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長安“第一”知多少?解密358億品牌價值背後的故事

【開欄語】

沿著推動高質量發展思路指引,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是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有利於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生產要素合理配置;有利於引領消費,梳理自主品牌消費信心。

2019年5月10日,我們將迎來第三個“中國品牌日”。

值此,上游新聞聯合重慶市發改委,共同推出“中國品牌·重慶造”專題系列報道,挖掘和呈現在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中的重慶行動與成效。

中国品牌·重庆造 | 百年长安“第一”知多少?解密358亿品牌价值背后的故事

長安汽車。

提起來自重慶的知名品牌,或許無數人都會第一個想到長安汽車。這是一個歷經百年風雨,從“製造”一路走向“創造”,更以358.35億元的品牌價值雄踞行業前列,曾創下了無數個“第一”。

然而,這些“第一”背後與品牌轉型提升、帶來的消費改變又有些什麼故事?

4月25日-26日,上游新聞記者走進了這家身處重慶,揚名全球的汽車製造企業,試圖通過對“第一”的發掘,解析“長安汽車”品牌背後的價值。

國內第一輛“長江牌”吉普

“談及長安歷史,那還得從1862年創辦的上海洋炮局說起。”4月25日,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作為中國近代工業先驅,上海洋炮局幾經更名為金陵製造局後,於1937年從南京遷往重慶,並更名為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廠,是當時國內最大兵工企業,為抗戰提供了60%的武器彈藥。

從造車的淵源來講,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長安的上述機構,在1958年產出的“長江牌”46型吉普車,是第一輛產自國內的吉普車,並填補了當時中國汽車工業的空白。

回憶當年,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1957年9月,長安按照美國CJ-5樣車組織測繪設計,經過半年多的技術準備,四個月的試製,長達數月的超負荷工作,齊心協力共同研發,日夜兼程進行全方位對比,終於在1958年5月拿出第一輛樣車。

“樣車生產出來後,又發現一些問題需要改進,所以當年一共才完成38輛生產任務。”上述負責人表示,直到1963年,“長江牌”46型吉普車累計生產1390輛,其中絕大部分裝備於解放軍各大部隊中。

1963年底,按照上級指示,長安將自己研製的這款車型圖紙資料完全交付給籌建完畢的北京汽車製造廠,為北京吉普成為一代名車奠定了較高起點。

第一批微型汽車開啟一個時代榮耀

說到汽車,有一詞相信無數人至今都還在提及——麵包車。而這個詞,追溯其起源,源於長安汽車。上世紀80年代,長安開始躋身民用汽車領域,並以生產製造出中國第一批微型汽車,開啟了一個時代的榮耀。

“當時,中國汽車行業的現狀就是缺重少輕,更談不上微型汽車。”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1981年11月,長安決定研製微型汽車,在當時那種背景下,最基礎的工作就是對兩輛鈴木車進行逆向測繪。

1982年1月,工廠組織對樣車進行測繪設計,在總結吸取50年代測繪“長江牌”46型吉普車經驗基礎上,在7月基本完成測繪,並編制出技術條件、試驗規範、驗收標準等各類技術文件。

當時沒有掃描設備,技術人員就是用尺子一毫米一毫米地量,然後一筆一筆地畫。據瞭解,測繪要求非常嚴格,上面寫的字,除了簽名外,必須用仿宋體。

長安造微車,是在不少人連發動機原理都不懂的情況下開始的。

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當時,廠裡專門聘請重慶大學等高校的教授授課,並把技術人員外派培訓,還有搞不懂的,大家就自己找書研究。那時候,大家都有一個信念,一定要開發出中國人自己的微型汽車。

加班加點、日夜兼程,長安人對各個零件逐漸摸透了……

1982年下半年,進入摳樣階段。1983年9月工廠自制的第一臺發動機點火成功,10月第一輛樣車總裝完成,月底共裝出10輛樣車。其中兩輛還送到北京,當時的兵器工業部領導欣慰地稱讚道,“你們不簡單啊,硬是把車給造出來了,這是長安人的驕傲,更是中國兵器工業的自豪。”

