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地產價格下降,會出現什麼情況?

捨得人生一部戲


恐怕沒有比房價下降更有吸引力的話題了,如果有,那就再降一些。

房價下降一直是不少購房者夢寐以求的,能減輕很大負擔,讓自己擺脫房奴之名,更好的追求高品質生活。假設房價下降了,屆時會出現何種情景?

房價下降了,購房者並不見得會第一時間購買,而是選擇繼續觀望,直到房價降到一個冰點,並在一段時間內未有太大變化才會出手。

接下來,一方面由於購房者遲遲不入市,導致開發商難以快速回籠資金;另一方面又因為房價下降而壓縮利潤空間,開發商舉步維艱。

國內開發商建樓盤,大多通過融資、貸款等方式來籌集資金,一旦不能快速回籠資金,首先被壓垮的便是開發商,緊接著便是金融機構出現一系列壞賬,其中不乏商業銀行,甚至是國有銀行。當局勢已經進入到這一地步的時候,整個房地產行業都受到了較大沖擊,資方為止損強行回收資金,借貸方開始上門要賬,炒房客紛紛偃旗息鼓,出現一大批斷供潮……

而作為整個行業的終端市場,開發商的日子就更悽慘了,上面有人催賬,下面有購房者催何時能交付,自己手裡頭則捏著大把不能變現的水泥盒子。看到這,大家以為就開發商或成最大輸家了嗎?不是的,在這場“盛宴”中,遭殃了何止這麼一點點群體。

中國老百姓習慣將手中暫時用不到的積蓄拿去理財,這筆錢很大一部分都被金融機構借給了開發商,投入到了地產。一旦房地產行業不景氣,老百姓的這些錢或許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然後是遊走在房產上下游的產業,他們的日子不會比開發商舒服很多,甚至出現倒閉潮、失業潮。最後則是購房者。在房價出現下降後,購房者所能獲得的優惠並不穩定,因為在整個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房企將不再熱衷於拿地蓋新盤,這導致一大批購房者難以買到高質量的舒適居所。


家千萬房產網


看了那些小白的回覆,可以理解。畢竟高高在上的房價抹殺了很多人一生的夢想。很多人感性上,都希望房價跌。但是理性上,問大家三個問題。

第一個:中國目前房價現在很高嗎?答案是,相對周邊其它國家/地區,不僅不高,反而太低。

第二個:一個國家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一邊經濟發展一邊房價下行?答案:古今中外沒出現過。

第三個:買不起房的人房價跌了就能買得起房嗎?答案是簡單的:不能。

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中國房價到底高不高?為何說中國房價不高?

我們先拿房價崩潰過一遍的日本為對象,立個不嚴謹的簡單模型: 假設每個中國人都希望在上海陸家嘴買房,每個日本人都希望在東京銀座買房,因為中國人口是日本10倍,故上海陸家嘴房子稀缺性是東京銀座10倍,考慮日本人均GDP是中國四倍左右,故陸家嘴房價應該是銀座2.5-3倍左右才合理,但目前陸家嘴房價還不到銀座1/2.5-1/3。顯然中國房子價格被低估了。

有人說我這個模型不嚴謹。那麼看一下我們北邊的鄰居俄羅斯,人均GDP和中國相仿,人口只有中國1/10,按理說俄羅斯人口密度極低。房子稀缺性不高,但事實上莫斯科房價並不便宜。

再看一下我們南邊的鄰居印度,人口和中國相仿,人均GDP只有中國1/5,按道理講孟買房子稀缺性和上海差不多,由於印度人窮,孟買房價應該是上海1/5左右才合理,然而孟買房價事實上和上海差不多。

類似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地區來看,結論也是一樣的。首爾江南區並不比上海靜安區便宜,甚至更貴,然而韓國人口只有中國1/27。

中國房子貴不貴,諸位自己尋思。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一個國家長期系統性房價下跌,這個國家經濟還有指望嗎?沒有。

房價下跌一般都是幾種情況,戰亂、瘟疫、地震、危機就不說了,特殊情況。我們只看看經濟發展出現問題導致的房價下跌。

看看日本房價為什麼下跌?日本房價下跌的時候,城市化水平超過75%,經濟通過投資帶來的高速發展階段已經完畢,已經是發達國家。而且日本房價下跌導致日本“失去二十年”,現在都沒喘過氣來。

