調查問卷的最後,我們問了一個公眾最關心的問題——轉基因食品安全嗎?(注:安全指通過各個國家批准上市、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一樣安全)儘管四分之三的研究人員皆表達了肯定,但仍有約20%的研究人員持中間態度,選擇“說不清”。這其中的原因不乏出於嚴謹的態度,但仍有一些研究人員仍對轉基因持有疑慮。

不過總體來看,生物背景的研究學者雖有少部分含糊其辭,但大部分學者仍對其表示支持,認為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也願意購買。特別是對於研究轉基因的科學家來說,沒有一位科學家認為(已批准上市)轉基因食品不安全。因為很多是採用匿名在線調查的形式,我們無法對於選擇“說不清”的科學家進行進一步的採訪,這也成了此次調查的遺憾之一。

轉基因還是一個科學問題麼?

可以說,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轉基因技術問世以來,關於它的爭論幾乎從未停止。然而,從科學角度的質疑永遠都是科學界內部的事情,或許在這個層面上,公眾與科學家之間的對話本身是不對等的。

在公眾層面上,“轉基因致癌”、“轉基因導致不孕不育”等說法仍大行其道。但這些“說法”本應由科學家給出,而非簡單的臆斷,有人甚至質疑支持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科學家被收買,當然,這種說法更經不起推敲:誰能收買100餘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諾獎得主呢?

轉基因問題發展到今天已經絕不僅是一個簡單的科學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經濟、社會、民生等問題的合集。從經濟角度來看,轉基因經濟作物是否是必需品?在國與國的博弈之間,它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從社會角度,公眾與科學家之間認知的不同是否是轉基因問題發展至此的原因?從民生角度,轉基因食品是否非吃不可?它究竟安不安全?

回答這些問題需要聽取多方學者的聲音,而非一概而論。

五四起風雷。百年前,五四青年激昂蓬勃,呼喚民主科學;百年後,莘莘學子熱血依舊,篤求真理。特以此活動向五四運動中青年學子先鋒和五四精神致敬。

注:此次調查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會、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會、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會、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研究生會、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會、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會、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會、湖南大學生物學院研究生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會、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研究生會、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會、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研會、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研會等研究生會聯合舉辦,科學新媒體《知識分子》與參與了此次活動。

感謝山侖院士、胡煒教授和崔凱教授對活動的指導和幫助,感謝燕京晶教授、楊婉瑩副教授及其他教授對問卷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感謝所有教授的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