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概況

順城區,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位於撫順市北部,東經123°46′00"~124°003′40",北緯41°52′24"~42°02′06"之間;北毗鐵嶺市鐵嶺縣、西連瀋陽市沈北新區、撫順高灣特區,東與東洲區相連,南與新撫區、 望花區隔河相望,屬溫帶季風氣候。總面積348平方公里,下轄6個街道2個鄉1個鎮,常住人口50萬。

[1]

順城唐屬安東都護府,遼屬貴德州,清初屬承德縣、興仁縣。1953年始建郊區。1956年,劃入鐵嶺縣、清原縣、本溪縣部分區域,同年改河北區。1959年恢復郊區街道,1961年改屬撫順縣。1978年改設撫順市郊區,1988年更名順城區。

境內著名景點有:大夥房水庫風景區、高爾山公園等。

2018年7月12日7時45分,在順城區(礦震)(北緯41.87度,東經123.92度)發生2.4級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

順城區以其地環繞市區及地處撫順古城遺址而得名。

高爾山古塔

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概況

順城區

高爾山遼代古塔位於撫順市順城區高爾山公園內,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始建於公元1088年,經過近千載的風雨殘蝕,高爾山古塔卻雄姿屹然,獨領風騷,該塔是撫順地區現存最早的古塔,塔高14.10米,直徑為6.8米,全塔呈八角形,為八角九級密簷式結構,古塔造型古樸,佈局嚴謹,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聰穎才智和高超技藝,在古塔不遠的半山腰處有一古剎名曰“觀音閣”古剎橫穿半山腰與山領之塔相映成畫。

撫順關遺址

撫順關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10公里的順城區前甸鎮關嶺村附近,關隘設在渾河河谷要衝之北的制高點上。撫順關明朝時是女真建州等衛通往遼瀋平原的重要通道,亦是明長城遼東鎮上的重要關隘之一。

撫順關和撫順城在絕大部分和平的時期裡,是明王朝向建州女真開放馬市貿易的主要關隘。《明英宗實錄》載:“天順八年四月己未,敕遼東鎮守總兵等官,遇有建州等衛女真到邊,須令從撫順關入,仍於撫順城往來貿易。”通過撫順馬市,向建州女真輸入了大量的鐵製農具和耕牛,以及漢族先進的生產技術,這為女真族的興起、發展和最後的統一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當然撫順關馬市從最初設立就是為明王朝政治需要服務的。所以“開市”“閉市”便自然成為明王朝控制、挾持建州女真的一種手段,有時為限制女真族的發展,明廷乾脆長期閉市,致使女真族的社會經濟受到了很大的破壞。

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建立大金政權,萬曆四十六年,正式對明宣戰。努爾哈赤對明作戰的頭一炮就是進攻撫順關。據史書記載:在進攻撫順關的頭一天,努爾哈赤先遣人去送信,說有3千女真於次日來此進行貿易,誘哄城內商人及軍民出關,隨後派重兵一舉攻下了撫順關。撫順城守將李永芳聽到女真已攻進撫順關包圍了撫順城後,連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最後決定向努爾哈赤投降,這樣女真兵沒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這座遼東重鎮。努爾哈赤在撫順城休兵三日而去,掠走人畜30餘萬,臨走時,還縱火將撫順城焚燬。自此之後,直到清康熙二十一年,撫順城還是一派廢墟景象,僅散居著十幾戶人家。到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清王朝為紀念努爾哈赤的立國偉業,才重修了撫順城。

撫順關今已毀平,當地稱其遺址為南城地,在其遺址仍有一些明代磚、瓦等建築材料的殘塊。

撫順戰犯監獄舊址陳列館

撫順戰犯監獄舊址陳列館位於撫順市高爾山下,原是日本侵略者在侵華戰爭中,為了囚禁中國抗日誌士和愛國同胞於1936年修建的一所舊監獄,當時稱“撫順典獄”。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國民黨接收,改名為遼東省第四監獄。1948年11月撫順解放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改稱為“遼東第三監獄”。1950年6月,根據中央指示,將該監獄改建為撫順戰犯管理所。從同年7月,開始收押由蘇聯政府移交給我國的日本戰犯,偽滿戰犯。1956年後,又陸續收押了一批國民黨戰犯。

