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互聯網改造菜市場,動動手指就能買菜!

“您有一個新的外賣訂單!”這樣的語音提示,如今時不時會從武漢各個菜市場傳出,賣菜賣肉的攤主們開始通過外賣平臺挖掘線上增量。從菜場到家的最後一公里,近來再次成為電商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蘇寧小店宣佈將在APP上推出蘇寧菜場模塊,美團買菜業務上線測試。之前,已有餓了麼、每日優鮮、盒馬菜市等大佬相繼入局,互聯網買菜儼然成為電商投資新風口。

商戶手機賣菜一天多賣4000元

昨日上午11時,在關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內,24歲菜農小陳的菜攤前格外熱鬧。除了買菜的顧客外,還有不少外賣小哥從她手中接過打包好的蔬菜肉蛋急匆匆趕路。

要聞:互聯網改造菜市場,動動手指就能買菜!

“叮咚!”手機一響,小陳就知道外賣平臺的訂單來了。她熟練地按照訂單上的要求,把青椒、西紅柿等蔬菜挑好、打包。訂單上還有排骨和雞蛋,自己的攤位上沒有,她就跑到隔壁肉攤去買。加入外賣平臺幾個月了,小陳除了賣自己攤上的蔬菜,還會提供魚、肉、蛋、糧油等多種選擇。“這樣方便顧客一次性買齊,沒有的我就去幫他們購買。”小陳說。

小陳的父母在這個菜場賣了十多年菜,去年她才接手,半年前她就果斷加入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生意明顯好了不少。“碰上陰雨天等惡劣天氣,外賣單量更大,一天兩個平臺加起來能有90多單,能多進賬4000多元。”小陳告訴記者,她準備購買一些冰袋,等天熱了放上冰袋,能保證菜品新鮮送達。

要聞:互聯網改造菜市場,動動手指就能買菜!

在關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像這樣加入外賣平臺的賣菜商戶有20多家,一到高峰期,菜場的門口就蹲滿了穿著各色工作服的外賣小哥,熱鬧得很。大多商戶們都表示,外賣平臺幫他們最少增加了兩成的日出售量。

眾多電商大佬搶灘菜場生意

這只是江城眾多菜場的一個縮影。記者走訪武昌鐵機路、漢口姑嫂樹等數家菜場,發現類似情況比比皆是。

“最近,我已經很少去菜場了,下班前點開手機app買菜,到家時菜剛好送到,省時省力。”家住徐東的市民劉先生稱,雖然看起來手機買菜的蔬菜標價比菜場貴一些,但經常有各種促銷活動,而且很多商家會多在原本重量的基礎上多加一點菜,還是很是划算的。

要聞:互聯網改造菜市場,動動手指就能買菜!

事實上,近來各大電商巨頭紛紛搶灘菜場,開始發力“菜籃子”業務。今年1月,美團低調上線“美團買菜”App,為周邊1.5公里內用戶提供30分鐘送菜上門服務;3月28日,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在上海開了首家“盒馬菜市”,比標準店更小更靈活,專注於消費者一日三餐的食材,5月底武漢的第一家盒馬菜市也將開業。3月30日,餓了麼和當紅的生鮮電商叮咚買菜達成戰略合作,並宣佈買菜業務已進全國100城。4月下旬,蘇寧小店APP也上線了商品預售、蘇寧菜場兩大模塊。其中,蘇寧菜場主打24小時生鮮原產地直送門店,消費者可預訂蔬菜、鮮肉、豆製品、活魚(現殺)等商品,可以自取,也可以送貨上門。

再加上誼品生鮮、每日優鮮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加入賣菜這門“小生意”的電商品牌近10個,其市場推廣、紅包補貼方面的比拼,也愈演愈烈。送蔥、滿減、29分鐘達、0元起送、0配送費、遲到給補貼、退重量差價……各家公司都在拼命爭搶用戶。

要聞:互聯網改造菜市場,動動手指就能買菜!

美團武漢外賣小哥王超告訴記者,最近菜場的單子明顯多了起來。“每天能都能接十來單送菜的單子,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晚餐前。”王超說,他負責武昌書城路片區的菜市場配送,以前顧客大多是無暇去逛菜場的年輕白領,他們不太在乎價格,就圖簡單方便。但最近中老年顧客也多起來了。“外賣平臺上活動力度大,現在老年人用手機也挺多。”他點開美團app,記者看到,西紅柿加雞蛋秒殺價0.1元,小白菜500克僅1分錢,優惠力度相當吸引人。

5萬億生鮮市場需求大

一時間,為何眾多電商巨頭爭相搶奪買菜這門“小生意”?

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生鮮線上消費佔生鮮總消費的比例有望增長到15%。而今年中國生鮮市場將達5.3萬億規模。在這個領域,菜市場佔據70%左右的流通市場,從體驗和效率兩個維度都存在巨大的升級機會。

要聞:互聯網改造菜市場,動動手指就能買菜!

“互聯網生鮮擁有萬億級市場規模,但由於技術等各方面原因,去年中國互聯網生鮮市場滲透率僅3%,用戶需求遠未得到滿足。”業內人士表示,正因為市場如此誘人,才吸引新老玩家們紛紛入局。

在業內人士眼裡,生鮮是消費領域高頻剛需的絕對流量入口,自去年以來創新不斷、競爭加劇,但目前生鮮賽道仍處於市場早期,未來至少有3-5年的高速發展期。目前老年人可能更喜歡跑菜場,而90後、00後的消費習慣偏向於網上購物,隨著時間的變化,線上對線下菜市場的衝擊會更明顯。

要聞:互聯網改造菜市場,動動手指就能買菜!

但生鮮新零售仍存在痛點,如毛利潤低,直達產地需要規模效應,種類多雜,儲存時間短損耗高,食品安全處於風口浪尖等。之前生鮮電商已經經歷過一輪洗牌,這一次看似更接地氣的手機買菜未來如何,還待時間證明。

歡迎關注,評論,祝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