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零”為安——潞安集團李村煤礦加強安全管理

山西新聞網長治頻道訊 安全對於煤礦企業來說,始終是先於一切、重於一切、高於一切的,潞安集團李村煤礦作為新興礦井,堅持“小事”抓細、“大事”抓實,不斷探索適合礦井安全發展的新途徑,堅決杜絕零打碎敲及以上事故發生,全面實現“零失誤、零故障、零盲區、零缺陷、零漏洞”,確保打牢礦井安全根基,為長久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崗位操作零失誤

人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在安全生產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人在現場操作過程中的“零失誤”,是避免事故發生的關鍵因素。

李村煤礦深入貫徹落實《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和《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定級辦法(試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崗位標準化達動態達標創建活動。以“規程下現場”、“手指口述”和“雙指雙述”等活動為基本,嚴格“三個百分百、三個全覆蓋”達標,全面抓好各工種崗位標準的規範操作,實現作業現場標準化。同時,不斷完善“三級”培訓體系,強化“四新”技術的培訓,深入推進“每月一講”、“每月一考”制度落實,強化全員持證上崗,切實做到培訓一批、合格一批、提高一批,有效遏制職工崗位習慣性違章操作。

設備維護零故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保證礦井正常採掘抽銜接有序推進,李村煤礦根據生產、抽採銜接及現場條件變化等因素超前考慮設備的銜接與配套,提升設備週轉率;深入開展設備的分級管理,完善關鍵設備定期檢修維護制度,規範設備檢修標準,狠抓設備點檢,提高設備點檢效率;狠抓地質條件變化時的設備管理,制定針對性強、目標明確的設備檢修管控措施,積極推行大型設備檢修項目作業工藝模塊化;強化現場執行的監督、考核,有效減少設備非計劃停運和故障檢修頻次,構建了具有李村特色的大型設備檢修管理模式,形成科學完整、閉環反饋、可操作性強的設備檢修管理長效機制。

同時,盯緊重點區城,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進行隱患排查,加大對起重設備、特種設備、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設施長週期運行的安全風險管控,並進行日常自我診斷,確保現場設備運轉正常。

隱患排查零盲區

隱患是安全生產各種矛盾問題的集中體現,隱患不除,事故難絕。為此,李村煤礦定期開展動態檢查、日常巡查、季度安全大檢查、逢“零”安全大檢查和各類專項檢查,各專業對業務範圍內的安全隱患逐條逐項進行全面排查,強化“一通三防”、地質防治水、頂板安全、機電供電安全、輔助運輸等重點環節管控,實現隱患治理零盲區,對查出的隱患現場“五定”,做到一般隱患不過班,較大隱患不過夜,並登記造冊、制定方案、監督整改、專項複查、重點抽查,防止虛報、謊報現象的出現,真正做到對標排查、風險預控,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此外,該礦利用班前班後會、週二五例會,開展“聽我講”、“大家談”等系列活動,把過去的事故當成今天的事故來對待、把別人的事故當成自己的事故來對待、把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提升廣大幹部職工的安全意識,做到防患於未然。

作風建設零缺陷

李村煤礦要求各級幹部要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始終堅持規定動作必須為、違法動作拒絕為,對各級領導幹部深入現場、幹部履職盡責、作風建設情況等進行檢查考核,以從嚴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工作落實、作風轉變,努力打造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幹部隊伍。同時,進一步落實每日“必知必問必行”,嚴格執行領導雙值班、“三必到三走到”、“三三制”、下井帶班等制度,養成安全習慣,提升安全素養。強化幹部工作作風建設監督檢查力度,落實安全考核獎懲機制,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查處每一起安全事故,要讓制度長牙,紀律帶電,實現安全工作執行力新提升。

為了進一步增強幹部幹好本職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真正撲下身子抓好安全生產管理,該礦推行“黨員幹部基層行”活動,由黨員幹部積極聯繫服務基層,定期深入基層隊組,圍繞“生產技術”、“安全教育”、“職工幫扶”等,開展專項工作調研,助力礦井更好更快發展。

激勵機制零漏洞

為落實各級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激發全員抓安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李村煤礦嚴格執行了安全績效考核制度。實現工作考核零漏洞,就是對各項工作對照量化、細化、標準化進行有效檢查、考核。以“高激勵,強約束,重考核”機制為標準,推行對習慣性違章、重複性隱患及特殊時期三違、隱患的升級管控機制,並加倍考核;凡發生重大隱患、重大未遂事故及重傷以下人身安全事故(含重傷),按相應考核管理辦法嚴格考核。對在安全工作中做出貢獻、有創新、推廣新技術有卓越成績、提出合理化建議被採納的有關人員根據對安全工作的貢獻大小進行獎勵。

與此同時,全面實行目標考核,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分解落實安全責任,做到年初有目標、平時有考核,形成獎優罰劣的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全面營造安全發展的濃厚氛圍,完成“從零開始、向零奮鬥”安全目標。(胡慧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