1984年1月,工廠對發動機等總成進行了臺架試驗,並抽出兩臺樣車進行了3萬公里路試。試驗結果表明,樣車性能基本達到和接近日本樣車水平。為了進一步考核設計、試製質量,緊接著又完成了31輛車的試製,經重慶車輛監理所試用檢驗,得到肯定。與此同時,參加微車生產配套的各廠,全面展開了生產技術準備和生產能力的建設。

1984年11月15日,長安第一批微型汽車剪綵出廠,標誌著中國汽車微車時代的開始。僅當年,就生產了723輛,投放市場後引得好評如潮。

中国品牌·重庆造 | 百年长安“第一”知多少?解密358亿品牌价值背后的故事

千里奔襲 無人駕駛創下全球第一

智能車輛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系統,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

2016年4月12日至4月17日,長安的無人駕駛汽車創下多項全球第一。

從重慶出發,途徑西安、鄭州,最終到達北京,全程近2000公里。通過此次全方位、長距離的路跑測試,長安汽車成為了中國首個實現長距離無人駕駛的汽車企業,併成為全球第一家長距離且車速最高的無人駕駛的整車企業。

在此次長距離的測試中,長安無人駕駛測試車輛通過前視攝像頭、前視雷達、激光雷達、高精地圖及諸多智能尖端科技實現停走型自適應巡航、自動沿著單車道進行自動駕駛、高速公路交通擁堵輔助。

同時,該汽車還可以在駕駛員提出請求或確認後主動更換車道,實現超車換道。此外,無人駕駛車輛還可實現主動識別高速路旁限速標誌和解除限速標誌等功能。

長安汽車此前已在周邊高速公路上進行大量測試,超過了2000公里,但是,中國交通狀況非常複雜,通過此次重慶到北京的實際道路測試,不僅是對以上三級自動駕駛的主要功能和技術進行真實道路測試,更是為後續工程開發和性能匹配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

通過在無人駕駛方面超前完成技術研發,長安汽車實現了在睿騁和CS75的量產車型上搭載全景輔助系統、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等科技配置。其中,併線輔助與全景輔助系統還做到了中國品牌首發;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前防撞預警系統、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即將(2016年)在睿騁、 CS75、逸動、CS35等車型正式量產,並達到智能化一級水平。長安汽車將率先達到高度無人駕駛標準,並實現部分量產任務。

按照長安汽車2025智能汽車技術發展規劃,2015年要形成400餘人的智能化技術專業研發團隊,2020年要達到1000人規模。現階段,長安汽車已經完成智能化研發所需設備、基礎建設和試驗場地的方案和投資規劃確定,計劃到2020年將累計投入50億元,開展智能化汽車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

研發實力連續10年位居行業第一

35年的汽車市場經驗,讓長安成為了在產品質量、用戶數量和研發實力均有著深厚積澱的汽車品牌。

目前,企業已形成長安汽車、AB汽車(中高端品牌)、歐尚汽車和凱程汽車四個獨立品牌,以及長安鈴木、長安福特、江鈴控股、長安馬自達、長安標緻雪鐵龍等合作、合資品牌。

擁有全球15個基地,35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10個重點海外市場。產品銷往全球41個國家,8700餘家銷售服務網點擁有近12萬名專業服務人員,整個長安系中國品牌用戶累計已突破1700萬。

“長安汽車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當中,並在重慶、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伯明翰和美國底特律建立起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格局。”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研發實力來看,國家發改委公佈的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017-2018年評價結果中,長安汽車以96.4分位列全國第三、行業第一,研發實力連續5屆10年位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2017年11月,長安汽車入選2017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成為唯一一家入選的汽車企業。

未來,長安還將努力成為世界一流汽車企業。

到2020年實現銷量400萬輛,市場佔有率12.7%。其中自主品牌246萬輛,實現中國品牌規模國內第一,全球前十二;新能源車型銷量35萬輛,進入行業第一梯隊的目標。

上游新聞記者 劉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