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色·深度丨大名城股價四連跌背後的信批蹊蹺:銷售額翻倍增長費用卻下降

资色·深度丨大名城股价四连跌背后的信批蹊跷:销售额翻倍增长费用却下降

资色·深度丨大名城股价四连跌背后的信批蹊跷:销售额翻倍增长费用却下降

4月25日晚間,大名城(SH600094)發佈了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5%,淨利潤同比增長323.3%。看上去業績非常亮眼。然而,蹊蹺的是從4月24日開始,大名城就連續跌停,跌勢一直持續到了4月29日。在四個交易日裡,公司業績市值縮水了34.43%,超過85億元市值“蒸發”。

對股價大跌,外界莫衷一是。有觀點認為,獲利資本或離場了。但如果仔細對照公司一季報和同日發佈的《大名城主要經營數據的報告》會驚訝地發現,大名城一季度的銷售金額由2018年同期的13.5億元,增長至27.36億元,增幅超過100%。但同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稅金及附加皆不漲反跌。這和行業其他地產上市企業一季度所表現的財務數據截然相反。

不僅如此,公司一季度的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性現金收入流入,也沒有因為銷售額的大幅增長出現增長。上述數據不免讓人對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提出疑問。

為此,和訊房產先後向公司董秘、證券事務代表、品牌總監詢問上述財務蹊蹺發生的原因,但是截至發稿前,上述三人均未對此進行回應。

數字裡的水分

儘管,淨利潤大幅增長,但如果對比大名城2018年一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毛利,可以發現公司的毛利其實並沒有增長多少。2018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在扣除營業成本後尚有5.53億元的毛利。而今年的營收扣除成本,只有5.66億元。如果以毛利評估,公司的淨利增長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323.3%的。

導致淨利潤大幅增長的,是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以及稅金及附加的大幅支出下降,以及公允價值的增長。其中,銷售費用由4833萬元,降至3425萬元,降幅接近3成。除此外,其他費用均有大幅下降。其中管理費用減少了900多萬元、稅金及附加減少了2億多元、財務費用減少了2000多萬。

但蹊蹺的是,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支出大幅的下滑,是伴隨著一季度銷售額大幅增長而發生。一季度,大名城的合同銷售金額達到了27.36億元,而一年前的同期,銷售金額只有13.5億元。

明源地產研究院執行主編艾振強告訴和訊房產,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反映的是今年的實際費用支出情況。

這意味著大名城的銷售收入翻倍,但為了實現上述銷售收入所支付的各項費用都在減少。

上述現象和房地產行業目前的普遍現狀並不一致。實際上,多數房企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總是伴隨銷售額的增長同步增長的。

以大名城差不多時間公佈一季報的華髮股份(SH600325)為例,季度銷售金額由去年一季度的100.2億元,增加至183.6億元,同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也隨之大幅增加。銷售費用增長了83.05%,管理費用增加了61.9%。公司的解釋是銷售規模的擴大,導致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的增長。

不僅僅華髮股份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隨著合同銷售額和營業收入的大幅增加而增加,保利地產、新城控股等均在銷售規模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出現了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的同步增長。

這不免讓外界對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和經營情況的真實性才生疑問。

克而瑞研究中心香港區域總監洪聖奇說,近幾年,很多房地產企業會通過並表方式增加銷售額,有的通過合併子公司,將部分企業的銷售金額併入到報表,有的則通過並表,將大量的費用轉移出去。

出現銷售金額增加,銷售費用減少的現象,也可能是公司在財務報表裡做了很多處理,導致了上述現象的發生。

蘭德諮詢總裁宋延慶則認為,出現銷售金額大幅增長,銷售費用卻下降的現象還有另外兩種可能,一是發生類似萬科這樣的營銷革命,全部取消代理,改為直銷;二是公司做了一系列處理,將費用轉為營業成本,有效降低了當期的費用。不過,銷售額增長,但管理費用卻大幅下降的概率卻很少發生。

銷售回款率或大幅下降

除了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沒有隨著銷售額的大幅增加而增加之外,最能反映公司當期實際經營情況的經營性現金流,也讓投資者感覺蹊蹺

大名城的一季報顯示,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為34.32 億元,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僅30.4億元,較去年同期僅增加了9000多萬元。而銷售額增長了八成的華髮股份,一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流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六成,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加了九成。

一季度銷售金額增幅較大的其他房企,如新城控股、中南建設等經營性現金流入,尤其是銷售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獲得的現金均有一度幅度的增長,只有銷售額下滑的萬科,以及一季度銷售增長不到三成的保利地產,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出現下滑。

事實上,大名城曾在今年接到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類似的提問。詢問公司2018年1——12月的四個季度,為何每個月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獲得的現金,都和當季度披露的合同銷售金額有差異。

大名城在4月30日發佈公告回應說,主要是從認購協議到實際收到銷售款存在時間差,尤其是因為調控政策中限籤合同備案、銀行按揭額度等存在不確定性。

如果上述解釋成立,那麼在一季度銷售金額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大名城銷售、提供服務所獲得的現金僅僅只是較去年同期微增,就反映出一個問題——銷售的回款率或許出現了大幅下滑。

如果這一猜測得到認證,那麼,也就能找到銷售金額大幅增長同時,銷售費用出現大幅下滑的解釋。按照房地產行業的行規,在銷售款沒有完全回籠前,為銷售商品所支付的銷售費用是無法得到確認的,自然也就無法計入到一季報的費用裡。

當然,上述回款率大幅下降的猜測,並沒有得到大名城方面的確認。截止發稿,公司方面尚未就上述問題作出回應。不過,大名城一季報,又自稱公司的回款良好。

究竟是何種原因,造成大名城在銷售金額翻倍增長的情況下,經營性現金流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獲得的現金僅僅出現了微增?

真相究竟如何?和訊房產將通過進一步深挖公司近年財報和銷售數據,幫助投資者接近真相。

资色·深度丨大名城股价四连跌背后的信批蹊跷:销售额翻倍增长费用却下降

●資色·深度丨為何眾多金融機構將這家房企評為成長型發展商首選?

●資色·深度丨財務管理升級 陽光經營性現金流超200億元

● 資色·深度|盈利失意債務承壓 當代置業距離500億小目標還有多遠

● 資色·深度 |越秀地產的保守和千億難關

● 資色·深度 | 合景泰富完成全年銷售目標 優質土儲確保規模利潤雙增長

● 資色·深度丨去年真實的盈利增長了50%!現在可能是抄底綠城中國的最好時間

● 資色·深度|為什麼是碧桂園?

● 資色·深度丨2018年利潤之王:恆大核心淨利722.1億!

● 資色·深度丨世茂2019年銷售額或超2100億 多家券商重申或維持“買入”評級

● 資色·評論丨萬科的人才觀:從海盜行動到大江大海

● 資色·手記|5年後,孫宏斌還會像現在一樣從容嗎?

●資色·深度丨每股收益內房股領先!美的置業給股東送了一份大禮

●資色·趨勢丨房企轉型難度被低估,地產仍是最賺錢行業

●資色·深度丨業績報顯示禹洲地產重要盈利能力!投行看好公司未來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