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特別的收藏麼?分享一下?不侷限於古董玉石哦,什麼收藏都可以?

老王Yves


我的收藏和心得;

望、聞、問、切看古瓷


細看古瓷胎釉紋,

輕叩器身細聽音。

自問客從何處來,

把手輕撫敘真情。

收藏古瓷首先需要鑑定,斷新老、定年份、辨窯口、看粗細、掂輕重、評精美、觀珍稀、品味道、問來路、估身價。要順利的完成鑑定,就必須有充足的知識積累。大量的閱讀資料、大量的實物上手細看細斷,與同好共同探討研究學習是不可或缺的。有了大量的知識積累,再結合豐富的實際經驗,我們就可以輕鬆的鑑別古瓷了。

今天來分享我自己總結的古瓷鑑定方法;望、聞、問、切看古瓷。

一、望

望者看也,看有遠看近看。

遠看器形、看線條、看比例、看感覺。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獨特的器型。漢代是漢代的形狀,唐代是唐代的風格,宋代是宋代的特點,元、明、清、民國都各有鮮明特色。經典器型後代沿襲,然而也有變化。線條是否流暢、比例是否協調是鑑定新老和工藝品質的重要因素。感覺是綜合器型、線條、比例、色澤等多方面因素後的自然反應。

傳世光澤

近看釉質、看胎質、看品質、看畫工、看光感、看傳承痕跡。不同時期不同產地,釉質胎質都不同。品質決定檔次的高低,工藝要求決定了品質的優劣。細部的處理結果,讓我們清楚的看到工藝要求和製作水平的高低。繪畫刻畫是附加的藝術,卻是最能體現工藝要求、工藝水平、提升品質、表明思想的工序。通過反光(根據實際情況自己選擇)我們可以看到,釉層厚薄、反光感的柔曝,以及胎體的緊密厚薄和工藝方法。傳承痕跡是鑑定古瓷器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無論是怎麼來的,都有來的印跡。

多看在識別古瓷中非常重要,看多了自然就熟悉了。看多了就不需要問為什麼,一眼分明。在我初涉收藏的時候,我購得一青花瓷,因不識真假。特去請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先生上手後說;“這是雍正的”。我問先生:“為什麼是雍正的”。先生回;“開門的,你看多了就知道了”。

二、聞

聞者聽也,達者、聞其聲知其形,聽其聲知其質。

形狀的不同,敲叩發出的聲音不同。

胎質疏密厚薄不同,敲叩發出的聲音不同。

產地的不同也就是質地不同,敲叩發出的聲音不同。

釉質釉層不同,敲叩發出的聲音不同。

年份不同,敲叩發出的聲音不同。

同一件器物,敲叩不同的地方,發出的聲音不同。

完整器和破損器,敲叩發出的聲音不同。

廣口音敞,收口音渾。胎疏音粗,胎密音細。底部音沉,口部音輕。完整音純正,殘缺發破音。胎密釉厚音如洪鐘,粗胎薄釉如敲朽木。精緻薄胎猶如銀羅,厚胎開片輕叩無聲。新器音偏短,古器音悠揚(粗胎偏窯開片不在其中)。

聽久了,有人就能聽出真假、新老、材質、器型。多年前一個冬天,我鏟得一物似大碗又似僧磬,似紫砂又似硬陶。實在分辨不清,再去請教老師。去時,老師身體欠佳畏寒。歇息於床,房內昏暗。老師欲起,我於心不忍。要求改日再來,老師說不用。你敲我聽聽,於是我敲了敲。老師問了形狀顏色後說知道了,應該是民國左右,山東仿宜興紫砂缽式筆洗。

三、問

問乃自問,一物在前,必自問其來路。

古瓷不出三來路,一傳世,二出土,三出水。

傳世必有傳世的印跡;(1)、釉層自然老化,(2)、彩料老化、色變、冰裂、剝落,(3)、磕碰、蟲咬(邊口胎釉老化分離,如蟲咬之狀)

