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戰死,項羽被奪兵權,劉邦為何受到重用好運連連?

卞女俠


項梁在楚地高舉義旗反秦之後,本來反秦的情勢一片大好。但由於項梁的輕敵,導致其為章邯所敗,自己也力戰而死,這對天下的反秦事業是極大的打擊。但對於某個人卻是天賜良機,這個人就是楚懷王熊心。做為項氏一族擁立的傀儡皇帝,雄心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項梁死後,楚懷王立刻任命自己的親信宋義為卿子將軍,成為了楚軍的最高指揮官,而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都受到宋義的節制。這是楚懷王拜託項氏一族控制,企圖自己掌控權力的一次大膽嘗試。

同時,楚懷王將進軍關中攻打咸陽的任務,交給了沛公劉邦而不是項羽。這並不是因為楚懷王器重劉邦,而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最關鍵的戰鬥是正面戰場上圍攻趙國的章邯和率領長城精銳秦軍的王離。這個硬仗楚懷王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宋義,而不是沛公劉邦。

事實上,楚懷王並沒有指望劉邦西進關中能取得什麼戰績,只不過是多路出兵,想讓秦軍顧此失彼、有所顧忌,為宋義在正面戰場上擊潰秦軍創造條件。

對於楚懷王來講,沛公劉邦和項羽並無什麼不同,都是威脅自己統治的割據勢力,都不能信任。與其說楚懷王重用劉邦,倒不如說是讓劉邦率領幾千人馬前去送死更為貼切。

不過楚懷王既低估了項羽的武力,也低估了劉邦的智慧,項羽殺宋義,在鉅鹿一戰徹底擊潰秦軍主力,宣告了大秦帝國的覆滅。而劉邦則西進關中,秦王子嬰俯首稱臣,約法三章、還軍灞上,深得秦人之心。自此,天下反秦變成了楚漢之爭,戰爭的主角也變成了項羽與劉邦,楚懷王熊心被項羽升級為義帝,不久之後,在彬縣為英布所擊殺。因此沒有什麼好運連連,只不過是帝王的權謀之術罷了。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討論!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陳勝、吳廣的起義不僅喊出“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而且還打出了原楚國上將軍項燕和原秦國長公子扶蘇的旗號,舉著義旗造反,不僅僅只是造反,還要出師有名、名正言順。

項梁起兵後,也聽從了謀士范增的建議,立原來楚國國君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仍叫楚懷王,然後項梁以楚懷王的名義起兵反秦,之所以以楚國名義起兵反秦,一是因為項梁等人原本就是楚人,二是因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於是楚懷王就成為名義上的楚地反秦義軍的首領和復僻後的楚國國君,在項梁戰死後,這個以放牛娃身份被立為楚王的熊心,不甘心只做個名義上的楚王,還想要做實際上的楚王,因此在項梁戰死後,楚王熊王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想要掌握實際權力,並排斥項氏家族的勢力,想把項梁死後留下的權力真空收回。

楚懷王熊心是一個頗有心機和能力的人,在項梁戰死後,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想要奪回實際權力。



首先,楚懷王將遷都城從盱臺(今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遷到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並且開始親自處理政事。

其次,楚懷王熊心將呂臣、項羽的軍隊合二為一,自已親自掌握兵權,並任命自已的親信宋義為卿子冠軍,掌握楚國兵權。

最後,楚懷王熊心進行了反秦的戰略安排,以宋義為上將軍,帶領項羽、范增、項布北上救趙,以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率軍西進攻打咸陽,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楚懷王熊心做出如此安排,是以自已的利益出發的,並不是重用劉邦,有以下原因:

1、劉邦的西進攻打咸陽,在當時來看,是比救趙更危險的任務,在當時楚國內部,是沒有人願意隨劉邦一起西進咸陽,因為咸陽是秦國都城,重兵把守,就連項梁都戰死了,項梁可是楚國的軍事支柱,支柱都倒了,誰能有把握擊敗秦國。

當時的項羽為了替項梁報仇,只有項羽一個人想跟著劉邦一起西進攻咸陽,但楚懷王不許,楚懷王是想把項羽放在宋義控制的範圍內,壓制項氏家族的勢力。



2、劉邦西進,楚懷王只給了劉邦數千兵力,從戰略上來講,劉邦西進就是一支偏師,而楚國自項梁戰死後,其楚軍主力已經讓楚懷王分配給宋義率領北上救趙,劉邦能否打進咸陽都是個未知數,是有很大風險的,弄不好戰敗身死也有可能,怎麼可能是楚懷王的重用呢?

