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安徽全部鄉村建設為”粉牆黛瓦馬頭牆,青山綠水幸福鄉”如何?為什麼?

行者顧勇詩書原創


徽式建築的粉黛馬頭牆,確實很有特色,很有看頭,有著非常鮮明的地方特色。但是如果安徽全省的鄉村都建成“粉牆黛瓦馬頭牆,青山綠水幸福鄉”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

一、鄉村旅遊最忌諱的就是千村一面,千景一面的同質化現象。

旅遊元素最為重要的就是其獨特性、唯一性、地域性等等,每個地方的民居都有每個地方獨特的地域性特點,即便徽式建築大的類型是馬頭牆,但具體到每一個縣鄉還是有細節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化就是鄉村建設的地域性特點,要給予充分的開發和利用,通過差異化的表現形式來吸引遊客的差異化需求。

如果安徽全省都是清一色的民居樣式,不論是外省遊客還是本省遊客,看過第一個鄉村是震撼,驚歎其魅力,但看了第二個,其審美感要明顯降低,如果第三個旅遊目的地的鄉村還是同樣的民居,就會有審美疲勞,甚至有厭煩之心,絕不會再去看第四、第五個鄉村了。

二、民居建設只是鄉村旅遊資源的要素之一,單靠民居建設,不是鄉村旅遊的全部。

鄉村旅遊除了獨具特色的傳統民居以外,還要規劃建設好山水景觀、發掘開發地域性的歷史文化資源、傳統手工藝品的製作、地方特色小吃之類的飲食文化等等。切莫陷入民居的單一品種之中,形成“驢屎蛋外面光”的一層皮鄉村,缺乏鄉村厚度和文化底蘊,經不起遊客生活的體驗,更經不起歷史的考證。此類美麗鄉村最大的可能就是曇花一現。


全域鄉村


看到粉牆黛瓦馬頭牆這幾個字,我的眼前立馬出現了西遞宏村,還有粉牆黛瓦映襯下的油菜花。我特別喜歡徽州建築,喜歡那種古老的文化底蘊,也喜歡那悠長的石板巷,還有出門腳下就是潺潺流水。只是有一點兒我不太能接受,可能也是南北方的生活差異,我看見當地人洗菜洗碗都在門前的流水裡,洗衣服也在同一個地方。這一點兒讓我感覺,似乎有那麼一絲彆扭,但這並不影響我喜歡徽州,喜歡那裡的粉牆黛瓦馬頭牆。


記得我是五年前去過徽州,第一次接觸徽州建築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那裡的風土人情,那裡的建築佈局跟我們北方完全不同,所有房子顯示的都是徽商的人文氣息,無論多麼寬敞高大的房屋,他們的窗戶都是非常非常小,跟我們北方人追求的大窗戶完全相反。記得當時我很是好奇,徽商都是那麼有錢,為什麼要窗戶這麼小?難道他們不喜歡家裡亮堂一些?後來才知道,男人出門經商在外,只有女人留在家裡,窗戶大了不安全,所以家家都是很小的窗戶。由於徽州建築都是木質結構,所以防火意識很重要,每家院子裡都有一個大水缸。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設計了馬頭牆。我們不能不佩服古人的聰明才智。


題主說把安徽的全部鄉村建成粉牆黛瓦馬頭牆,似乎有一點點的不現實,畢竟現代建築跟過去全部木質結構的建築有很大的不同,現代建築基本都是水泥鋼筋結構,是否再建成馬頭牆都無所謂。再者說,水泥鋼筋建出來的粉牆黛瓦和馬頭牆,也不可能取代西遞宏村的那種味道。人們之所以喜歡粉牆黛瓦馬頭牆,是喜歡有歷史底蘊的那種古建築。走在清明時期遺留的徽州古建築裡面,人的心似乎可以穿越了悠久的歷史,跟著去了那個年代。