以上兩圖是蟲咬痕跡

(4)、劃痕(由硬度同等以上器物碰擦造成)

磕碰痕

(5)、牛毛紋也稱蛛網紋(在長時間使用、清洗、抹擦過程中,由灰塵中的細砂礫劃破釉面,在強光下形成狀如蛛網,也形似牛身之毛,以聚光點為中心,有規則旋轉擴散的細紋。弱光背光不可視)。

牛毛紋也稱蛛網紋

(6)、蛤蜊光(是瓷器釉層在長期與空氣接觸自然氧化形成的,就像貝殼裡面在陽光下發出的七彩光澤。特別是低溫色釉最為明顯,高溫白釉相對少見,且顯現面積很小,不易看到。蛤蜊光在陽光下隨著方位角度的變化是靈活的)。

蛤蜊光

出土的古瓷有土咬、土沁、石灰斑。出水的古瓷有水沁、失光、水斑,有些還有珊瑚貝類的附著痕。

土沁土咬--出土

海撈瓷--出水

特別提醒:出土或出水的都是國家的,請上交國家,切勿私下買賣。

四、切

切是上手,古物鑑賞,自當上手細斷。

鑑賞古瓷尤其應當多上手,上手有很多益處;零距離接觸,貼身體會。手感輕重,釉質柔滑乾澀,底足順滑毛糙,包漿是否牢靠老道,也可順便嗅嗅味道。上手更可以近距離觀察,察看細部工藝狀況與傳承印跡。

初學者應該多找些開門老器,同時找幾樣新仿品。靜下來仔細比對,體會手感柔滑乾澀、胎體厚薄、分量輕重、反光的柔曝等。

如能多找些標本殘件學習,更可以事半功倍。現在很多大家都是從研究標本瓷開始。

<strong>

古瓷鑑定並不難,

分清來路不出三。

三條來路不同跡,

望聞問切不能忘。

<strong>

好古八哥


我自己本身不大喜歡收藏什麼東西,但是也有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放了好久了,不懂算不算收藏。

第一個,那就是好幾年前買的佳能600D相機了。當時買的時候那叫一個愛不釋手哦!不管是走到哪裡,都要帶著相機,這裡拍一下那裡拍一下,鄰居們都以為我轉行做攝影師了!

第二個,那就是我的美利達牌的山地車了。花了四千多買了一個山地車,當時我覺得我真的是瘋了!好在是自己很喜歡,買的當天自己從60公里遠的城裡騎回家,那天的屁股的感受現在還記憶猶新。

目前自己喜歡的物品就這兩個了,算不上收藏。




大頭小頭愛生活


我從小喜歡收藏,小時都是以煙標,火花,郵票,為主,出來工作後就選擇了中華龍文化,吉祥文化,十二生肖文化等主題收藏了,至今已堅持三十九年多,有藏品幾萬件,先後參加過省地市鐵路局各博物館和廣東廣西一些景區的展出,深受海內外各界人士和外國友人的稱讚喜愛和歡迎,2000年在廣西的中國龍文化展被定為省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展,參觀人數達幾十萬之多,,現經十九年的積累藏品文化品位又再上一個更高的層次,現已在做中華文化與康養旅居文化旅遊相結合的大項目大產業了,並得到社會各界人民的大力支持幫助關注和更多認可和稱👍贊。歡迎喜歡收藏的朋友和景區交友並可長期真誠交流合作,共創中華文化輝煌。謝謝多指教。合作交流。


廣華59


前幾年在家裡收拾東西,翻到了我和哥哥小時候看的小人書。70-80後應該都看過,黑白圖,一小本,有電影插畫,也有繪畫作品。印象中有地道戰、三毛流浪記、蝦球記?白細胞與紅細胞?打問號的書名不太記得了……

雖然時間過去近四十年,但是書上的圖文還非常的清晰,佩服當年的出版社,不僅印刷技術好,圖文的校對也非常認真,幾乎找不到錯漏之處。反觀現在的書籍,有時候質量真的差強人意,現代社會時代飛速發展,人心也變得浮躁,好多行業的從業者都比不上那個年代的職工了。

我把這些小人書都整理好,裝到一個大箱子裡收藏起來,這不僅承載著我們童年的美好記憶,也是對那個年代敬業質樸精神的一種懷念!


