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將迎來第二輪上漲的最優買點!

基本面和政策預期再平衡

預計5月中旬會再現A股最佳買點

1)4月宏觀數據公佈將再次點燃寬鬆預期。

今年政策相機抉擇的主要考量是經濟增長,其最重要的中間目標是信用投放;鬆緊適度原則下,市場需要進一步通過基本面的錨去判斷貨幣鬆緊程度。3月國內宏觀數據優於市場和政策預期,逆週期政策預期下行是4月A股調整的主因之一;而5月中旬左右披露的4月宏觀數據預計會明顯轉弱,將重新點燃貨幣等政策的寬鬆預期。

2)利多因素5月下半月集中落地。

首先,考慮到MSCI5月審議會議和後續執行時滯,A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10%後,預計5月中旬後外資會重新恢復穩定流入的狀態。5月底公佈的工業企業利潤將明確今年增值稅調整的大概影響,預計大部分行業的利潤改善彈性在2~4%之間。

綜上,預計5月中旬國內宏觀數據公佈前後,就是佈局A股今年第二輪上漲的最佳戰略配置時點。

第二輪上漲:時間長,節奏慢,偏價值

1)2019年兩輪上漲的驅動和節奏不同。

第一輪上漲後,A股的整體估值水平已從低位修復至均值附近。與風險偏好回升,各路資金快速流入驅動A股估值修復的第一輪快速普漲不同,第二輪上漲的空間受盈利預期改善幅度和增量資金規模限制。考慮到盈利是慢變量,而外資作為增量資金主力,流入節奏相對穩定,預計第二輪上漲持續時間更長,但上漲節奏明顯較慢。

2)增量資金影響上漲風格,價值板塊更受青睞。

截至2018年年底,A股增量資金的前3大來源是外資、回購、保險,其投資風格都更偏好價值藍籌。外資是增量資金的絕對大頭,預計還將流入5200億左右,在5、6月流入1200億,恢復至1、2月整體水平。增量資金的結構決定了第二輪上漲風格更偏價值,更看好滬深300指數在本輪上漲中的表現。

積極佈局大消費、金融,建議關注國企改革主線

首先是外資偏好、地產銷售、通脹預期等邏輯支撐下的大消費板塊,包括:❶後地產可選消費,如家電、家居、汽車等;❷前期滯漲且業績穩健向好的醫藥白馬;❸通脹預期驅動的必選消費,如畜禽養殖、超市等。

其次,金融板塊依然有底倉配置的價值,特別是銀行。

另外,國企改革動作不斷,包括計劃推出第四批混改、發佈國有資本的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方案等,國企改革進程或明顯加速,建議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