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開創新模式獲全國推廣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五批改革試點經驗複製推廣工作的通知》共18條創新案例全國複製推廣。其中,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模式獲全國複製推廣。大幅度提高退稅效率,實現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稅收風險、規範企業管理的“三效疊加”。

據介紹,2017年6月,川南臨港片區在全國率先開創“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新模式,試點該模式以來,片區內企業通過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模式成功獲得出口退稅款3696.78萬元。截至目前,川南臨港片區僅吸引的從沿海轉入內地的製造業企業就達到153家。

“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新模式,是指生產型出口企業在出口退稅申報之前,稅務機關提前介入,將出口退稅申報後進行的一系列核查、服務程序(包括實地核查、對供貨企業核查和備案單證核查)前置,大幅提高出口退稅辦理效率。

據介紹,“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服務模式變“事後”核查為“事前”服務、變發函“被動調查”為“主動核查”,將一、二、三類出口企業退稅時間統一降低到5個工作日,加上節省的函調時間,平均壓縮辦稅時間1個月以上,極大優化了川南臨港片區營商環境,既緩解了企業資金佔用壓力,也極大提升企業資金週轉效率。

為進一步提高核查效率,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稅務局開發了“出口退稅管理服務平臺”,為“生產型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撐。該平臺集成視頻監控、風險分析審核等5大系統,對企業原材料的購進、領用、庫存、產品的生產、銷售、出口收匯、生產工人數量、物流數據等10多項信息做“大數據”智能分析,稅務機關在月初就能掌握企業上月生產經營的真實性,實現企業退稅申報和稅務機關審批的無縫銜接。

此外,該區稅務部門還與人民銀行金庫部門密切合作,從申報環節的無紙化延伸到人民銀行退庫環節,實現從企業端到退庫端的全程無紙化,當天辦理,當天辦結,退庫資金實現“一日達”。

據悉,龍馬潭區稅務部門進行“一站式”審批,試點推出出口退稅前置服務、全程電子化、退稅貸等服務“組合拳”,構建了出口退稅“高速通道”。

下一步,川南臨港片區將深化異地稅務部門業務互助,實現與沿海沿邊沿江地區協同開放是川南臨港片區的重要試驗任務。通過信息化平臺建設,強化與出口企業的異地供貨企業稅務主管部門常態化互助機制,著力解決需要函調和核查的時效性問題,進一步提升辦理效率;深化片區部門信息共享。依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強化海關、商檢、稅務、港務等部門的工作協調和業務溝通,實現數據共享、信息互通,為A級納稅人以及重點企業和海關認證企業(高級認證)提供便利通關、優化退稅服務,促進貿易便利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