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為什麼要大鬧天庭?《西遊記》作者最終想表達什麼?誰給評評?

回頭是岸如來


孫悟空是作者塑造的一個個性鮮明,正直、聰慧、不懼權威、愛恨分明、本領超強!敢把玉皇大帝拉下馬!

他本是一靈猴,從石頭裡生出來後就具有很強的本領!他為了學本事!闖蕩四方!

南海遇到菩提祖師!收他為徒!菩提教授他本領!學藝下山後由於沒有稱心的兵器!他聽說東海龍宮有!便去龍宮去借!龍王許諾隨便挑!結果沒有一件合適!最後看上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了,龍王答應只要他能取出就歸他!結果悟空不費吹灰之力便取出來了!(本來龍王是覺得他是無法拔出來的)這個龍王傻眼了!想耍賴!

不想給,結果便打起來了!悟空!與龍王結下樑子!龍王到天庭告狀!玉帝偏袒龍王!悟空哪能答應!就這樣一步一步把悟空推向對立面!(悟空就講: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準備推翻玉帝!由自己上位!所以悟空大鬧天宮也是必然的!


拼德贏


孫悟空為什麼要大鬧天庭?

孫悟空大鬧天庭的事,還得從菩提祖師,將孫悟空逐出師門說起。菩提祖師很有預見,看到孫悟空賣弄本領,就知道孫悟空會闖禍。以前看這段,完全不懂,為什麼賣弄本領就會闖禍呢?

因為賣弄本領的孫悟空,內心填滿了虛榮,他需要別人的誇讚,也就是,有了名利心,有了慾望。

都說慾望是個無底洞,孫悟空把慾望是個無底洞,體現的很好。

首先,從無官至有官,求名。

孫悟空第一次去天庭做官時,他很開心,他認為,能有個一官半職已經很好了,所以他很賣力,很敬業。馬睡下了,他把馬趕起來;馬到處走動不吃草,他把馬捉過吃草;馬身上髒了,他親自為馬洗涮身子。把下屬手裡的活都包在自己身上。

過了一段時間,他不願意再在基層混了,有了官做,還想要更大的官。

其次,從有官至大官,求大名。

於是,孫悟空掀桌子棄官而去,在自己的花果山,自封齊天大聖。這讓玉帝很生氣,天庭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麼?正開會商量著,怎麼懲罰孫悟空時,太白金星,建議玉帝招安孫悟空,給個虛職,讓他得名。他這時也只是要名。

又過一段時間,王母開蟠桃會,沒有邀請他,於是,他又不樂意了。

再次,從大官至大祿,求利。

孫悟空利用他出入自由的便利,把蟠桃會珍品,盡數吃了個飽,剩下吃不完的,打包回家去。途中巧合,幸得老君金丹,讓自己成為金剛不壞之身。

攪亂蟠桃會,闖下大禍,玉帝差的十萬天兵,拿他不住,被觀音菩薩舉薦的二郎顯聖抓住。玉帝下旨行刑,無奈此時的孫悟空金剛之身,刀砍不傷,斧剁不壞。被老君帶去八卦爐煉了四十九天,出爐時,孫悟空活蹦亂跳,仗著自己金剛不壞,人擋打人,神擋打神。一路打出去。

最後,從大祿至尊位,求大名大利。

可憐的猴子,仗著威風,想奪玉帝尊位,無奈夢想未成身先死,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500年。

孫悟空一路走來,只是在追求內心的慾望,為所欲為,永不滿足,最終身敗。

《西遊記》作者最終想表達什麼?

估計是想表達:

人應該守本分,不屬於自己的莫強求!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才能無愧於心,無愧於天地。

本文只是個人見解,不作《西遊記》正解,望讀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趣談西遊


孫悟空是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個藝術形象。簡直太棒了。

我曾經說過,小說作品的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那才是世界一流的不朽作品。但是,要真正達到這一點不容易。

我個人認為,作品的思想性太深奧不見得就是好作品,沒有高超的藝術性相襯托,越是擁有深奧的思想性的作品,越是晦澀難懂,那是他可能受到大家推崇的!

世界上恐怕將藝術性和思想性很好糅合到一起,達於最佳狀態者,似乎非《紅樓夢》莫屬!

我認為絕大多數不朽的名著,思想性可以淡化,但它們絕對都是在藝術上非常出色的!

比如《西遊記》,要說很深的思想性,恐怕基本是“無”的狀態。但是,《西遊記》藝術上的精湛獨到,卻是無與倫比的。

吳承恩老先生塑造的孫悟空這個角色,從藝術上來說,簡直絕了。當然,孫悟空這個角色應該看做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吳承恩只是將眾多說書人塑造的集合到一起而已。西天取經的故事,主角本來是唐僧,應該是男一號!!可是,由於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原本子虛烏有的角色,由於其藝術上太厲害了,所以,唐僧竟然被降到了男四號,或男五號(算上英俊的白龍馬的話),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硬是搞成了一幫群魔亂戰,妖精們的廝殺,大聚會……正因為這樣,才更夠味兒!吳承恩老先生可謂將其藝術性推於至高境界!

