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像我這樣的人,會不會有人心疼?

董卓,字仲穎,是陝西臨洮人。

年輕的董卓,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行俠仗義,他遍遊了羌地,和當地的部族首領,結下了身後的友情,後來迫於生計,只能回鄉種地,羌地的部族首領們,來找他玩,董卓二話沒說,就把耕田的牛殺了,款待來他家的人。

在古代,耕田的勞動力,除了人,就是牛!

沒了牛,基本幹不了農活,糧食種不好,拿什麼上交賦稅,拿什麼吃飯?古代由於牛很稀少,所以,只有祭祀重量級的人物,才用太牢:豬、羊、牛。其他祭祀,是沒有牛的,因為太珍貴,當時各部族首領,都驚呆了,招待我們如此盛情,於是乎,這些首領回去,就搜刮財物,給董卓奉上了上千頭牲畜,如此可見,董卓的人脈投資意識,和看人下菜碟的本事,非同小可!

漢桓帝末年,選拔人才作林羽郎,董卓武藝高超,力量極大,又正值青春年少,你看他,帶兩支裝箭的袋子,左手開一隻弓,右手也能開一支弓,騎著奔馳的駿馬,不停的射擊。董卓可真是年少有為,不自卑,馬上就任命為軍司馬,在征討幷州的時候,出了大力氣,被拜為郎中,賞賜細絹九千匹,董卓很會做人,馬上把九千匹細絹分給了手下的將士們,後來董卓升為了武廣縣令、北部都尉,黃巾起義時,董卓被徵招為幷州刺史、河東太守、升中郎將。

被升為中郎將的董卓,在征討西涼韓遂的過程中,沒少吃苦頭,董卓的部隊,被數萬羌、胡人包圍,糧食已然吃完,董卓築壩堵住溪水,水很快就蓄了起來,延綿長達幾十公里,董卓的軍隊,悄悄的從堤壩下面溜了出去,然後馬上決了堤,羌、胡大軍知道後,馬上來追,可是看到大海一般水流,只好望洋興嘆,當時六支大軍征戰隴西,只有董卓全軍而還,可能是因此吧,董卓後來被升任為前將軍,並徵招為幷州牧。

靈帝駕崩,少帝即位。

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密謀除掉所有的宦官,可是太后堅決反對,於是何進就想出了所謂嫁禍於人的餿主意,徵調董卓進京殺太監,董卓知道了其中的貓膩後,就沒有馬上出兵,靜觀其變.

其實,董卓也是很痛恨宦官的,他也曾像憤青一樣,不計後果的上表過,當然,討好大將軍何進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董卓書中說:

我認為,天下作亂的不停的原因,就在黃門常侍張讓等人,違背天理,操縱王命,張讓的父親,兄弟,佔據著州郡,他們的一封書信,就能值千兩黃金,京城以及各郡的肥沃土地,都被張讓等人收為囊中,人們怨聲載道,騷亂四起,征討扶羅的時候,將士們飢渴難耐,不願前行,吵著嚷著,要殺閹官,除禍害,求糧餉,我反覆的安慰他們,這才到達新安,我曾聽人說過,為了停止水的沸騰,而繼續加水,倒不如釜底抽薪,割了毒瘡雖是疼痛萬分,但可以痊癒,要是等到船滿目瘡痍,沉下去,後悔就來不及了!

沒過多久,何進被宦官殺死,宦官們劫持著少帝和陳留王,跑出了宮,最後宦官們投河自殺,都死了,少帝和陳留王被火速趕來的董卓,迎接了回去,在見到少帝的時候,董卓與少帝交談,少帝有些唯唯諾諾,所問非所答,於是董卓就問陳留王,禍起緣由,陳留王對答如流,不卑不亢,董卓甚是歡喜,心裡便暗暗生出了了廢帝的念頭。

董卓剛來京師的時候,只有三千人馬,他就每隔四五天,派城裡的士兵,夜裡出城,早上再進來,人們都被哄騙住了。

沒過多久,專橫跋扈的董卓,沒有因為升官,做了太尉,就放過少帝,他馬上廢了少帝,立陳留王為帝,董卓又一步晉升為向相國,封侯,董卓天天掛劍上殿,且行事作風是睚眥必報,二月份祭祀,百姓們在祭壇前聚集,董卓的士兵,殺死了祭壇周圍的所有男子,掠奪了他們的妻女、財物,焚燒了砍下來的頭顱,說是攻打流寇所殺,董卓也是兇殘無比,殺人如麻,姦淫宮女、公主。