顯微鏡下的寶石世界


我有不少糧票,大夠有幾千斤,糧票作廢前一年多,糧票可以換付食之婁食品,但我沒有跟勢,互換也是沒有多少利,一斤的糧票卷值1角以內,所以我想留下作記憶品吧,當時也不知收藏這個內涵。就連老物件也賣不了幾個錢,因為沒有交流的市場。那個年代有收藏意識的人,是舊社會有錢人才知,或大城市的文化人。老百姓只要溫飽就滿足了,九十年代本地的拍買會一副董壽平的畫幅面不小,才賣五千以上,本地人根本捨不得買,都讓京,滬,廣的買走了,我參加了那個拍會,還有李可染的畫,大千畫,等名家(頂級畫家的作品不少)現在通過時代轉變,據說這個根本不值錢的各類票證也算收藏品了。文革時期的紅色物件也深受歡迎,市場門婁繁多,大部分有價無市,假右古玩遍地開花,就說各朝,各代的制錢,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這些複製,並作舊。所以古玩市場上看的多多,不能放心去賣,誰賣誰上當,


桂華161671315


圖一印度小葉紫檀普賢菩薩

是行、願弘深的範例。梵名為“三曼多跋陀羅“,即普通賢善的意思。他和文殊菩薩一起,作為釋迦牟尼佛的脅侍菩薩,一個象徵智慧(文殊)一個象徵真理(普賢)普賢像大多是頭戴寶冠身穿菩薩裝坐於一六牙白象上,普賢菩薩有延命益壽之德。普賢單獨造像通常騎六牙之白象,頭戴五佛冠形如滿月童子 ​。

印度小葉紫檀清刀款。

高度65cm口徑31cmX30cm

圖二_印度小葉紫檀清刀觀音像

圖三_印度小葉紫檀中國龍蘇工雕刻

規格:38×10×17cm中國龍

圖四_花開富貴、竹報平安,蘇工精製品。

小葉紫檀雕刻搭配老竹根

規格:75×30×99cm,37×10×35cm

圖五_印度小葉紫檀湘工名家手工,諦聽。

規格:29*33*26 淨重15斤。

圖六_印度小葉紫檀,清刀款藥師琉璃光如來造像

精品手作,規格:15.8*14*31.5cm 淨重2316克

圖七_印度小葉紫檀清刀款魚龍觀音。

規格:24.5*12.5*65cm 淨重9斤

圖八_印度小葉紫檀清刀作品:撫貂舔僧圖

規格:22*15.5*46.6 重9斤。

圖九_印度小葉紫檀半清刀釋迦牟尼

流暢的線條,輕靈的寶衣,

慈悲垂首,拈指持袂,

清淨的氣場,如水漾開,入目透心。

規格:13*13*48cm

全品避樹心材取二膘拆房老料。











佛檀堂小葉紫檀


我個人對錢幣收藏情有獨鍾,錢幣收藏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愛好,從小學一直喜歡到現在,而且現在也成為了職業幣商。從錢幣收藏角度來說,我個人喜歡收藏稀少的好品相的錢幣。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我還是建議大家買熱門品種,而且是選幾個品種大量買入,還可以達到坐莊的目的。下面欣賞一下我自己收藏的幾枚藏品!

1、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孫像鎳幣樣幣。PCGS評級62分。二十四年鎳幣樣幣,有五分,十分,二十分,其中五分最少,其次是二十分,然後是十分,屬於美國費城造幣廠鑄造,鑄造數量非常稀少,僅數十枚。

2、軍閥曹錕人像紀念幣。PCGS評級65分。超高分,底板吹毛求疵,五彩黃油包漿,全深打,全內齒,原汁原味,滴水未沾!狀態比同分的明顯好很多!

