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佈智能門鎖試驗報告:三星、松下等知名品牌存在風險

一直以來,相對於其他大型家電來說,門鎖向來是更偏向傳統且分散的行業,但在智能家居概念的火熱及其潮流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智能門鎖。作為家庭的第一道安全保障,門鎖的實用、穩定性與安全自然得到了許多關注。

如果門鎖不夠安全,只是丟了家裡的財物還算小事,如果不法之徒上門時,家裡還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小孩,消費者、用戶所面臨的就不是能挽回的損失了。

今天,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佛山市消費者委會共同發佈了智能門鎖比較試驗報告, 29款樣品中,48.3%的樣品密碼開啟安全存在風險,50%的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安全存在風險,85.7%的樣品信息識別卡開啟安存在風險。

中消協發佈智能門鎖試驗報告:三星、松下等知名品牌存在風險

本次比較試驗的29款智能門鎖樣品,均為消費者關注度和品牌知名度較高、網絡平臺銷量位於前列的產品。測試所用產品都是通過模擬普通消費者購買獲得的,其中網絡平臺購買22款,另外7款則是通過實體店購買。


暴力破解不可行

智能門鎖中大家最關心的方面莫過於安全了,與傳統的“撬鎖”相比,智能門鎖的破解似乎並不“難”。從去年開始,網上就流傳著不少破解門鎖的視頻,把一個“小黑盒”模樣的東西貼在門鎖前掃了一掃,門鎖就被直接打開了,這是什麼原理呢?

中消協發佈智能門鎖試驗報告:三星、松下等知名品牌存在風險

智能鎖的本質是機械鎖,但其搭載了電機,進而支持電動開鎖方式,再融合上指紋識別、密碼、門卡、藍牙、手機App等現代解鎖方式,就成了智能鎖。而這裡的“小黑盒”,其實就是一個迷你的高強度電磁脈衝器。在強大的電壓和電流作用下,門鎖裡電路板上的芯片會死機,進而重啟、自動開鎖。因此一些劣質的智能門鎖在這“小黑盒”面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中消協發佈智能門鎖試驗報告:三星、松下等知名品牌存在風險

此前國家相關質檢中心對市面上40款智能門鎖做的風險監測中,還有15%能被“小黑盒”秒開,而在這次測試中,28款樣品在遭遇“小黑盒”攻擊後,門鎖都沒有自動打開,只有1款品牌名為“亞摩斯”的無生產企業、產品型號標註的樣品沒能經受住考驗。

儘管各個門鎖品牌在暴力破解方面有所提防,但是各種正常識別方面的防備卻準備得不夠充分,在指紋開鎖、密碼開鎖和識別卡開鎖三種方式中,參與測試的29款樣品有48.3%在密碼開鎖方面存在風險,50%的樣品在指紋識別方面存在風險,85.7%的樣品在信息識別卡開鎖方面存在風險。

其中存在風險的品牌不再是一些小廠,三星、松下、海爾等多個知名品牌也面臨這樣的風險問題,而且用戶在這些方面幾乎也沒有特別好的防範措施。

中消協發佈智能門鎖試驗報告:三星、松下等知名品牌存在風險

門鎖的指紋識別一般用LED發光進入手指,在指內漫射並從指紋出射由PD檢測,結合以電容式指紋圖像採集。雖然用蠟和膠水復刻指紋還是有一定難度,但畢竟在生活中我們很少會留下完整的指紋印,而且某些智能鎖廠商會在指紋識別中加入活體傳感器,以判斷手指的溫度、電容值等,防止指紋模具的冒充,握把也會採用防指紋的磨砂設計,減少被收集指紋的可能,因此還算比較安全。

但人臉解鎖等方式就不太安全了,檢測過程中,4款支持人臉識別的門鎖都能被照片直接破解,距離真正的安全還任重道遠。而刷卡解鎖的一般是利用NFC功能,這種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在手機離信息卡一定距離時,就能直接讀取有關數據,,複製一張和門鎖感應卡的開鎖信息完全一樣的新感應卡,在這30款有感應卡開鎖功能的智能門鎖中,被這樣破解的比例也很高,達到了94%,共有28款沒能經受住考驗。

以上這些破解方式所需的時間都不長,準備充分的前提下,真正破解進門僅需一兩分鐘,很難被實時發現,潛在的危險無疑是巨大的。

中消協發佈智能門鎖試驗報告:三星、松下等知名品牌存在風險


硬件安全亟待改進

在智能之外,這些門鎖的硬件本身也有一定的問題。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GB 21556-2008《鎖具安全通用技術條件》對A級鎖的要求,雖然29款樣品鎖的鎖舌長度均符合要求,但鎖舌強度只有12款樣品鎖符合要求。

牢固方面的表現並不理想,這也給強行撬鎖的不法之徒留下了可乘之機。本次比較試驗中,測試人員參照了機械防盜鎖鎖芯破壞試驗的方法,使用螺絲刀、鑷子、手錘等普通手工機械工具,對樣品的機械應急鎖芯進行破壞。

綠米、松下、三星、TCL、固特等產品被破壞的時間都在200秒以內,也就是說,只需三、四分鐘左右,門就被撬開了,遠遠落後於這一測試中第一梯隊的表現,鹿客、創維、海爾等均需10分鐘左右才能被破壞。

中消協發佈智能門鎖試驗報告:三星、松下等知名品牌存在風險

另外,根據國家強制性標準GB 21556-2008《鎖具安全通用技術條件》要求,智能門鎖在連續實施誤操作及防護面遭受外力破壞時,應能自動發出聲或光報警指示或報警信號。但檢測結果顯示,29款樣品中僅有15款鎖能發出報警信號,防破壞報警功能還有待加強、普及。

關於以上問題,部分企業在收到意見後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了處理。松下表示,密碼方面潛在的風險已經進行了糾正。創維則回應稱,關於報告中生物特徵識別安全、密碼邏輯安全、固件升級功能等問題,目前未找到相關國家標準及行標要求,針對比較試驗報告中體現的不符合項,他們會迭代升級解決,但也希望國家標準進行相應的更新。

智能門鎖能買麼?

由於不少知名品牌在智能門鎖領域,也或多或少出現了不少問題,因此消協還給出了具體的購買建議。首先,當然是得儘量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驗收時最好檢查一下產品包裝上是否清晰地標識出信息,在拆開安裝時還可以檢查下產品外觀,是否完整、有無鏽蝕等。

中消協發佈智能門鎖試驗報告:三星、松下等知名品牌存在風險

除此之外,挑選智能門鎖時不要刻意追求更多的開鎖方式。一般來說開鎖方式越多,潛在風險越大。價格雖然不能作為選購的唯一依據,但明顯低於市場平均價格的產品,質量往往難以保證,不建議購買。

在關鍵的指紋識別模塊選擇上,目前市面上指紋識別模塊主要有光學指紋模塊和電容指紋識別模塊/半導體指紋識別模塊。

一般情況下,電容指紋識別模塊/半導體指紋識別模塊的識別速度、識別率要優於光學指紋識別模塊。同時,電容指紋識別模塊具備一定的防偽指紋能力,但其表面耐刮傷能力較差,且對於手指上的水比較敏感,會直接影響識別成功率。

光學指紋識別模塊的環境適應性較強,其採集窗一般採用鋼化玻璃,具備一定的耐壓、耐磨、耐酸鹼、汙漬腐蝕等能力,但在指紋紋路較淺、手指乾燥或脫皮的情況下,識別率一般會降低,開啟速度明顯減慢。在選用門鎖時最好注意下指紋識別模塊的類型,根據自己實際的使用情況和需求進行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