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峰委員:酸甜苦辣19年,一年演出超300場,我主演的滑稽戲上春晚了


《致青春》

雄關漫道真如鐵,一百多年前,梁啟超以《少年中國說》喚起一個“少年中國”;而今邁步從頭越,進入新時代,處處活躍的朝氣蓬勃崛起一個“青春中國”。

激揚青春夢,不負新時代;風采青春,奮鬥有我。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在各自領域艱苦奮鬥、奉獻青春,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人民政協報公眾號特推出《致青春》專欄,約請或採訪政協委員,回憶青春故事,重溫奮鬥經歷,以此激勵年青一代,以奮鬥之我,圓夢青春中國。

董其峰委員:酸甜苦辣19年,一年演出超300場,我主演的滑稽戲上春晚了

習總書記曾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這是珍貴的初心,亦是堅定的使命。一轉眼,我從藝已經十九年了。在那段艱苦的青春歲月裡,我始終初心不改,我懷揣的那份初心,正是對滑稽曲藝深深的熱愛與追逐。

董其峰委員:酸甜苦辣19年,一年演出超300場,我主演的滑稽戲上春晚了

我生於戲曲曲藝之鄉浙江紹興,從小受到母親的影響,酷愛滑稽曲藝。小時候,我最享受的事情,就是與母親靜坐在收音機邊,聽著宛轉悠揚的調子,或是聚精會神地聽那生動有趣的蓮花落。母親在一旁縫著衣服哼唱,我也好奇地跟著學。從那時開始,我對滑稽曲藝的嚮往便如一顆種子埋在了心中。

後來,我順利考入了杭州藝校曲藝班,這對我來說真是偌大的欣喜與肯定。能接受專業訓練,這離我能真正成為曲藝演員又近了一步。但在那個年代,初中畢業後繼續深造等於給農村家庭帶來了難以承擔的困頓與壓力。記得那時候,母親拿著我的錄取通知書,眼中充滿驕傲,卻又閃爍著一絲猶豫。她與父親商量了一整夜,鄭重地告訴我:“兒子,如果你真的認準了這條道兒,爸媽無論如何也要支持你。”那一刻,感動之餘,我深深地明白,父母是咬著牙,用他們的汗水與愛讓我實現理想。打從邁進校門起,我就下定決心,終有一天,我會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於是在藝校的生活中,我為了學好滑稽戲基本方言上海話,隻身一人趕往上海打工兩個月;為了分擔父母供我上學的壓力,每年寒暑假我都會留在杭州打工……也許那是一段充滿艱辛的時光,但那時的我就有一股勁兒——一定要成為優秀的滑稽曲藝演員。

董其峰委員:酸甜苦辣19年,一年演出超300場,我主演的滑稽戲上春晚了

從藝校畢業後,經過重重考核,我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杭州滑稽藝術劇院。本以為進入劇團後的生活可以苦盡甘來,卻沒想到更嚴峻的磨礪考驗才剛剛開始。初入杭滑,演出任務便十分繁重,常常深入基層,走進社區,上山下鄉……每年參加各類演出300多場。且作為滑稽劇團的演員,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光鮮華麗的外表,也沒有閃爍耀眼的鎂光燈,有的卻是不為人知的苦處。我們住過陰暗潮溼的地下室,走過偏遠崎嶇的山路,冬日在舞臺上淋過冰冷的雨……在最絕望的時刻,我也曾想過放棄,還是做個平凡人吧。但當我登上舞臺,全神貫注地表演,贏得觀眾開懷大笑、回味無窮並且由衷稱讚的那一刻,所有艱苦和心酸都會煙消雲散,這讓我更加深切體會到滑稽曲藝的魅力,也堅定了我對藝術理想的不懈追求。

