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持續調整之後,5月玩什麼?

4月8日起,至4月29日,兩市一直處於弱勢調整的趨勢之中。

4月30日的企穩反彈,尚且不能完全定義為見底翻轉,但,這裡至少是底部了。

2月底至3月底主力構築的以3000點為防線的箱體平臺,短期內會是一大鐵底,從籌碼峰上看,這個位置的籌碼依然在鎖定之中。

那麼,如何判斷後面的趨勢,是轉強了?還是下跌中繼?

看下圖:


4月持續調整之後,5月玩什麼?


市場轉強的第一個信號是:

突破5日線,這是弱轉強的第一個信號,也是最敏感的一個信號。

如果5日線都無法突破,那麼,反彈離場吧。

還有一種可能是,反彈之後,再次砸向3000點,確認底部。

按照這種模式計算,滬指低點應該在3030-3020附近。

當然,能夠直接翻轉更好,走類似2014年10月份的模型:


4月持續調整之後,5月玩什麼?


也不用擔心現在的60日均線沒跟上,只要指數漲起來,均線自然上移。

資金面我預計不會很樂觀,至少政策上的信號是偏緊的,所以,接下來不是什麼股都能炒的,大概率需要圍繞這幾個方向。

1、業績主線

在資本市場偏緊的情況下,股價的漲跌裡面業績佔的成分就會越來越多,這個例子很多。

例如,上週2個交易日,成交量都比較低,但是還是有不少個股漲停了,漲停股中業績成本佔比很大。

新華醫療一季度利潤暴增18.6倍,漲停。

*ST新能,新能泰山扭虧為盈,摘帽成功,漲停。

風神股份扭虧為盈,漲停。

五洲交通一季度淨利增3.2倍,3連板。

金健米業一季度淨利暴增11.4倍,漲停。

浙江富潤一季度淨利增8.2倍,漲停。

邦寶益智一季度淨利增2.5倍,漲停。

江蘇舜天一季度淨利暴增11.2倍,2連板。

不再羅列了,都是一個套路。

那麼,這個套路能否會持久?

這裡有個條件,在市場沒有完全轉強,題材新週期尚未脫穎而出之前,業績肯定是主線,而且,還要疊加一個低市盈率的屬性。

業績線還有一個負面反推案例,康美藥業,300億資金神秘蒸發,系會計處理錯誤。

300億,可不是300萬,更不是300塊!

這需要多麼高明的會計手段才能做出來?

那麼,問題就來了,業績大增的裡面有沒有水分,多大的水分?業績大虧的裡面有沒有水分,是否為了打壓股價,配合低吸?

業績線也是充滿了各種雷,潛伏是很難了,等市場一致性出來再跟隨會更安全一些。

2、科技線

2019年註定是科技股大放異彩的一年,各種黑科技、硬科技登場,基礎設施方面的龍頭版塊是5G,高端裝備方面的龍頭是人工智能和氫能源汽車。

5G這條線,註定是反覆炒作的,炒到商用落地沒問題;

人工智能的終極應用方向是智能機器人,這一塊國內起步比較晚,全球做的最好的還是日本和美國。

這兩年國內的風口都在互聯網+,而日本美國企業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智能機器人身上,所以,從長線價值看,佈局智能機器人是最具性價比的。

而國內應用最廣的還是物流機器人,這是一個應用突破口,後面勢必會炒。

氫能源汽車,我一直認為鋰電池汽車只是一個過渡品種,汽車最終的走向一定是氫能源,未來的續航公里應該按照千公里來計算,而能夠提供這種超長續航能力的一定是氫能源,這是人類目前能夠控制的最具性價比的能源。

從市場來看,氫能源短期調整尚未結束,底部弱反彈之後,未來會有一波出貨殺,之後陷入小幅波動,直到未來某個時間點出現新的交易邏輯。

3、週期線

進入夏天,往往感覺最不需要的用到的煤炭反而往往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夏天炒煤也不是一年兩年發生的事情了。

鋼鐵也會在夏天進入熱炒的時間段,再配合漲價,環保等消息催化,炒作邏輯很快就能成型。

2019年1月起,受國外主產區礦難事故等因素影響,鐵礦石價格出現大幅飆漲,四月中旬價格已突破近兩年新高。記者近期採訪獲悉,受成本增長影響,一季度國內鋼企利潤已出現縮水,不過整體產量卻仍呈現上漲趨勢。分析人士認為,在旺季作用下,5月份鋼市或仍表現強勢,但下半年市場將走弱。

總結與展望

回顧2019年過去的4個月,我們可以用2條線來概括:

1、遊資線,圍繞部分熱點龍頭,充分爆炒,透支空間,炒完之後,迅速切換,打造新龍頭,開發新週期。

這個發現容易賺錢,也容易虧錢,是市場最火熱的地方,是大家討論的焦點。

2、機構線,部分機構抱團取暖,以不漲停,漲不停的姿態,不斷推升個股高度,以基本面為切入點,結合社會事件(去年年底的非洲豬瘟),行業週期,個股基本面,打造價值投機陣地。

機構的票走的相對較慢,大家都可以從容離場,比較適合上班族的操作,不顯山不露水,穩定盈利。

結合上半年的表現來看,5-10月,這兩條線的價值可能會被更大的放大出來,以據這兩條線來炒,獲利的機會更大。最終哪一種適合自己,則要看自己的心態,時間,資金等條件的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