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校園電影文化,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久久令人回味

二十年前的校園電影文化,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久久令人回味

復古劇院射燈黑色帷幕與煙

二十年前就讀的大學,位於我家不遠的地方。我能成為電影工作從業者,現在想來,應該與這座家鄉大學的電影文化薰陶有著密切的關聯。

週五、週六晚上是學校放電影的時間。如果是晴天,放電影的地點就會定在情人坡(現在叫勤人坡)下的露天電影院。

露天電影院的銀幕由白石灰抹成,主席臺則由紅磚搭建而成,一條一條的水泥板就是影院的座位,在當時,這種露天電影院應該不算簡陋,甚至算得上豪華。

露天電影院很大,看電影的學生雖多,往往填不滿它——最後的幾排座位空置是常態。看露天電影是需要買票入場的,記得票價很便宜,但也有一些家庭困難的同學買不起電影票。我在校期間開餐館掙過一點錢,拿掙來的錢買票請過一些不怎麼去看電影的同學,曾經還請過一個女同學(記不起是誰了),兩人彼此相隔30、40公分看完了電影,散場後回到寢室,還被坐在身後的室友調侃了半天。

露天電影院放電影,最怕下雨,有時電影放了一半,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往往就要停映。一次放映中途下起了小雨,我和幾個鐵桿影迷(其中就有後來考上電影學院研究生的一哥們)在雨中堅持,雨越下越大,放映員堅決關閉了放映機,我們才不得不罵罵咧咧離開。

如果是雨天,放電影的地點就挪到南山和北山之間的俱樂部。俱樂部是一個正規的劇院,分上下兩層,有固定舞臺。沒數過劇院的座位數,只記得我們軍訓結束時的唱歌比賽,就是在這裡舉行的,我們這一屆新生有2千多人,都坐下了!

二十年前的校園電影文化,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久久令人回味

即將拆除的露天電影院

俱樂部的電影票價應該是2元一張,比露天影院要貴。男生如果想追一個女生,邀請她看的第一場電影,基本上都會選擇在這裡。我的一個哥們,與一個心儀的女孩相隔半米走進電影院,散場後零距離從電影院走出,此光輝事蹟,到現在都一直被大家傳頌。

俱樂部大門到劇院之間有一個長方形的大廳,晴天的夜晚,曾經還被“開發”成舞廳,而劇院裡則放鐳射電影,買一張票,既可以跳舞,也可以看鐳射電影,當時的學生都說有較高的性價比。我去看過鐳射電影,沒跳過舞,但印象中所放映影片的畫面很不清晰,可能是距離銀幕太遠的緣故。後來聽說在哪裡還放過法國電影《情人》,因為有大膽的裸露鏡頭,被幾個女生舉報,最後跳舞和放鐳射都停了。

學校可以看電影的地方,還有圖書館四樓的放映室,放映室很小,30-40平方米左右,有兩臺不是很大的電視機,電視機前擺滿了靠背椅子,為了容納儘量多的觀眾,椅子與椅子之間是沒有間隙的,鄰座兩人的手臂免不了要親密接觸;前排和後排之間的距離也很窄,腳只能曲著,不能伸直。電影開始後,坐在中間位置的同學如果要上廁所或中途撤退的話,旁邊的同學都得站到過道上讓路,確實有些不方便。到放映室看電影,是一個姓周的師兄強烈推薦的,他說此處空間小,如果帶女同學去看電影,能順利解決肌膚相觸的關鍵一步。此師兄後來成了某市的城建投負責人,聽說他親自挽救了不少“握手”樓,想必他一直懷念著放映室座位緊鄰的溫馨與浪漫。

圖書館放映室主要放映一些帶中文字幕的國外影片,有時還放映國外原聲大片,所以在哪裡看電影的有不少外語系美女。本人對外文一直提不起興趣,雖然十分摯愛電影,但去過2次後,就再也沒踏足過了!

二十年前的校園電影文化,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久久令人回味

傲慢與偏見

在學校周邊,還散佈著一些錄像廳,這裡放映的片子以港片為主,也放一些國外大片,還放一些少兒不宜影片。學校曾經明令禁止學生去錄像廳,派出所偶爾還會去檢查,但青春的躁動還是讓那些膽大的天之驕子懷著忐忑的心情不時光顧,光顧過錄像廳的男生比例很高,我寢室最傳統的一哥們在畢業前三天也去哪裡開了洋葷,結果離校前的最後幾個夜晚,他都在哪裡度過,此君經歷,一直也被我們傳為“佳話”。

我算膽大的一類,記得第一次到校外看錄像,是在大一,由南苑某系建哥帶去的(該建哥現在在北京工作,事業做得與大學時期喝酒打牌看錄像一樣轟轟烈烈)。建哥的煽動之所以見效,也是因為我想去見識見識一下少兒不宜影片,當時的理由是“我已經是青年了,可以看‘少兒不宜’了”。當時放映的是一個《人鬼情未了》的國外大片,錄像放到中途時,有人大叫換片,我才想起此行的真正目的,雖然對《人鬼情未了》還有些不捨,但對“少兒不宜”的期盼肯定是無以言表的,如是也加入了叫喊“換片”的觀眾行列……

後來,校門口的錄像廳都被查封了,不久在南苑墮落一條街上又冒了出來,記得最後也被查封了。在我畢業前,為了確保觀影學生的“安全”,老闆竟然將錄像廳開到了離學校1、2公里外的農民家。我開學生餐廳時答謝重點客戶,曾經在那裡包過場,至今記憶猶新。

縱觀如今的電影放映市場,均是清一色高大上的豪華影院,只有雷同,缺少差異。每次置身於現代影廳觀看影片時,我的腦海中不時會浮現大學當年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光影記憶。

二十年前的校園電影文化,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久久令人回味

2000 `臥虎藏龍'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