看看巴西、菲律賓,房價為什麼下跌?國家發展到一半,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後繼乏力,自然下跌。

2015年中國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剛到50%,算城市常住人口也不過62%,要達到日本1990年的77%,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這意味著至少還有2億人要進城買房。在這種情況下,房價還能跌真見了鬼了。

事實上,國家對房地產嚴格調控,“房住不炒”,並非立足於讓房價下跌,從用詞上不是“促使房價回落”,而是“促使房價漲幅回落”、“房住不炒”,可以看出目的是避免房價上漲過快導致社會資源向地產行業過度集中,地產吸實體經濟的血。

舉個例子,雷軍說手機行業利潤超不過5%,小米手機利潤超過5%他就給老百姓返利。但是房地產呢?漲得快的時候炒房客一年利潤就是100%。這樣下去,資本家辛辛苦苦,冒各種風險經營得來的利潤還不如倒飭幾套房子,勢必會出現各種工廠關停,人員失業,社會動盪——國家防的是這個而已。至於房價。真要覺得國家出手打擊房價的,呵呵。。。

國家事實上並非覺得房價太高,而是覺得房價不夠高。不然也不會一面限購限貸,阻擊炒房,一方面主要城市地價默不作聲翻了一倍多。

至於第三個問題,房價真跌了30%,“大批天下寒士”買得起房嗎?答案肯定買不起的更加買不起。

房價跌了超過30%,意味著之前貸款的人有理由棄貸——與其辛苦還超過房子本身價值的貸款,還要付利息,不如把房子甩給銀行——對於銀行來說這叫系統性金融風險。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離銀行破產也不遠了。 銀行破產,企業焉能獨存?工資能不能發得出都是問題,至於一個窮人存在銀行裡本來用於買房子的錢還能不能提出來,那都是幾個大問號。

奉勸各位,別做夢了,儘管不可能永遠漲下去,但房價系統性下跌,在你我看得見的若干年內,是不太可能出現的。所謂政府調控,最可能的結果是,按住多少年房價不漲以後,出現報復性反彈。 故想買房,老老實實的開始搬磚吧。這也許是唯一的希望。


Magic6981045


個別城市房價短期跌幅過大,並不會出現什麼情況,只是市場會出現成交量迅速萎縮而已。但是大範圍的房價下降影響就會比較明顯了,當然這裡指的是跌幅比較大的情況下。

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著急的不是業主,而是銀行,尤其是購房價格越接近高點的越容易引起銀行的高度警惕。因為銀行之所以敢把錢貸給你,是因為把房產作為抵押,比如你房子被估值100萬,你付了20萬首付,那麼銀行最多可以貸給你80萬,結果你的房子從100萬跌成70萬了,而且這種現象已經非常普遍,此時銀行就會面臨虧損風險,必然因為房價下跌期的高風險而全面收緊房貸,那麼價格大跌反而更難輕易貸到款,而如此敏感時期也不太可能有人敢全款購房,成交量會急劇萎縮,價格會更加沒有支撐。這對於經濟環境的影響將會非常之大。

大部分老百姓買房都是集中了兩代甚至三代人的積蓄才湊夠首付,並且透支了未來二三十年的財富,但大幅度的下跌相當於無數家庭白忙多少年,這個影響力可不是成交量變化可以體現的。簡單算一筆賬吧,假設有3億套房子,每套80平,平均每平跌三千,那就是72萬億憑空蒸發,這種天文數字對經濟發展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企業業績、崗位定員、薪酬待遇也會同步受影響。一旦誘發更多經濟利空,出現一定程度上的經濟危機也是有可能的。


城市發展報告


房價大降,舉國歡慶,民心所向!


文盲181


以前我總覺得房價高不可及,現在覺得房價也不是特別高,以上海為例,夫妻二人一年30萬,20年就是600萬。現在上車,基本買個房子足夠了。就算加上開銷,多個10年而已。也是能夠買得起的。

大家覺得太貴是因為,不想用三十年光景僅僅去買一套房子。

首先,我先分析下,房價是怎麼漲起來的。

91年蘇聯解體,是因為資產沒有貨幣化,這個具體的可以去查了。從92年開始,中國取消糧票,油票等計劃經濟政策,開始了貨幣化進程。從那時起,中國的房子被稱為商品房,因為國家不會再分配了,你一出生國家就欠你一套房子(單位分房),國家債務太大,放眼中外,都沒有這等好事。自此,基礎建設行業正式走進市場,開始了一個行業的時代。

