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所:倉單交易在鋼鐵貿易流通領域中的應用實例分析

廣交所:倉單交易在鋼鐵貿易流通領域中的應用實例分析

2019年3月23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與上海卓鋼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同主辦,西本新幹線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暨春季鋼市研討峰會”在上海隆重召開,全國政協常委、民主建國會中央副主席周漢民,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主任虞鋼,南鋼集團總經理餘長林等領導出席會議併為大會致辭。知名經濟學家、鋼鐵產業鏈上下游用戶以及金融投資領域的學者、專家共計700餘人出席了本屆論壇。

此次峰會以“智慧·變革·融合·破局”為主題,力邀國家相關部委、知名經濟學家、鋼鐵產業鏈上下游用戶以及金融投資領域的學者、專家等共聚一堂,結合經濟新常態下我國鋼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物流創新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行業前沿動態等進行政策性、前瞻性的探討,把握行業發展脈搏,尋求有效突圍之道。

廣州商品交易所王音在會上作了主題為《倉單交易在鋼鐵貿易流通領域中的應用實例分析》的演講,從金融資本進入鋼貿行業壁壘,核心信用節點——現貨交易所,現貨交易所內核——倉單等方面對主題進行闡述。

金融資本進入鋼貿圈困難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有:傳統的金融風控手段過於強調核心企業的擔保能力以及直接授信主體的財務狀況,而忽視了商品流通與融資依附的生態體系;過度強調貨物的物理屬性,而在貨物權屬、貨物狀態等方面極易產生瑕疵;貿易的真實性難以判斷;金融機構缺乏對貿易、貨物、資金各環節的可落地風控手段;銀行傳統信貸冗長的審批無法滿足對資金的靈活需求。

針對以上問題,王音總結出5點建議:一、業內人士除了關注倉儲資質問題,需要提升科技手段的支撐,去人為化的線上倉單生產和流轉體系+行為複核的物聯網技術;二、交易規則的設計對實物交割的融資服務做了核心風控;三、交易需求產生於生產經營的需求;四、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分散+滾動的基礎業務模式,金融精準對接實體,沒有融資性貿易的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