可是話說回來,我們畢竟是生活在21世紀了。粉牆黛瓦馬頭牆,或許適合那個年代人的生活,但是未必完全適合現在人的審美。粉牆黛瓦馬頭牆可以作為徽州建築一種過去式的象徵。隨著人類的發展,人們或許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建築格局。

至於說到青山綠水幸福鄉,我想不光徽州人喜歡這樣,所有農村地區的人們,都希望自己生活在青山綠水幸福鄉。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鄉天藍藍水清清,渴望小時候的藍天白雲和青山綠水,是所有農家人的心願。


靈子


題主提出把安徽都建成“粉牆黛瓦馬頭牆,青山綠水幸福鄉”,這個願望是好的,我也十分贊同,但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實現。其理由如下:(一)徽派建築都是在安徽皖南偏西南的山區,一般在宣城市的績溪縣、黃山市下屬各縣區、已經划走的婺源縣。而在總體佈局上,徽派建築依山就勢、自然得體;在平面佈局上,靈活多變;在空間結構上,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牆、小青瓦、白粉壁最有特色;在建築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融合石雕、木雕、磚雕為一體,顯得富麗堂皇。這就是徽文化的特色,而徽文化只是地域文化,不能包容整個安徽省。

(二)安徽有淮河和長江,淮河以北是淮北大平原,沒有山脈,江淮地區是丘陵地區。因此安徽南北在地域文化上各自有不同的特色,這裡的農村,已經先富裕起來的,喜歡蓋小洋樓(似乎是西方的小別墅)一般是三層,這是中西文化互相交融的(三)在安徽16個地級市的市區,對於土地來說,那就是寸土寸金,不斷地往農村擴展,許多農田被徵購,以便建設高樓大廈居住小區。而房地產開發商是化鉅額資金購買土地,他要把投資的錢賺回來,因此住宅樓越蓋越高,在城市裡根本找不到“粉牆黛瓦馬頭牆”的唯美景像。
(四)安徽為了發展經濟,各地市都在引資招商,工廠排放的廢氣、廢水,儘管抓環境保護,也難以控制。例如,在我們安慶市就有央企大型的石化總廠,就在市中心區域,而且不斷向城外擴展,像建設八百萬噸煉化一體化工程。雖然石化廠在大抓環保治理,總有廢氣、廢水往外排出,因此在城鄉結合部,很難建成“青山綠水幸福鄉”。


安慶雜談


你的概念,粉牆黛瓦馬頭牆代表什麼?創建一個新的建築文化?如果用來代表徽州的建築文化,最後我上傳一張粉牆黛瓦建築群樓房給你們看看,也是黃山市強力推行尤其是公路邊上建的房子一律加築馬頭牆。馬頭牆是代表徽州建築文化呢?還是像徵徽州的建築文化?火柴盒的房身用上馬頭牆不覺得不倫不類。過去是木質結構馬頭牆是用來防火擋風之用,如今是鋼筋水泥結構,裡面的佈局,廚房,衛生間都是迎合現代生活須要,那有徽派建築氣息。第二來談青山綠水幸福鄉村,在我們晥南一到春天山就青水就綠,而如今的水與以前不同清而不乾淨,就今年正月去密川做姑夫吃酒,走到村口小溪邊聞到很濃的臭味,一問是個養豬場也不經過處理,直接排入小溪流入滄源河,遇到天氣悶熱臭氣燻人心肺,村民向滄溪政府反映,如今還是他養他的豬,據說養豬戶還是個預備黨員還真有點來頭。滄源河是流入新安江的,那電視廣告農夫山泉有點甜!你看到這種現象你敢喝嗎?密川離滄溪有三里路左右它也歸滄溪村,就因為不在面子上,環保口號喊從源頭抓起,源頭在那裡?這裡的村民有幸福感嗎?以上組圖大家可以作些比對。下午再來看滄源河支流源頭的綠水青山!我在石潭村下汰自然風光旅遊攝影基地拍的青山綠水作個比對。