留下一個聰明的人當皇帝,對自己的統治不是一種威脅麼,你可能只看到了局部,董卓,在廢帝這方面,還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鞏固現有的皇帝,在短時間內功效,真的不如廢舊立新的威力大。

不論哪個朝代,擁立之功,對新皇帝來說恩同再造,而且擁立之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處理一批和自己意見不合的人,控制著新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可以構建自己的官僚體系,接著就可以宣佈禪讓,改朝換代了,董卓的如意算盤打得盆滿注滿,卻忘了,用殘暴的行為得天下,卻不能用殘暴的行為治理天下,逆勢而取,必須順勢守之的道理。

否則,你的殘暴變本加厲,就會激起變數,皇帝統治者,說白了也是利益的平衡人,當他不能平衡和壓制各方勢力,不能統一調度,那他就會被取而代之,董卓成功廢帝,擁立新皇帝,並沒有推恩天下,反而肆意妄為,但是在幾次,朝堂上的言語齷齪之時,董卓對付丁原,沒有馬上動手,對付盧植,也沒有馬上動手,對付袁紹時,甚至說出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硬化,也沒有把袁紹當場怎麼地,還事後封了袁紹的地方官,實力被打臉,這正是說明董卓還是忌憚,各方背後的勢力,沒有全權的掌握朝中政權,沒有完全的穩固實力,然而,對於不是身處要職,不是關係網密佈,不是背景深厚的人,或者說不是結黨有權有勢的人,董卓是好不講情面的,殺殺殺,夜宿宮廷,姦淫宮女,兵士屠戮集市的男子,搶走集市的女人,奪走集市的金銀。

這很難想象是一個國家,真正領導者的言行,舉止,這個白天殺人劫掠的罪行,已經註定了這個政權的不能存在性,我說的是漢朝,可以讓一個得勢的大臣,如此肆意妄為,這已經觸動了,漢朝的根基,和根本,這使得東漢沒有了再存在的意義,這就像是清朝成了洋人的傀儡一個道理,他的腐朽,使他沒有顏面,也沒有機會,再苟延殘喘下去,他的權威全部掃地了。

由於董卓的種種行為,引起了各州郡的強烈不滿,各州郡紛紛起兵,戰事拉開。

二月,董卓看形勢不好,便挖掘了皇陵,帶著金銀珠寶,強迫皇帝遷都長安,然後董卓一不做二不休,燒了洛陽皇宮,大殺特殺,董卓這樣還不滿足,便把朝廷的各種重要官職,都分封給董家人。

遷都大殺特殺,我們看到,其實董卓的實力沒有大的損傷,而他的這次暴行,卻充分表露了自己的心虛,和無奈,隨後就是董卓不斷的放縱慾望,要毀滅一個人,先讓他瘋狂,這確實是這樣,王允看到了董卓整天肉林酒池,

獻帝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書僕射士孫瑞、董卓將領呂布共圖謀策劃殺掉董卓,當時皇帝的病剛好,在未央殿匯聚群臣,呂布早已埋伏好了親兵數十人,穿上衛士的衣服,守在門口,等到董卓來了,李肅等人上前就把董卓拿住,董卓大驚失色,呼喚呂布救命,呂布上前就說,奉詔殺賊,結果了董卓。

綜上可看:

董卓是個欺軟怕硬,只看關係背景,不辨事情的好壞,不分人品道德,的十足小人。

雖說董卓有抱負,有想法,但是他的政治手腕跟曹操差遠了,他在得勢的時候,任意舒張自己的本性,兇殘暴虐,姦淫擄掠,不知收斂,這樣做不論是皇帝,還是老百姓,都是自尋死路。

而董卓,正是死在了,最看重的保鏢,呂布的手裡。

原因何在?

當然是上行下效的副作用,他的得力手下,必然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一色的陽奉陰違、察言觀色的人,這樣的人,每個都是,只要一瞅準時機,就想扭轉乾坤,什麼爹孃、兄弟、上司,通通可以出賣!

呂布、李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像董卓這樣小人,小人還不夠,又殘暴,又無恥,只看背景、權勢、利益,其他不管不顧!

董卓啊,你說你,怎麼可以有好的結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