中國的房價最為明顯的漲幅是在2008年,2016年。這兩個時間節點都和國家政策有關。2008年金融危機,國家投4萬億救市,這個市是哪裡?是基礎建設行業,房地產是其中一項。為的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增強經濟活力。(還記得當年土木工程是一個很好的專業嗎?現如今笑稱搬磚)這4萬億投下來,就和股市一樣,大家蜂擁著進入市場,開始運作,一方面,4萬億導致的通貨膨脹,大家手裡都有錢,另一方面,房子增值太快,投資獲利比太高,大家非常願意買。一路就漲起來了。2016年,國家的4萬億最後一批投完,房地產近年來的最後一波大幅漲價,也是和政策投資相關的。所以說中國的房價,和市場有關,也和政策積極相關。

說這麼多,想說什麼呢?

房地產就是基建行業,具有一定的保值性,也具有投資屬性。國家如今的政策,房住不炒,是因為國家想把房子當做一個商品看待,而不是基建行業的股票,大家買房子和炒股一樣,所有人都看著漲跌。當所有人都參與進來,在這支股票中,投入過大,不僅導致遇到損失時,無法挽回,更限制了大家的金錢流入房地產“股市”。

什麼叫擠泡沫?就是慢慢的使房子的價格與其居住屬性和稀有性相匹配。也就是具有商品屬性,而不是投資理財。國家限制金錢進入房地產,並且無差別限制。富人有錢不準進,窮人沒錢也不準進。說明國家是真的想把這個事兒做好。但是一旦設定價格上限,不就意味著,國家明晃晃的說,房子如果不管控,還會漲價。也意味著,一旦放開,房子還是會繼續漲,5年限購的期限怕是也不是很遙遠。所以房價還是不會跌的。

房價怎麼才可能跌呢?

中國現如今基建行業興盛,但中國希望全面發展,2025智能製造,也就是經濟升級轉型,用其他行業推動經濟轉型。也鼓勵大家把錢投入其他行業,推動經濟增長,如果智能製造失敗了,那麼那時房價才會下跌,因為經濟的後續支撐沒了,不可能再靠勞動密集來強國了。(所以特朗普貿易戰,阻止中國搞高新產業,這招有多狠,現在才知道吧)

房價跌了,對大家都沒好處。經濟萎縮,工人下崗,居民負債率高,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就說這麼多吧。


秋的見聞


房價下跌得民心,合民意,老百姓高興。對國家沒什麼不好。


老梁0608124


房地產行業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業,與之緊密相連的還有銀行、建築、家居、裝修、電器等等一系列行業。若是房價出現下降,與其配套的其他產業必將受到影響。



①房價下跌,會給社會經濟帶來壓力。開發商一般都是在高負債情況下投資建設的,自身持有資金並不是很多,要麼社會融資,要麼銀行貸款。房價下跌,資金不能及時回收,借貸不能及時償還,進而受影響的是放貸個人和銀行。個人會通過合同、協議進行討要或者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樣會給社會帶來一定壓力。



②房價下跌,銀行壓力會隨之增長。一是開發商不能及時還款。二是前期大量貸款買房的人會棄房斷供,銀行的壞賬會急劇增加。



③與房產配套產業出現萎縮。房價的大面積下降,房子成為“白菜價”商品,買房的人將隨之大量減少,從而導致其他行業的經濟萎縮,出現大量失業及其他社會問題。



④前期購房者會怨聲載道。大量剛需購房者,窮其幾代人購置一套房產,房價下跌,造成資產不斷貶值,定會有怨氣。各大炒房客和投資者大量房產壓在手裡,資金迴轉不來,只能爛在手裡!資產嚴重貶值,會導致各類社會問題的發生。



個人一點看法,您有不同觀點的,歡迎評論,我們一起探討。


樓市淺析


房價太高了.有其一線城市.現在老齡人口多.年青人要一個孩都難.二胎更難.全國人口己開始下降.房價要大降.


大山1479007


房價漲上天啦,哪有不降之理,降的少剛需之族也買不起,老百姓管不了哪麼多,愛漲就漲.愛跌就跌,跌百分之五十也買不起房,不管那麼多。


手機用戶67027945116


房價繼續下跌的結局是:回覆到房價正常,結束扭曲狀態,讓經濟走上健康發展的正規,不勞而獲的炒房者業回覆正業,好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