孤獨的心1135


安徽歷史悠久,徽派文化源遠流長,安徽取安慶跟徽州合取安徽,可見徽州對安徽的意義是多麼的重要。歷史上徽州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名人輩出,從古至今不論從政從商從藝術舉不勝數。徽州文化影響深遠,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至今影響著江南各地,青瓦黛牆,小橋流水隨處可見。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多少文人騷客為之傾倒留戀,如痴如醉的怡人景色美不勝收,精妙絕倫。徽派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更加要倍感珍惜,發揚光大,流傳千古。






西天一本經


回答,𡽪派建築是我們祖宗流下遺產,是安𡽪的古集,是中國的歷史文化,不但守護,更要保護,要代代傳承,這是我們祖宗的積德,千萬不能忘記我們的初心,眾人周知,𡽪派建築是古老的形象,世界上前所未有,屋面有小青瓦,還有琉璃瓦,屋至兩測和中間不同樣的馬頭牆,門前屋後走廂木字吊刻,各色各樣非常精製,最好看,更美觀,門前明柱,上繫著龍鳳和系珠,多麼引人注目,也是我們國家的重點保護,人人都要珍惜,更要愛護。


萬則紅


我不是安徽人,不反對安徽全省的鄉村都建成“粉牆黛瓦馬頭牆,青山綠水幸福鄉”。關鍵是後面的“幸福鄉”,都建成粉牆黛瓦,能否真的成為幸福之鄉呢?這個問題要事先想清楚,安徽人自己要想清楚。

如果是農村都富了,要改善居住條件和人居環境,統一規劃鄉村村落,符合當地居民的願望和期盼,未嘗不可。如果是背後的潛臺詞是為了發展旅遊,千萬要小心,那可能只是良好的願望。旅遊是一個可持續性的產業,看點也在於他的稀缺性,都千村一面了,旅遊價值反而少了。

徽派建築風格的代表村落是宏村、西遞。宏村、西遞開發較早,知名度很高,其建築文化的稀缺性和歷史厚度是其他地方難以複製的。彎彎曲曲的青石板小巷,雕樑畫棟的百年古宅,縱橫交錯的小橋流水,如詩如畫的規格佈局,中國建築風水大有講究。宏村、西遞的建築,被中外建築專家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其選址、佈局、風景都離不開中國風水,是經過嚴謹、科學規劃的古村落。我去過三次宏村,被中國古代的建築文化深深地吸引。

但是,歷史是不能複製的。現在許多地方藉口旅遊這個筐,搞房地產開發,修路種樹,建築仿古,投資很大、甚至政府和當地老百姓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房子建好了,遊客卻不買賬。這給當地居民帶來幸福了嗎?欠錢還債的滋味好受嗎?

旅遊是一個具有創造性的產業,跟房地產開發是兩回事。








永永遊記


皖南的徽派建築,本來是為了防範女人紅杏出牆的,卻被美化成風情標誌!皖南地瘠人稠,男人歷來就有外出經商的習俗,形成遠近聞名的徽商幫。他們賺到錢之後,最擔心的,就是家裡女人紅杏出牆。於是,通過建牌坊,對她們進行思想防範;通過建祠堂,對她們進行制度防範;通過建粉牆,對她們進行技術防範。


氣吞萬里如猴


有錢還是把農村的路修修吧。人家江西都在試點村村通公交了。安徽很多村子連條水泥路都沒有!還指望著全省注重房屋外表文化……注重歷史文化就不會把徽州改成黃山。 看看人家婺源到江西之後發展多好,那是真的全域旅遊。隨隨便便抓一個村都趕上了徽州其它一縣吧。


親一口給你電子競技


徽派建築是安徽的驕傲。也是江浙、江西、皖南一帶的建築特色。但是,安徽南北跨度,有著不同的文化區域,也有著不同的建築風格。徽派建築雖好,都建成這種房子,有千篇一律的感覺,也沒了文化差異。鄉村振興,鄉村旅遊是一項不可缺少的產業。把農村都建成一個模式,那還發展什麼旅遊?因此,農村建設應當因地制宜,最好能一地一景一特色,到一個地方就應有不同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