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列的承載產品解決方案 諾基亞助力中國5G部署

全系列的承載產品解決方案 諾基亞助力中國5G部署

5G無疑是今年最炙手可熱的話題,2019年以來,全國各省市都在爭先開啟5G預商用。一直以來,關於5G相關技術、網絡建設以及未來發展前景成為業界人士關注的焦點,5G相關的產業企業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當中,以迎接未來的巨大商機。

對於5G的未來應用場景,5G承載網絡建設扮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對於5G承載網絡建設,國內三大運營商推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各設備廠商也發佈了不同的產品。作為老牌的設備廠商之一,諾基亞在推動5G發展上一直走在行業前列,並在5G承載網絡標準上作出重要貢獻。

適應5G承載需要 與三大運營商積極開展合作

承載即指傳輸基礎資源,包括節點機房、分纖點、光纜、管道等基礎資源。5G需要解決的不僅是人與人的連接,更需要解決物與物、物與人的連接問題,因此5G對承載網提出了更高帶寬、更低時延、更強動態調度以及網絡切片等要求。

全系列的承載產品解決方案 諾基亞助力中國5G部署

據悉,為了適應這些要求,諾基亞承載網的架構從3G/4G 時代的D-RAN架構演進到C-RAN(Cloud RAN)的架構,即分為AAU-DU的前傳、DU-CU的中傳和CU核心網的回傳。在承載技術方面,為了實現更高的動態性和網絡切片,諾基亞引入了新的三層技術,包括SR(Segment Routing)、EVPN 等。為了實現更低的時延,一些運營商在研究FlexE和簡化的ODU映射;為了提供更大的帶寬,則出現了25G/50G等新型客戶接口。

近年來,為推動5G的快速落地,三大運營商在5G承載技術上陸續推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中國移動主要推SPN解決方案,中國電信主要推M-OTN解決方案,中國聯通則主要推IP RAN升級。

對此,諾基亞方面稱,各運營商主推的5G承載方案雖有不同,但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增強了三層功能(SR,EVPN)等,並提升了網絡帶寬。差異僅在L1層的技術選擇方面,但目標都是為了能實現5G高等級業務的硬隔離和更低的時延要求,而這一差異是各運營商的3G/4G時代承載技術不同所帶來的正常現象,都是可選的技術。

目前,諾基亞與三大運營商在5G承載方面都在開展積極的合作,包括實驗室測試和現網試點等。“憑藉諾基亞全系列的承載產品解決方案,我們會全面支持各運營商的不同技術選擇,助力中國5G承載網建設。”諾基亞方面表示。

前傳、中傳、回傳 發佈不同的承載產品

據瞭解,諾基亞在5G前傳方面提供的產品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基於波分技術(無源和有源)和基於TSN分組技術,它們能有效降低時延,並提高光纖利用效率。在中回傳上提供基於新一代IPRAN和SPN兩類技術,同時提供基於IP和光網絡協同的SDN控制器,從而實現在中回傳網絡中業務的自動快速部署。

早在2018年,諾基亞基於IPRAN的回傳技術中提出了NFIX(Network Function Interconnection)的概念,該架構無縫地連接任意網絡功能,將服務質量協定SLA映射為特定的“顏色”(TE policy color),並通過一定的SR-TE策略模板建立起一條端到端無縫的數據轉發通道(SR-TE Policy),中間無需轉換,並提供確定的業務服務質量。

NFIX是一個針對電信雲內虛擬化網絡功能(VNF)自動化連接的創新解決方案,在使雲與網絡實現協同增效的同時,利用諾基亞Nuage Networks,該架構實現雲與企業WAN自動化,可應用於汽車業、金融保險業、醫療業等諸多行業之中。在實現網絡自動化與可編程性方面,該架構通過在雲數據中心中應用WAN技術,可實現物理網絡功能與虛擬化網絡功能的協調統一。

5G承載需要打破IP與IT的屏障,解決在IT雲與IP網絡的運行過程中自動化進程各異、自動化孤島、服務策略不相交、協議不匹配、IT雲之間彼此不連通等諸多問題,諾基亞貝爾IP/光網絡事業部執行副總裁Drazen Lukic表示,面對電信雲轉型的全新挑戰,諾基亞貝爾構建了一個開放、靈活、彈性的平臺,可助力運營商構建起“超廣連接、超大容量、超強能力和超級易用”的新網絡架構。

全系列的承載產品解決方案 諾基亞助力中國5G部署

積極參與標準建設 為中國5G部署助力

5G分為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兩種不同的組網方式,近日在深圳舉辦的“中國電信5G創新合作大會”上,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表示,美、韓等國的11個運營商已經推出基於NSA的5G商用服務,5G不是百米賽跑,要擺脫簡單的跟隨模式,堅持高起點、高質量發展。他認為,堅持以基於5G核心網(5GC)+NR的SA為基礎的NSA/SA混合網模式才是實現5G網絡部署的正確路徑。

那麼,不同的組網方式是否對承載網提出不同的要求呢?諾基亞方面表示,SA與NSA組網對於承載而言,主要的差異在於業務的錨點不同,但在影響承載網規劃的業務帶寬、時延要求以及動態性要求方面,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5G承載網設計對於SA和NSA不會有根本區別,只是對於NSA的網絡,需要對與原先3G/4G承載網的整合做更多考慮。

眾所周知,5G承載順利推進需要標準組織制定標準,ITU-T、IEEE、IETF、OIF、CPRI、CCSA等國際國內主要標準化組織已密集開展5G承載標準化研究工作。“縮小標準化工作差距”也成為“2019年世界電信日”的主題。另外,4月8-12日,在西安召開的ITU-T Q11/15中間會上,5G承載標準制定也取得了重要進展。

目前,國內運營商在5G承載標準上做出了很多積極的貢獻,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分別推動M-OTN、SPN項目,經過多方的協商和修訂,在對項目的名稱和範圍等關鍵信息達成一致的情況下通過了該立項,正式名稱分別是G.709.25-50(25G and 50G OTN interfaces)和G.mtn (Interfaces for a metro transport network)。“諾基亞一直是5G承載標準方面的重要參與者,多年來一直擔任SG15的主席,積極參與了上述5G承載新標準的評審和協調工作。”諾基亞方面表示。

5G推進步伐越來越快,5G承載勢必迎來大規模部署。對此,諾基亞方面表示,預計2019年下半年5G將迎來大規模的部署。5G承載技術成熟過程中運營商會面臨原有網絡在功能上難以升級支持SR、EVPN等增強三層功能,容量上不足以提升5~10倍以支持5G需求的挑戰,需要儘早為5G承載啟動新的網絡建設。諾基亞未來仍然會依託其自身完整的承載產品線,在IPRAN、SPN等各細分技術領域與國內運營商緊密合作,助力5G在國內的部署與發展。

來源:《通信世界》雜誌2019年5月5日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