3、楚國原來的軍事勢力大部分是以項梁為主的項氏家族建立的,項梁戰死後,楚國的軍事力量主要有三股:一是呂臣率領的原陳勝部下加入楚國的軍隊,二是項羽直屬的楚軍,三是劉邦率領的反秦義軍。呂臣和項羽的直屬軍隊都被楚懷王奪了,交給自已的親信宋義率領,而劉邦仍然能夠率領自已原來的軍隊,並不是劉邦運氣好,當時楚懷王主要是防範項羽,劉邦在當時勢力不強,而且也不是主要防範對象。再加上劉邦這個年紀大,為人不像項羽那麼衝動,看起來對楚懷王威脅不大,同時劉邦也是制衡項羽的一股勢力,所以才沒有收劉邦的兵權。



而項羽在當時名望不夠,但為了制衡項氏家族的勢力,楚懷王讓宋義來壓制項羽,率楚軍主力北上救趙。

而劉邦之所以能在西進的路上一路高歌捷報,除了劉邦自身能力出眾外,還與當時的實際情況有關,秦軍主力全部參與鉅鹿之戰,劉邦沒有遇到秦軍主力,最先打進咸陽,所以看上去運氣很好。

而實際上劉邦出軍時的情況並不被人看好,沒有人願意與劉邦一起西進,才被劉邦搶了這個便宜,不過話又說回來,不是劉邦西進,換了別人西進也並不一定能成功,這是劉邦傑出領導能力的體現。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秦軍攻打楚國,項梁戰死。在這之前,得知陳勝已死,謀士范增對項梁說,陳勝失敗是必然的,因為其沒有立楚國的後人為王而率天下,於是建議范增立楚國之後為王來統領反秦起義,於是他們在民間找到了一個放羊娃,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立其為楚懷王,以激起民間對楚國的支持,於是新楚懷王熊心作為項梁的傀儡執掌楚國。

影視劇中的熊心

其實熊心知道自己的位置,也知道項梁是利用其爭奪天下,待其天下統一之日就是其死亡之時,但其又抱有一絲的希望,希望自己能夠抓住機遇恢復楚國。所以,在項梁犧牲之後,其看到了一絲希望。在劉邦與項羽之間的關係上,他知道兩個人表面上合作,而實際上私下裡是互不相讓的,都想得到天下,所以楚懷王熊心就利用二人之間微妙的關係,故意重用劉邦,而有意識虛弱項羽,目的就是想引起兩者的爭鬥而坐收漁翁之利。

影視劇中的劉邦

事情的發展正像熊心所想得那樣,誰先入關者為王這個約定讓項羽大動肝火,雖然劉邦最先進入關中,但其懼怕項羽勢力,而駐軍灞上。項羽隨之而來火燒阿房宮,大肆封王。但是項羽忽視了劉邦的實力,劉邦大肆招攬人才,自己帳下容納了大量的賢才良將,尤其是謀士張良,戰神韓信,後勤保障蕭何,讓劉邦勢力大增。

影視劇中的項羽



最終熊心的願望沒有達到,本來希望二虎相爭必有一傷,誰知劉邦的奸滑暫時平息了矛盾,導致熊心被項羽所殺。復國的希望徹底破滅,而劉邦則在暗渡陳倉中不斷壯大自己,最終經過楚漢爭霸戰勝項羽而奪得天下。

不是因為劉邦好事連連,而是因為熊心想以劉邦來蠻橫項羽,同時劉邦自己的努力,外加上一個有勇無謀的對手,最終讓劉邦統一了天下,建立了西漢政權。



蜀中無大將 劉邦當先鋒


超級火男


--家獨大,是政權最大危協

分權治之,是領導常用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