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交易思路

今天的文章有三件事。回顧節前行情、分析節假日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分享節後交易思路。

一、節前行情。

可能很多朋友對節前行情印象不深了,我帶大家回顧一下。

節前,也就是4月末,大盤先是走出6連陰,隨後在4.30日出現弱反彈。指數節前的調整力度比較大,盤面的交易情緒也比較差。

之所以出現這種較為惡劣的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市場自身存在調整需求(前期漲多了),二是節假日前交投氛圍下降,同時科創基金大幅度抽血,導致市場快速縮量。

回到盤面,在4.30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場本身的反彈預期是很強的。但可惜錢不夠,反彈力度也就沒走出來。不過當日市場有接近60家的漲停,以及業績股的聯動走強,前期強勢股(氫能源)的企穩,這些都是市場情緒好轉的一個信號。

總結來說,節前跌的很慘,但到4.30日為止,80%的調整空間已經結束。我的看法是,對於節後的行情,機會大於風險。

二、重大事件

先看外圍:

美股跌兩天,反彈一天,整體震盪,沒有給A股搞破壞。香港則是收復3W點失地,整體強勢。因此,外圍市場的表現對A股影響不大。

重大事件:

1.伯克希爾開股東大會(巴菲特發言),看多中國看空比特幣。

2.各大券商發佈最新觀點,普遍看好後市行情。其中,海通說:滬指近期調整系牛市第一波上漲後的回撤,第二波上漲需等基本面接力。 中信說:預計5月中旬A股會再現最佳買點

3,康美藥業事件發酵。299億的財務造假,公司解釋為計算錯誤。這種解釋要是也能過關,我感覺自己的智商會受到侮辱。 由於該事件在節日期間引起熱議,業績增長這一塊,受到很多人的重視,節後應該還會表現。

4.人造肉。美股一新上市的公司,首日暴漲165%,做人造肉的企業,市場給了互聯網的估值。另外,這家公司的投資方之一是比爾蓋茨。 週末很多人說這個是新題材,我持有謹慎的態度。我是不太懂,明明有真肉可以吃,為毛要去買更貴的人造假肉? 這就像我去過的一家素食餐廳,大部分肉類都是豆腐做的。真正吃素的人,沒必要去。真正吃肉的人,更沒必要去了。。。

三、明日策略

說到重點了。

1.業績增長——節後大家普遍看好的一個題材,但我不看好。業績炒作不是新鮮事,想象力和持續性不夠,拿來過渡可以,當做新週期炒作不行。對於該板塊的參與機會,我認為是建立在龍頭科隆股份走到5板的基礎上,才可以去挖掘低位的業績增長概念股。

2.前期強勢股——三個板塊,分別是氫能源、大麻、豬肉。其中,我認為氫能源的參與機會最大。因為新週期的爆發往往伴隨這上一個週期的企穩反彈。很多人是抓不住新題材的,因為它的未知性太強,純靠盤中跟進。但前期強勢股企穩反彈則不然,有大把的低吸機會和明確的股票選擇。這裡面,我認為美錦能源的參與機會最大,做個套利的反抽,不成問題。

最後,我再說具體一點。我看好節後的行情,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提前佈局。激進的,明天開盤就可以搞,穩健的,不如等一根放量大陽線再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