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梁博为什么会火?综艺咖和艺术家人格的正面交锋

两年前,梁博参加《歌手》突围赛,赛前采访时表示自己“绝不突围”。这种耿直又冷漠的回答完全与综艺节目的预设效果相违背,使得导演恳求他换一个说法。随后,他在舞台上唱着《日落大道》,那一张冷淡而又倔强的脸与几年前参加《中国好声音》时一模一样。

《我是唱作人》梁博为什么会火?综艺咖和艺术家人格的正面交锋

一、人格上的单纯,音乐里的智慧

在梁博身上即能感受到孤傲感,又有一种接地气的烟火感,但也不是那种看遍人间百态把实景生活融入音乐的歌手。硬要说的话,那梁博就是单纯的聪明。这种聪明融入了他的音乐里,融入了他的艺人生涯。

他很懂得如何煽动人的情感,如何燃烧人的精神,但这又不是通过燃烧自己灵魂而获得的结果,而是一种有研究,有规划,克制,理性的结果。他知道什么样的音乐符合流行趋势,容易成为受群众欢迎的作品。如《男孩儿》《出现又离开》。他也知道什么样的音乐可以凸显自我气质,彰显迷人性感的气质《日落大道》《黑暗中》。而且他这种明白随着他的成长变得越来越明白。

《我是唱作人》梁博为什么会火?综艺咖和艺术家人格的正面交锋

梁博呈现出来的,就是每一个最平凡而普通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梁博在《日落大道》中唱着那句“我们奔跑着在这条路的中间,我们哭泣着在这条路的两端”道路两头的哭泣,开端总是孤独而迷惘的,然而到了终点,不知是发现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结果而怅然若失,还是因为终于看到心弛神往的景象而喜极而泣,这都是未知,人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奔跑在下一条沿途风景各异且永无止境的道路上。这种单纯的题材,放到梁博身上反倒出现了一种深刻的意义。

但是这种压倒性的智慧并没有使他变成八面玲珑的综艺咖,他给人的感觉依旧非常单纯。尤其是将他置身在综艺节目里,他跟毛不易,一个给人感觉不想说,一个给人感觉不会说。然而,在这个节目里最聪明的其实就是这两个人。

《我是唱作人》梁博为什么会火?综艺咖和艺术家人格的正面交锋

二、虚假世界的压抑,真实世界的出口

这两年看偶像选秀节目,我深刻的体会到那些对内心自我丝毫不修饰的人,反倒更容易散发出动人而炽热的天性能量,那些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未经过复杂、严密且谨小慎微的内心过滤的人,反倒更能对大众产生天然的爱意与吸引。

我曾经说梁博的身上有一种武侠气质(与那种江湖痞子气与质的区别)这种气质使他自我产生了一种宗教感。金庸说:“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

娱乐圈也是如此,但我们看过那么多武侠小说,最终成为众人皆爱,名垂千古的都是真实,干净,关键是你得不到的男人。而与之相反的,就是八面玲珑,综艺范爆棚,每天对着镜头比心心的人。在这样的扁平化时代里,充满了营销,人设,综艺制造艺人,而那些没有作品,单纯通过营销而红火的艺人,笑时全民跟着笑,骂时全面跟着骂。来时匆匆,幻灭时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我是唱作人》梁博为什么会火?综艺咖和艺术家人格的正面交锋

图片来自百家号

在这个时代里,科技带来的不是人类的自由,而是大规模的“996”,互联网的发展没能实现人类向往的真实,而是每个人依旧笑脸迎人,滤镜满天飞。大众感到压抑,需要释放,这时看到不加修饰的梁博,人们即能找到共鸣也会心生向往。就像是几十年前国民听到摇滚乐一样。

七年前,《好声音》的巨大成功为当时的冠军梁博引来了全民关注。基本所有的经纪公司和艺人都会想到“乘胜追击,趁火打劫”这一招。那时的梁博毅然决然的推掉所有后续演出和商业运作。从那时起到之后的数年间深藏功与名。中途还被媒体炒作其在美国当街卖唱乞讨,他既没有发声也没有烦恼。

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一夜爆红的年轻人来说,是多么大的智慧与毅力可以抵御巨大的压力和诱惑。然而,实施也证明了梁博的认识是正确的。那一场巨大的商业泡沫终究幻灭,事实也证明了综艺节目的成功与艺人的成功与否没有半点儿关联。那几年乘胜追击的选手几乎全军覆没,因为这炽热的光芒本不是属于他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