2003年是我藝術生涯中重要的節點。那一年,我經杭滑老藝術家金小華老師的推薦,拜上海著名滑稽戲表演藝術家“老孃舅”李九松為師,成為李九松老師的關門弟子。從此,我踏入了更高的藝術境界,恩師首先教我的是如何做人。他告訴我,身為一名演員,必須尊重觀眾,尊重同事,不管今後取得多大成績,都不能忘記曾經一起拼搏的同事與朋友。而我也以此為勉勵,在滑稽曲藝的道路上更加勤奮,不斷打磨自身的技藝。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辛勤耕耘下,終於嚐到了豐收的喜悅,在藝術的領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這些年來,我曾榮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入選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二批“牡丹綻放”曲藝英才培育行動;連續兩屆獲得浙江省笑星大賽“笑星獎”……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懷有崇德尚藝、奉獻為民的道德情操,自覺追求創作與修身共進,多年來榮獲中國曲藝界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文化惠民先進個人等稱號、浙江省G20杭州峰會工作先進個人、浙江省傑出青年、杭州市十大傑出青年,成為浙江文藝領域優秀青年代表。在我成為杭州滑稽藝術劇院院長之後,更深感責任重大,作為全國唯一一家擁有九項非遺的責任保護單位,要用心傳承非遺戲曲曲藝,培育青年人才精英,將杭滑的藝術事業推向高峰。

董其峰委員:酸甜苦辣19年,一年演出超300場,我主演的滑稽戲上春晚了

榮譽只代表過去。我始終記得,我是一名人民的演員,在每一場演出中,我堅持與同事們一起拆臺、裝車,披星戴月地為市民和最基層的老百姓演出;帶領杭滑團隊成為浙江“文藝輕騎兵”,足跡遍佈工廠、社區、農村等偏遠地區,給他們送去笑聲與溫暖。同時,我亦從人民群眾的生活中汲取演藝的精華與創作的靈感。近年來杭滑創作的大型杭劇現代戲《永遠的雷鋒》、《老來得子》、《真的好想你》和央視《我愛滿堂彩》錄製節目《返程車票》、《送紅包》、《生日》等,都比較符合當代老百姓的生活情境與審美,也表達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眾多劇(節)目榮獲浙江全國小品大賽“金獅獎”金獎、浙江省戲劇節劇目金獎和省、市五個一工程獎。漸漸地,在我與杭滑團隊的一同努力下,“杭滑”這兩個字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名字,而是成了浙江的一個文化符號。

董其峰委員:酸甜苦辣19年,一年演出超300場,我主演的滑稽戲上春晚了

2017年,由我自編自導並主演的滑稽戲《阿峰其人》,經過央視層層篩選,從200多個語言類作品中脫穎而出,登上雞年央視春晚,成為江南地區唯一一個登上春晚舞臺的語言類節目,為杭州、浙江,乃至整個江南地區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董其峰委員:酸甜苦辣19年,一年演出超300場,我主演的滑稽戲上春晚了

2018年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我再率團隊登臺創作表演滑稽戲《求字》,成功把具有江南特色的地方戲曲曲藝推向了全國,也為地方非遺的推廣和傳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於我自身而言,我亦終於等到了這一天,讓我的父母在電視前見證我登上了央視的盛大舞臺,我所付出的所有艱辛,終於使他們感到莫大的自豪。

如今,我依舊行進在追逐滑稽曲藝的藝術道路上,帶領著杭滑用文藝的方式記錄和謳歌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演繹在基層一線的群眾中,用最精湛的表演給拼搏奮進的人民以溫暖與支持。講好浙江好故事,傳播浙江好聲音,我想,這便是我對青春理想最好的承諾與奉獻。

而終有一天,鮮花和掌聲會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退去,沖刷出我藝術生涯中一幀幀珍貴的影像。但我仍希望,當我某天佇立在即將落幕的舞臺前,回首過往的青春歲月之時,依稀還能看見,那個曾在收音機前跟著曲藝節目青澀學唱的少年,那個在陰暗的地下室中執拗地一遍遍練習表演橋段的少年,那個終於站上領獎臺,拿起人生第一個屬於自己的藝術獎杯時激動地傻笑的少年……他曾心懷對滑稽曲藝的一腔熱血,在追求文藝的道路上風雨兼程,初心如磐。

如今,當我站在青春的末尾望向他的那一刻,也能由衷地向他微笑,告訴他:“謝謝你曾經的堅持,才成就了現在的我。 ”

(作者:杭州市政協委員 國家一級演員 杭州滑稽藝術劇院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