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裡的教練厲害還是超級巨星厲害?

121324632


跨界的比較是不可能直接比的,只能從側面的角度比,比如稀缺性,一隻球隊會花3000萬美元一年,甚至4000萬的年薪去籤一個超級巨星,然而年薪最高的教練,馬刺的波波維奇,也就只有1100萬美元。

而且,能拿到3000萬以上的球員,並不像想象的那麼稀缺,像康利也能拿到3052萬美元一年,雖然不是說康利差,但是對於一個最佳陣容都入選不了的球員,這個標準卻是不算高,而且從下賽季開始,庫裡會率先開啟4000萬美元年薪的時代,3000萬以上年薪的俱樂部,又會有霍福德,米爾薩普,沃爾這些新人。

然而教練裡,除了波波維奇之外,就只有裡弗斯還能拿到1000萬美元了,再往下就更是直接掉到700萬。像波波維奇這樣的教練,可以說已經是歷史最佳教練之一了,至少是前五,然而康利,米爾薩普這些人,只怕是歷史前100都進不了吧。

這個對比的結果很明顯了吧。

即便像波波維奇這樣的頂尖教練,馬刺如今也就是兩年一輪遊。

NBA,或者說任何體育的本質就是生意,那些大富豪不會傻到白扔錢的,誰更重要他們自然知道。你當然,可以舉出很多,教練在比賽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例子,不過反過來說,這樣的例子,在球星身上只會更多。

決定比賽勝負的,當然是直接參與者,尤其是那些擁有過人個人能力的巨星,教練當然價值也不小,但是和超級巨星比,自然要低上一截。


Xinxin的體育世界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教練和超巨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職業,一個負責排兵佈陣,總攬大局,一個負責展現統治力,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那麼如果要比較兩者誰更厲害,其實並不好直接比較。

但是我們可以舉一個比較極端一點的例子:假如你是尼克斯隊的老闆,現在聯盟裡面只有4種人:超級巨星、非樂透秀、波波維奇般的教練、多諾萬般的教練,現在讓兩個人加入你的球隊:1、超巨+多諾萬,2非樂透秀+波波維奇。你會選幾?

如果是我,我肯定選擇第二個組合。為什麼?

好的教練不是隻有好的戰術,好的教練之於球員,就像伯樂之於千里馬。他們的眼光非常刁鑽,就拿波波維奇為例,馬刺最近幾年的新秀幾乎全是首輪末段秀,穆雷、懷特、大錘等,如果他們隊裡現在沒有阿德,德羅贊,那麼這幾個新秀雖說還不可能成為超級巨星,但是起碼已經是準巨星級別了。

波波不僅慧眼識人,還能知人善用,他可以利用球員的特點及優勢去為球員設定戰術,所以這些才一、二年紀的球員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能夠將一把爛牌打好的人並不多。如果以紙面實力來看,34歲的阿德、33歲的蓋伊、說不出來哪裡弱但就是感覺不強的德羅贊,如今馬刺的陣容在西部只能說比灰熊、獨行俠好一點。

反過來將一手可以明牌的好排打得稀爛的卻不再少數。具體是哪些就不提了。超巨在他們手上打得倒是不錯,但是整個球隊就很尷尬了,哪些被教練坑害的超巨真是有苦難言啊,比如某龍隊的教練。

教練就像我們的神經中樞,我們的大腦,而超巨就像我們的雙腿。只要中樞出現問題,再強壯的雙腿也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溪北風


在NBA聯盟中,球員和教練鬧內訌的事件經常發生,而這種情況下,球隊一般會選擇將教練送走,畢竟教練沒有球星的影響力大,而且拿的薪水也少,但是像波波維奇這樣的教練就未必能被球員趕走。盤點下NBA5大球員和教練的內訌事件,其中有一位球星被稱為“教練殺手”。

NO.5 艾弗森VS拉里-布朗

眾所周知,艾弗森是當年“北卡南麥東艾西科”中的一員,在NBA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控衛,而且在中國有大量的球迷。艾弗森早年間起步於費城76人隊,併成長為一代巨星,但是在76人末期和教練拉里-布朗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與此同時,球隊管理層也和艾弗森產生了矛盾,最終在2006年,艾弗森被交易至掘金隊。

NO.4 馬布裡VS以賽亞-托馬斯

馬布裡對於中國球迷來說非常熟悉,這名後衛在CBA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當年在NBA也是最出色的後衛之一。馬布裡起步於森林狼,而在紐約的時候和主教練以賽亞-托馬斯發生了矛盾,後來托馬斯直接將馬布裡貶為替補。最令人氣憤的是,2007年12月的一場比賽中,馬布裡的父親在看臺上突發心臟病,而球隊沒有告訴馬布裡,怕影響當時的比賽,結果馬布裡賽後得到的消息是,父親已經去世。從此以後,馬布裡徹底和尼克斯決裂。

NO.3 斯普雷維爾VS卡萊西莫

斯普雷維爾有一個唬人的外號“狂人”,在森林狼打出來以後,2005年球隊為他開出三年2100萬美元的大合同,而狂人卻嗤之以鼻,並狂稱,“沒有1000萬不夠養家餬口”,而隨後沒有任何球隊願意接納他,逐漸從聯盟消失。這還不算啥事,當年他的“鎖喉事件”才臭名昭著。1997-1998賽季,狂人效力於勇士隊,在一訓練中,教練卡萊西莫指責他的一些毛病,結果他惱羞成怒,狠狠掐住了教練的脖子,最終在隊友的勸說下才拉開。隨後勇士和聯盟都對狂人做出了處罰,禁賽那個賽季餘下所有的比賽。

