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龍門山“崖”茶空降國際茶博會,彰顯“野性”味道

5月3日,第八屆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在成都舉行。來自江油深山的“龍門山老崖野茶”以515項化學檢測指標農殘均為0的特質,受到國內外茶葉專家的高度讚揚。而這些老崖野茶就是新近從龍門山脈江油段發現的5000多畝野生茶樹上採摘下來的。主打野生牌與有生機牌,成為了茶博會上的一顆“閃亮之星”,深受茶界專家的高度評價與參會者的青睞與追捧。

江油龍門山“崖”茶空降國際茶博會,彰顯“野性”味道

踏歌而尋,發現生態“綠色銀行”

清明時節並未退去寒氣,江油市智禹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斌一班人深入龍門山脈腹地考察生態農業項目,無意間從當地山歌發現了這座埋藏在深山的“綠色銀行”。

江油龍門山“崖”茶空降國際茶博會,彰顯“野性”味道

江油龍門山“崖”茶空降國際茶博會,彰顯“野性”味道

據地處龍門山腹地地景臺村黨支部書記熊開發說,藏王寨號稱“山珍聚寶盆”,什麼寶貝沒有?在藏王寨腹地,野生茶樹多得漫山遍野,當地山民都稱之為“老崖野茶”,要多少有多少。

越往山裡走,氣溫越低,道路結冰,也越難走。只見風光奇險峻秀,山澗瀑布、奇巖異石、洞天福地、雲山霧海等數不勝數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在考查期間,無意之中聽到從山澗傳來一陣悠揚的山歌聲,於是踏歌而尋,他們遠遠看見幾位老農在邊摘茶葉邊放聲山歌,並上前一探究竟,原來是幾個附近村民在採摘野生茶葉,主要用於自炒自飲。

陳斌一班人也效仿村民採摘回去,用當地傳統手工炒茶工藝,經過初次品鑑,感覺這野生茶清甘可口,尾味回香,這真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

探秘野生茶樹為啥生長於懸崖爛石上

陳斌一班人經過多次深入龍門山脈考查與調研,在永勝鎮河口村、新春鄉景臺村初步發現野生茶樹高達5000餘畝,然而絕大多數野生茶樹生長在懸崖爛石之上,並且枝株長勢茂盛、形狀怪異,這到底是何緣由呢?

江油龍門山“崖”茶空降國際茶博會,彰顯“野性”味道

陳斌為了解開這一奧秘,並專門邀請川農大學者教授與茶界專家再次實地進行研究與論證,得出結論是:龍門山崖茶是茶中之極品。

茶博會,老崖野茶515項檢測無農殘成“閃亮之星”

江油老崖野茶首次亮相,國際茶業博覽會,就受到了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並提出了保護性開發與品牌戰略的寶貴建議。

江油龍門山“崖”茶空降國際茶博會,彰顯“野性”味道

在茶博會上,全球公認的質量和誠信基準的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四川區域經理劉娜解讀了江油老崖野茶的檢測報告,報告總共515項化學檢測指標,均未檢測出農殘。劉娜忍不住感慨說,這是目前她見過的最乾淨的一份檢測報告。難怪陸羽的《茶經》上說“野者上。上者生爛石。皆為茶中之極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