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愛情卻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不妨從心理學入手,邁出第一步

男女相處之愛情心理學那點事——如何變成更好的他(她)

男女相處本已不易,何必又讓那些自媒體鼓吹的女權雞湯肆意操控人的頭腦。給彼此一點溫暖,從心理學入手,以下是一些心理學小技巧,幫助你更好得與你的那位相處。

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渴望愛情卻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不妨從心理學入手,邁出第一步

1. 麥穗原理:對愛情的要求過於完美,對未來不可預知、對過去不能回首,所以始終難以完美。

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讓弟子去田間摘一顆最飽滿最金黃的麥穗,並且不能回頭,只能一路向前。結果柏拉圖兩手空空的走出田地,老師問他為何不摘?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不知道後面還會不會遇到好的,於是我什麼都沒摘。老師說:這就是愛情。

對於愛情有完美的憧憬固然是好事,但也要客觀分析現實,想清楚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沒有達成目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2. 多看效應: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

在多次接觸後,逐漸就會覺得一個人變好看了。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這種傾向:覺得自己的朋友無可挑剔,別人都是高攀。

這也啟示我們,在愛情中切不可著急,必須給予充分的時間進行溝通和相處,這樣才能發現對方的優點。

渴望愛情卻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不妨從心理學入手,邁出第一步

3. 馬赫帶現象:人們在明暗變化的邊界,常常在亮區看到一條更亮的光帶,而在暗區看到一條更暗的線條。

和足球博彩一樣,每次都會有人對比分析球隊優勢劣勢,但只要你下注了,就說明你更著眼於此隊的優勢所在,劣勢被你完全的忽略了。

愛情也是如此,當人們量化愛情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給愛情信息進行自主的加工,導致在有對比的情況下,缺點被無限的放大,優點可能會被忽視,對一個人的考察偏差得會很大。

4. 空白定律:完全的佔有=完全的毀滅。在感知世界的時候,如果感知的對象不完整,那麼人就會對不完整的感知對象進行補充,直至完整,奇妙的是補充的那部分會產生更強烈的心理效應。

這點與我中華的"留白"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孩子在生活中犯了錯,有時候什麼也不批評,只說一句:"你自己想想吧,你也是大人了",讓他自己去反省反而更有奇效。

有時候留出空白什麼也不做,會有更好的效果。在生活中即使是與我們最親密的人,也要注意適當的留白。情侶間互相沒有距離,把對方看得太緊可能會適得其反。

渴望愛情卻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不妨從心理學入手,邁出第一步

5. 雞同鴨講定律:男人與女人間的溝通,簡直像兩個物種間的。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孩童時期不同性別群體的系統性差異。

心理學家瓦爾曾經拍過一個系列片:拿交談來說,女孩更喜歡交談時面向對方並且看著對方的臉,而男孩不會面對對方而坐,而是看著別處,時不時瞟對方一眼(我就是)。而這讓女性覺得男性沒有注意在聽女性的講話,即使男性可能確實聽了。

所以女性在與男性交流、把男性當做最親密的傾訴者時,不要因為男女交流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男性不重視自己的錯誤映象。

6. 女性動作解讀優勢:男性大多數自作多情(我以前就是),因為女性解讀異性肢體、表情語言的能力比男性強,她們更能判斷,男性在這方面弱一點。

耶魯大學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證明了:年輕男性常常感覺良好,常常會不自覺地高估自己,更易將別人的好意當做愛意。

所以在愛情中,男性千萬不要過度解讀女性的某些語言和動作昂。

渴望愛情卻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不妨從心理學入手,邁出第一步

7. 科學調情法:一大串的理論我就不打上來了,手疼。說白了就是"肢體語言"常常可以向對方傳遞更多的信息並表達出更為豐富的情感。

根據長期研究情侶愛情心理的研究人員測算後發現,你留給對方的第一印象55%取決於外表和"肢體語言",而另外38%取決於講話的技巧,最後只有7%取決於談話的內容。

在第一次約會中,一個人所說的幾乎不會培育出什麼令人感到驚喜的成果。言語之外加上一些動作上的細節,如果恰當安排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8. 恐懼心理與愛情:當人看到對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時,他們的身體會隨時採取可能的行動,心跳也會隨之加速。

這個標準可以讓你確定你有沒有愛上對方,摸摸自己的心臟,看看自己有沒有產生某種程度的恐懼心理,如果有,那你完了(愛上對方了)。

這點就厲害了,這個理論其實非常具有操作性意義,如果要"人為"地增加對方愛你的幾率。那麼約會時最好避開什麼散步、慢音樂,它們只會讓對方心平氣和。去搖滾、玩過山車、看恐怖片,那麼你成功的幾率就大了,因為心跳的頻率也許會矇蔽對方真實的判斷。

渴望愛情卻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不妨從心理學入手,邁出第一步

9. 過分概括化:以點概面、不合邏輯。

"天下男人沒一個好東西"這幾乎是天下女人都會使用的口頭禪。這就是蓋棺定論的以點概面,明明還有我這種好男人在這好嗎?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達到完美無缺的境地,所以每個人都該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錯誤的。關鍵是事情發生了,必須學會換位思考,不宜將事情的意義擴大化,每一件事通常都是獨立的,不宜冤枉了對方。

本來我是想湊個十點的,寫到這也快兩千字了,不寫了,最後一點提一下吧:獎賞迴路,我們愛的其實不是某個特定的人,而是她帶給我們的感覺。所以說要好好珍惜對方啊,一旦失去了愛人也就失去了依賴的"藥物"。

如果你感覺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就點個贊加關注吧~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當成動力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