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沒文化不識字,那他們要怎麼到各處宣旨呢?其實歷史比較複雜

說起來,太監應該也算是古代陋習之一,當時皇宮之中需要男奴幹些體力活,但是皇帝的後宮畢竟有那麼多嬪妃在,可能會出現亂七八糟的事情,為了保證奴僕既能幹活又不會帶來麻煩,太監就這麼產生了。他們被淨身之後送到宮裡,一輩子不會再有子嗣。

太監沒文化不識字,那他們要怎麼到各處宣旨呢?其實歷史比較複雜

但是畢竟子孫後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古代,沒有後人更是一種不孝的表現,所以一般來說,如果不是沒辦法,家裡沒有人會願意讓孩子成為太監,都是家裡已經揭不開鍋了,這輩子可能都活不下去,還想什麼下輩子的事呢?這麼說來,那太監都是一些貧窮人家的孩子,他們飯都吃不起,就更不用說讀書了,可能都是大字不識一個,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在電視裡看到的那些太監,他們不識字要怎麼幫忙宣讀聖旨呢?

太監沒文化不識字,那他們要怎麼到各處宣旨呢?其實歷史比較複雜

其實別看都是太監,但是也有高低之分,那些無名小卒自然是幹些最低等的粗活,也不需要識字,如果想往上幹,還是需要有點知識的。一般太監自然是沒有宣旨的資格,而能夠待在皇帝身邊的太監,想要穩住這個位子,就必須得有點特別的本事了。其實在古代,很多皇帝身邊的太監都是能夠識字,而且有時候還可以幫皇帝代筆的,另外宣讀聖旨也不一定是太監,他們僅僅是在皇帝身邊伺候著,將聖旨都準備好,然後交給相應的大臣去宣讀。

太監沒文化不識字,那他們要怎麼到各處宣旨呢?其實歷史比較複雜

當然太監沒有文化這事也是有歷史來源的。最早皇帝身邊的太監,因為權力大,出現過不少霍亂朝政的情況,所以後面的皇帝對此都很忌憚,一直到了朱元璋時期,人家那可是一輩子從零打拼出來的江山,更是不能讓別人覬覦一點,先前陪他打江山的那些功臣都被殺了一波又一波,更不用說太監,所以他乾脆下令,身邊伺候他的太監,都不準讀書認字,這樣從根本上就斷絕了他們想造反的心思。

太監沒文化不識字,那他們要怎麼到各處宣旨呢?其實歷史比較複雜

這個規定,一直到朱棣上位之後,才慢慢減輕,一直到後來乾脆取消,歷史上也才慢慢出現了有文化的太監,他們可以在皇帝身邊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別說是宣讀聖旨了,有時候還可以參與到聖旨的擬定當中。當然,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朱元璋不讓太監學習文化,確實對穩定朝政有幫助,畢竟人心隔肚皮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