NO.2 德隆VS斯隆

德隆本來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傳統後衛,當年他和布澤爾組成新的“猶他雙煞”,在主教練斯隆的帶領下年年挺進季後賽。然而2011年,德隆開始頻繁和斯隆起衝突,最終斯隆主動提出辭職,而德隆隨後也被爵士管理層交易至籃網,至此狀態逐年下滑,並跌出巨星行列。這幾年,德隆一說起當年擠兌斯隆的事情就非常後悔。

NO.1 考辛斯VS六名教練

考辛斯的脾氣不好,人盡皆知。在國王期間,考辛斯打球7年,而國王換了6位主教練,沒有一位可以讓他滿意,最終國王終於對他失去了耐心,將其交易到鵜鶘隊。如今考辛斯在鵜鶘遭遇了嚴重的傷病,下個賽季能否恢復到巔峰狀態不得而知,但是稱他為“教練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戲說籃球的小子


首先,NBA的教練和隊員是不同的職業是沒有可比性的。教練負責的是排兵佈陣,球員負責場上執行。

其次,如果說教練和球員誰重要的話,無法比較,可說是都重要缺那個位置也不行。

再者,教練和球員之間是相符相成的,榮辱與共。

有些特殊情況,一些超巨可以掌握教練的命運,如果教練和超巨發生矛盾,不可調和,老闆往往會炒掉教練,而會選擇保護球員,這是因為教練可以找而超巨很難求如詹姆斯等。

總之,教練和球員無法比較誰更歷害,而是看誰更對球隊重要。


qhlaoliu


一定要分出主次,那還是超級巨星更重要一些,因為上場打球的人始終是“超級巨星”而不是“最佳教練”。

舉個簡單的例子:五個都懂得如何支配球的超級巨星在一起打球,可能不需要很厲害的教練就能輕鬆贏下比賽。而五個資質較差的球員縱使有一群優秀的教練團隊也未必能贏下比賽。如果兩者碰面打一場比賽,最後勝利的一定是“超級巨星”隊,而不是“最佳教練”隊。

這是從宏觀角度給出的答案,我也知道題主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單拿出一個超級巨星和一個優秀的教練是無法直接給出優劣取捨的。一切判定還要取決於球隊其他配置如何。這個對於不同球隊來說選擇也是不一樣的。

教練是戰術制定者,球員是戰術執行者,兩人定義和位置不同,決定如何選擇的因素也就不同。如果是一群個人實力不錯但缺乏戰術配合的球隊就選“最佳教練”,如果是一群整體實力不錯但沒有突出特點的球隊就選“超級巨星”。

說都重要就等於沒說一樣,一定要分出高低,還是選超級巨星。


誇口奇談


個人意見,覺得這個問題可以看作於南方的火鍋不吃麻醬,北方的火鍋必吃麻醬。好的教練相當於潤滑油,變速箱能夠高效工作,讓超級球星科學高效的打球。好的球星相當於發動機,馬力大的跑得快。二者都有,一起配合,能夠讓球星在關鍵的時候有著充足的能量,不會像萊昂納德小卡那樣在猛龍無助。就這剛才的那個說,波波維奇要是在猛龍,今年東部決賽估計沒啥懸念。側面說明了變速箱的重要性,能夠控制發動機的輸出馬力。

好的教練沒有明星,相當於現在的馬刺,老化嚴重,今年第七場被掘金淘汰了,吃gdp的老本不是長久之計。好的教練也是需要明星能夠執行他的戰術,也應證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

這兩者最好是都有,誰離開了誰都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球星的職業生涯,教練的執教才華展示這兩者都是相輔相成的。


麻煩先生


都很重要。

教練是一場比賽戰術的制定者,是一場比賽的航向標。如果一個球隊沒有好的戰術體系,球員在場上胡打亂打,那樣即使有巨星,也贏不了比賽。

巨星是一場比賽的掌控者,當球隊在比賽中打的焦灼的時候,往往都是巨星站出來得分,從而贏得比賽。

所以一個球隊,教練是基礎,巨星是關鍵。


看網友吹牛逼


有些事情是相輔相成的,不能絕對的說誰更重要一點,喬丹離開了菲爾.傑克遜,還是不是能拿到總冠軍,馬刺沒了波波維奇老爺子,是不是能保持那麼多年的競爭力,也不置可否,爵士原來的主帥傑裡.斯隆,媒體說他‘公車上拉五個人下來都能打進季後賽’。球隊的成功不是簡單的球星疊加,不然湖人的f4賽季肯定就奪冠了,如何平衡好球隊戰術和上場時間,我覺得才更重要,所以,套用一句老話,球星帶來票房,教練帶來冠軍。


shewa119


本質上教練和球員是沒有可比性的,教練是一場比賽的總調度,包括戰術安排,人員佈防等,主要是腦力運動,而球員是執行者,主要是靠本身的天份,努力和技術去贏得比賽,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完美的計劃沒有能力的人去執行也是空談,教練發掘球星,球星用戰果去報答教練,喬丹離開了菲爾.傑克遜,依然輝煌馬刺沒了波波維奇老爺子,依然具有競爭力。


皖北李大樂


當然是好的教練就更重,超級巨星除了個人能力突出一樣需要好的教練圍繞他來佈置戰術才能讓他的個人能力得到發揮。超級巨星也是從普通球員成長起來的,在他前進的道路上有一位好教練調教,能讓他少走很多彎路。世界上比較著名的球星比如C羅如果不是弗格森的耐心調教,他很可能成為誇雷斯馬一樣的流星只會玩各種花活最後年紀一大就泯然於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