這就是其不朽,且成為古今名著的奧竅所在。即藝術上巨大的成功,吸引人們趨之若鶩,就足以成為名著!甚至說絕對點,思想性於此可以忽略不計啦……試想,藝術上一塌糊塗,不能吸引人的作品,思想性哪怕多厲害,又有何用呢??

至於孫悟空大鬧天宮,我認為也是《西遊記》最出彩的精華部分!人們在現實社會活得窩囊頭頂,往往就渴望釋放一下自己內心的壓力和情緒,文藝作品有時候藉助於某個藝術形象去達到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於是,作者和大眾渴望有一個虛幻的英雄代替自己去虛擬的世界裡做到這一切……英雄人物除暴安良,反抗極權,重建一種人際平衡關係,等等……

我認為,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章節安排,無非有這樣的用意蘊含其中吧。

正因為如此,一個高超的藝術形象替千千萬萬的大眾人民出了一口氣,替他們彰顯了一下凡夫俗子的力量,說出了他們內心深層的潛藏話語……所以,《西遊記》獲得巨大成功!而孫悟空齊天大聖更成為不朽的經典形象,他永遠駐紮於民眾老百姓的心裡去了,再也不可能被誰輕易取代其位置了……


獨石火火


西遊記是一部內丹著作,作者不是吳承恩!

大鬧天宮代表進入禪定之前的心煩意亂!桃子是心型,悟空擾亂蟠桃宴代表心神不定。八卦爐是指頭顱有八塊骨頭。偷丹踏爐代表頭腦不靜。被壓五行山代表受五戒皈依佛門,在內丹術代表煉己立基!

欲知詳情,歡迎大家去噹噹網看王宏偉一百二十萬字的《正解西遊記》


可酒可茶


其實《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悟空藏於耳裡的金箍棒亦是作者手中的那支奮筆疾書的禿筆。但是,身處那個年代的吳承恩縱然有比天高的才華(七十二變),遠大的政治抱負(縱身一躍十萬八千里)也飛不出他當時那個社會制度的邊邊(如來佛祖的手掌心)。集天地日月之精華,歷經五百年歲月光陰孕育出來的,確是一個時代的“早產兒”——孫悟空註定是孤獨的。難覓知音的眼中來來往往皆是“貪”“嗔”“痴”(八戒、沙僧、唐僧)之輩。於是他開始妄想,幻想他手裡的那支筆變成孫悟空手裡的金箍棒去打破現行的舊制度。於是大鬧天宮成了《西遊記》最最精彩的樂章,也是作者借《西遊記》向他那個體制發洩、炮轟、宣戰之役。癲狂之後是死寂,孫悟空死死的被壓在了五行山(既得利益者牢不可破的舊制度)之日,也就是作者被當時社會完全棄之不用之時。斯人已逝,但斯人的理想還壓在現今的五行山下,正等著我們後輩用現代的智慧(憲政民主)去救贖,才不愧對他奉獻給我們後人的宏偉鉅著-——四大名著之首的《西遊記》。


皇家盛殿陶瓷


孫悟空與希特勒是一個類型的,實際事物與思維有一個制約制衡,牽制,限制超越極限,達到一種平衡點,從而達到穩定。有時節節連勝,本領越大,如果沒有了制約,就失去了平衡,事物不穩定,則國泰民不安。孫悟空的神通廣大,派生了。膽大妄為,私慾自私佔有慾,狂妄自大,又派生了思維的擴張,站在雲端,哈哈,天宮有什麼了不起啊,大鬧天宮,拿下天宮。這個宇宙就是我的了。緊箍咒,牽制,制服打壓了孫大聖的慾望,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應該是這樣感覺……


甜瓜20875


孫悟空無親無故,衣食無憂,沒有生活方向,又不安與尊卑貴賤的等級劃分。又有一身本領不幹寂寞。孤獨的心怎能默默無聞。所以無聊頭頂的他開始挑戰權貴,這就是悲劇的開始。可是這個社會又怎能沒有一個框架呢?那社會不就亂套了。就像有些人恨,跟自己沒有別人有得,孃胎裡就帶著的。可成想過,沒有框架的社會又會怎樣。


回頭是岸如來


心本自在,受生有身。套了一層身體,產生諸多障礙,當然要鬧騰了。天身捆不住,最後加了人身,即被壓在五行山下。整天為名利奔波,生死輪迴五百年,遇唐僧開示,脫肉身之困!


南無獅子吼如來


鬧了嗎?只是後期的說法,就偷吃點東西,這一切都是大領導和如來設的局,其目的有二。

1、藉機扶如來上位來平衡道派力量。

2、餓死仙界不是自己的人,剪除異己。


切爾西門慶


唉,不解釋出來點含義,搞古典研究的人就會被認為是吃乾飯的!普通老百姓不要湊熱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