3、四川省造宣統元寶,PCGS評級65分,全世界第一名,無法超越,第一名65分僅一枚。粉粉的車輪轉曝光,底板乾淨,超曝光。四川宣統能達到這樣的狀態實在是太難了,其難度不亞於一個大清長鬚龍樣幣。如果那天四川宣統能出現比65分高的應該就是這枚重評加上去的!謝謝欣賞!











江宏耕


一直喜歡收藏錢幣,尤其是紙幣。我覺得從錢幣上可以看到很多關於歷史、人文、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錢幣也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一些重要事件。所以探索錢幣背後的故事遠比投資和升值來得更為重要和深遠。

拿人民幣來說,1948年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是在解放區流通的,面值比較大,這主要是為了接軌國民黨時期發行的法幣。但是它的實際購買力並不強也是由於當時經濟基礎薄弱,國民生產總值低下所致。而二套、三套、四套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正反映了建國後經歷的大力發展農牧業、能源工業大發展和改革開放後經濟騰飛的歷史時期。

從錢幣的收藏中,我們瞭解到更多的特定歷史時期錢幣在國民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和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比如我們知道為什麼三套人民幣的最大面額只有十元,到了四套卻出現了一百和五十的大面額券。再舉個例子,為什麼棗紅壹角和背綠壹角這麼稀少,流通時間這麼短?還有人民幣各項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等等。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才讓我對錢幣收藏產生更多興趣。但作為一個收藏愛好者,錢幣收藏只是個人的一個興趣,而並非主業,所以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滿足自己的興趣。很多錢幣也都是家裡留存的或是之前積攢下來的。當然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錢幣品種,在資金寬裕的前提下也會適當購入,但絕非為了投資,也沒指望它升值,更多的還是藏友之間的交流和鑑賞。

本人收藏錢幣十餘年,收藏的藏品倒是不少,有明清古幣、民國錢幣和現代錢幣,但非常值錢的品種基本沒有。像“蘇三珍”,稀有版銅幣、銀元也很少見到,即使有,價格也太高,一般不怎麼入手。收藏最多的還是清代小平錢、銅幣和三套、四套人民幣。最值錢的要算二套人民幣的幾個品種了。大家不妨看看!





光陰的故事很難忘


大家好,我是可樂收藏。我在這個收藏的道路上已經也有10餘年了,鄙人對紙幣情有獨鍾。在人民幣收藏的道路上我個人是最喜歡三版裡面的“棗紅壹角”,拋開它昂貴的價格,我覺得它作為第三套人民幣中的第一個券種,設計非常精美,空心五角星水印十足,整體票面呈棗紅色,這也是1960版棗紅壹角稱謂的由來,它的正面圖案是勞動人民出去勞作的場景,由於人物是向“右”行走,在那個極“左”的時代,犯有“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所以棗紅壹角很快被停止發行銷燬,因此存世量極少,是三版裡面極具收藏的一枚珍品券種,也是鄙人最喜歡的一種紙幣收藏品。最後可樂收藏希望大家早日收藏到心儀的藏品,收藏快樂、快樂收藏、過眼即為擁有、不挑剔就是絕品!






可樂收藏


我從小時候就喜歡收藏,但由於受家庭條件和地域的侷限,至今藏品不足百,並且只是泛泛而藏,不成糸統。也沒有什麼高端藏品。在這些藏品中,我最喜歡的是一件小玩意——明代青花瓷盞託,有的藏友把它叫青花斗笠盞,但我習慣於叫它盞託。下面就將這件藏品跟題主和眾藏友作一個分享,與大家共同鑑賞、討論。

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實行了比較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開闢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這件盞託上的青花題材,反映的就是當時鄭和的船隊在海上航行的情景。



圖案以簡練的筆劃勾勒出近處的海島,遠處的帆船,高飛的海鷗,以留白為海,整個畫面簡潔明快,栩栩如生。在小巧的器皿上,畫出了波瀾壯闊的大世界。小小的帆船漂流在浩瀚的大海上,形象地反映了當時航海人的艱辛與困難,折射出古代航海家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