在撫順戰犯監獄關押的戰犯中有偽滿國務院總務廳官武部六藏,次長古海忠之,日本陸軍第117師團中將師團長鈴木啟久,第57師團中將師團長藤田茂,第39師團長佐佐真之助等日本戰犯982人。有偽滿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和各部大臣等偽滿戰犯71人。有原國民黨第12兵團司令黃維等蔣介石集團戰犯354人。我國人民政府在對各類戰犯改造期間實行了人道主義的寬大政策,通過艱苦細緻的教育和改造,最終使昔日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戰犯,在我國特別軍事法庭的正義審判面前低頭認罪,使偽滿戰犯和國民黨集團戰犯改造成為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人。

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概況

順城區

1956年6月至1964年3月間,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關押的日本戰犯被分期分批全部釋放回國。1959年12月到1975年3月,在此關押的偽滿戰犯和蔣介石集團戰犯也被分期分批全部特赦。周恩來總理曾稱讚改造戰犯所取得的成績,“我們把末代皇帝改造好了,這是世界的奇蹟”。

1986年7月10日,根據國際和國內友好人士和社會團體的請求,經公安部、外交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報請國務院批准“同意撫順戰犯管理所修繕完工後,作為戰犯管理所舊址,對外開放。1988年該所被遼寧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10月中共撫順市委,撫順市人民政府,將該所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的被中共遼寧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撫順戰犯管理所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鬥爭勝利後關押戰爭罪犯的監獄,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保護比較完整的唯一一處戰犯羈押場所。這裡曾經在反法西斯鬥爭中,發揮過重大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一個重要標誌。同時具有宣傳和平,頌揚中華民族美德,謳歌中國共產黨偉大政策,弘揚振奮民族精神,反動侵略戰爭,抨擊敵對勢力打著保護人權的幌子,惡毒攻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作用。既是日本侵略者為鎮壓我國愛國同胞修建的監獄,同時,又是我國政府押改造日本戰犯的場所;這裡既是封建清王朝的發祥地,同時也是末代皇帝改造的地方,從一個側面集中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發展全的過程。

高爾山公園

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概況

順城區

高爾山公園位於撫順市順城區高爾山上,佔地區240公頃。園內建有皇家古典園林建築鎖陽槐蔭、鎖陽樓、配殿、八角亭、五角亭及長廊等,這裡有距今900餘年的遼代八角九級密簷式古塔;有清代的古剎觀音閣;有土門疊翠、松林杏雨、萬山朝塔、登道流丹等景觀。公園內地勢起伏多變,海拔高度80-230米之間。“山逼諸天,到此已窮千里目。門依半嶺,何須更上一層樓。”在高爾山上可一覽全市風光。

大夥房水庫風景區

大夥房水庫風景區位於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主要以工程雄偉、氣勢磅礴的大夥房水庫為依託,水庫控制流域面積5437平方千米,最大水面面積110平方千米,水域景觀優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集中,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工程規模宏大,是新中國初期第一個五年計劃內最早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水庫在群山環抱之中,峰巒綽約,林木蔥蘢,植被茂密,水域面積開闊,自然景觀優美。

風景區內有小青島、鐵背山、獅虎峰、蒼鷹臺、四方洞、點將臺等多處自然景觀,以及猴石、三塊石兩處省內著名的森林公園。同時有滿族特色濃郁的人文景觀,如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明王朝決戰的薩爾滸古戰場、聞名遐邇的元帥林、紀念女真族首領王皋的王皋山等。在水庫上游的滿清王朝發祥地新賓縣,有建築工藝精湛、歷史悠久、蘊涵豐富明清文化的永陵;被恢復的赫圖阿拉老城及地藏寺、顯佑宮等,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人來此訪古問今,這些歷史遺蹟具有很強的觀賞和文化價值。

上寺風景區

上寺風景區位於撫順市順城區河北鄉,距市中心15公里,佔地94.6公頃,規劃八大區域,以愛國教育基地、民族民俗風情,佛教文化為三條主線,發展旅遊事業。上寺山莊、上寺水庫度假村建於上寺水庫西岸,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植被豐富,千畝水面,碧波盪漾,遊船在水中暢遊,垂釣者依傍垂柳,給人以美的享受。

台山水庫

台山水庫坐落在撫順市順城區台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