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國軍裡只能帶雜牌軍,投誠後直接做軍長,從朝鮮回來成中將

常常有人說,只要有能力,不管什麼時候都一定會發光,這是一句很正確的話,而且歷史上也不斷證明這句話,曾澤生將軍就是這句話的一個真實寫照。他在投靠我軍前,一直在國民黨任職,只是從來都不被重用,這讓他很苦悶,也讓國軍損失了一個人才,同時也是中國的巨大損失,不過,好在他後來看清楚了形勢,及時轉投我軍,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同時也有機會到朝鮮戰場上發揮自己的能力,在歸國後,又正好趕上了授銜,曾將軍在當時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這就是很厲害了。

他在國軍裡只能帶雜牌軍,投誠後直接做軍長,從朝鮮回來成中將

曾將軍是雲南人,1902年出生,長大後,考到了雲南創辦的講武堂學習,系統學習了軍事知識,為以後帶兵打仗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離開講武堂後,他又去了黃埔軍校深造,後來還進入了黃埔的高級班學習,可見他在軍事上的才華。順利畢業後,他再次回到雲南,這次是雲南省主席看中了他的能力,親自出面邀請他創辦軍官補生隊。之後,他加入了雲南的滇軍,先後營長,也做過團長。在抗戰爆發後,滇軍也被整合到了抗日隊伍中,而他成為了革命軍的一位團長,帶領部隊走上了抗日的最前線,參加了臺兒莊戰爭。八年的抗戰歲月中,他先後經歷了很多戰鬥,也打出了很多戰績,但是因為他的身份原因,一直不能受到重任,領導的都是一些雜牌軍。

他在國軍裡只能帶雜牌軍,投誠後直接做軍長,從朝鮮回來成中將

抗戰結束後,他還受命去了越南接受當地日本軍隊的投降,這之後,又去東北,擔負起來警戒東北野戰軍的重任,做了一個軍長。不過,面對著國軍這樣沒信仰,沒前途的部隊,他最後選擇了離開。在1948年,大決戰打響以後,他率領部下向我們投誠了,不過,我軍對於他的投靠十分看重,直接讓他做了一個軍長,沒有絲毫小覷他的意思。

他在國軍裡只能帶雜牌軍,投誠後直接做軍長,從朝鮮回來成中將

後來他還率部去了西南,打敗了國軍和當地的惡霸,順利實現了西南地區的解放。新中國成立後,他也沒有脫下軍裝,反而是帶領部隊去了朝鮮,為新中國打了第一場戰爭。朝鮮戰爭當中,我軍相對於美國聯軍來說,有很大的劣勢,尤其是武器和後勤方面,但是他沒有說苦,反而是帶著部隊打出了不少漂亮的戰績,讓人很佩服,同時他還率部打進了漢城,為朝鮮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他在國軍裡只能帶雜牌軍,投誠後直接做軍長,從朝鮮回來成中將

不過在朝鮮作戰的日子裡,他也受過傷,為治病,他只能離開前線回到中國。毛主席得知了他的消息後,還專門去探望,也問了他前線的不少事情,只是在談話中,他發現自己居然沒有毛主席知道的多,感覺很尷尬。不過,也正是從這些小事中,他真正明白了,為什麼蔣介石被全國人民拋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