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瘋狂報復加沙,順便把土耳其也給揍了,埃爾多安憤怒咆哮

5月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譴責以色列攻擊阿納多盧通訊社駐加沙辦事處。在之前,土耳其外交部聲稱,阿納多盧通訊社在加沙地帶的辦事處遭以軍襲擊。埃爾多安在推特上表示,:“我們強烈譴責以色列襲擊阿納多盧通訊社駐加沙辦事處……儘管發生這些襲擊,土耳其和阿納多盧通訊社將繼續向世界講述以色列在加沙和巴勒斯坦其他地區的恐怖主義和暴行。”

以色列瘋狂報復加沙,順便把土耳其也給揍了,埃爾多安憤怒咆哮

5月4日,以色列軍隊新聞處表示,鑑於以色列邊境地區發出警報信號,以色列空軍攻擊了巴勒斯坦武裝分子的導彈裝置。以色列軍人發現來自加沙地帶的約50枚導彈發射並攔截住其中數十枚。目前沒有收到這次持續了半個小時的發射造成的人員受傷情況。這次發射打破了一個月以來的寧靜。數日的交鋒,據外媒報道,哈馬斯從加沙向以色列境內發生了250枚火箭。

楊斌國評論:上一次巴以衝突是一個月前,也就是3月底。巴勒斯坦“哈馬斯”把這種定期行為稱之為“迴歸大遊行”。該行為實際上是回應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且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前往耶路撒冷的舉動。根據國際媒體報道指出,自2018年3月30日以來每週都有數千名加沙地帶居民在邊境地區聚集,並時常與以色列軍人發生衝突。根據組織者的統計,一年以來超過2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約2萬人受傷,其中1.5萬人送醫救治。

毫無疑問土耳其作為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同情和支持巴勒斯坦是主要立場。一方面是以色列聲稱“精確打擊”,為何會打擊到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駐地?目前很難說清楚該事件的真實意圖。以色列向來在有限戰火中玩無限可能的能手,而往往被軍事打擊的對象都是與以色列有仇,但又不能明著報的那種。這次土耳其國家通信社被以色列針對,雖然沒有直接證據指正以色列“故意”,但動機完全足夠。

以色列瘋狂報復加沙,順便把土耳其也給揍了,埃爾多安憤怒咆哮

中東次4強,由於埃及被“阿拉伯之春”席捲之後,一蹶不振。土耳其迅速想成為影響中東局勢的玩家。其他三方分別是伊朗,沙特和以色列。而土耳其選擇合作的對手,恰恰是伊朗。可以說這種選擇屬於風險性極高,但是確實屬於地緣戰略崛起規律。因為土耳其的雄心很大,從來都不把自己限定在一個地區大國的範疇內,儘管離地區大國目標尚且很遠。

這基於土耳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正是超級大國的博弈賦予了土耳其這一切。隨著蘇聯解體,冷戰從名義上已經結束。而實際情況是,美國對於所謂“霸權”追求更加痴迷。那麼,遏制俄羅斯就成為首要任務。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被日本所轄制,北方艦隊屬於半凍期港口。可惜,優良的黑海被土耳其所管制。

因此,只要美國所追求的“全球霸主”要求一日不鬆懈,土耳其就擁有“天然優勢”。挑戰以色列對於土耳其並不算“大膽突破”。地緣學者認為世界上有一些國家,實力一般,卻總喜歡做“大國夢”。比如波蘭和土耳其,共同特點是在歷史上被學者稱之為數次“作死”行為。強行為國家“變檔”行為,最終會演變成為不斷挑釁幾乎所有“超級大國”。

以色列瘋狂報復加沙,順便把土耳其也給揍了,埃爾多安憤怒咆哮

號稱擁有北約第二大軍隊的土耳其,在西方並不受歡迎也就變得理所當然,即便是埃爾多安在北約舉行的峰會期間數次受到“侮辱”性的對待。西方不喜歡土耳其,同樣土耳其亦不喜歡西方,也不喜歡西方所支持的勢力。這包括沙特和以色列,在哈蘇吉案中,土耳其表現出來對沙特的“敵意”非常明顯,即便宗教上沙特是土耳其的“宗主國”。反而,土耳其與以色列和沙特共同敵人伊朗走近。而“哈馬斯”最大的背後支持者正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屬下的“聖城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