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兩河流域文明,從棄嬰到國王,”四方之王“漢謨拉比。

從棄嬰到國王

相傳,在公元前24世紀中期某年的一天,在兩河流域的幼發拉底河岸邊,一個名叫阿奇的園丁正在提水,忽然,不遠出漂來一隻封著口的陶罐,罐子裡不時傳出陣陣嬰兒的啼哭聲。阿奇覺得新奇,便順手攔住陶罐,提上岸來。打開陶罐封口,只見一個小男孩正在揮拳蹬腿,哇哇哭叫著。阿奇不禁大喜過望。原來,園丁阿奇手藝好,人緣好,吃喝不愁,惟有一事不順心,就是膝下無子。現在從天上掉下來各大胖小子,這真是神的恩典啊!於是,阿奇高高興興地將孩子抱回家,並起名叫薩爾貢。誰也想不到的是,這個被園丁見到的名叫薩爾貢的棄嬰,日後竟成為兩河流域阿卡德王國的國王,並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統一兩河流域的偉業!

世界歷史:兩河流域文明,從棄嬰到國王,”四方之王“漢謨拉比。

時間如梭,轉眼間薩爾貢長大了。由於氣度不凡,身體魁梧健壯,薩爾貢應徵入宮,先成為國王的侍童,後又憑著聰明和善解人意,成為基什國王的侍臣,其間,他耳濡目染了國家和宮廷的政事,以及其中紛繁的關係、複雜的鬥爭和種種權術,他暗暗立志,有朝一日要出人頭地,奪取王位。不久,基什國王在與烏爾的戰爭中失敗,出征者幾乎全軍覆沒。基什王國幾乎家家戴孝、戶戶悲啼,國王的威信一落千丈。薩爾貢看到奪權的時機成熟了。在一個深夜,他帶領自己的支持著闖進王宮,殺掉國王,宣佈自己為新國王,即阿卡德王國薩爾貢一世。薩爾貢奪位稱王后,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採取了一系列軍政措施,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其中,最核心的是大力加強軍事力量。他親自帶人到各地招募壯丁,訓練了一支由5000多強悍兵丁組成的常備軍。隨後,他聯合閃族遊牧民族,先後東征西討,對周邊部落、王國發動幾十次大規模戰爭,迅速擴展了阿卡德王國的版圖!

世界歷史:兩河流域文明,從棄嬰到國王,”四方之王“漢謨拉比。

在此基礎上,經過積極準備,薩爾貢和當時唯一能與他抗衡的南部烏爾過決一死戰。戰鬥中,薩爾貢靠箭術準確的弓箭隊打敗了烏爾軍隊,俘虜了君臨蘇美爾數十年的盧伽爾扎吉西。之後,薩爾貢又一鼓作氣,揮師南下。昔日的蘇美爾各城邦被一一摧毀,靠近河口的城市,先後歸順於薩爾貢。在南部,他“洗劍于波斯灣”,奪取了波斯灣中的底爾蒙島,控制了從美索不達米亞向南通往印度和阿拉伯的海上上路。至此,薩爾貢完成了兩河流域的第一次統一!薩爾貢統一南部兩河流域後,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政權。他在起用阿卡德土著人的同時,也起用了一批蘇美爾人及北部被征服城邦國家的代表人物參與政權管理。薩爾貢重視灌溉農業,修建了許多新的水渠,大大擴充了灌溉網,並使用較先進的吊杆汲水設備。為了便利國內的貿易,他統一了度量衡,規定了以十計算的度量衡制度。經過簡單改動,借用楔形文字為自己的文字。他採用蘇美爾人的天文曆法、數字、文學和宗教等,並且把有關方面的著作編目,收藏於書庫,成為兩河流域最早的樹林。從一個棄嬰到阿卡德王國的國王,並且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兩河流域,薩爾貢的文治武功,彪炳史冊!

世界歷史:兩河流域文明,從棄嬰到國王,”四方之王“漢謨拉比。

“四方之王”漢謨拉比

在幾千年文明發展過程中,兩河流域長期戰亂瀕臨,沒有出現過較為長久統一的王朝,但在公元前18世界,這裡卻出現了一個稱雄一時的王國古巴比倫王國,其極盛時期是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期間。公元前2000年前後,閃族的一個阿摩利人進入兩河流域,他們很關接受了蘇美爾人、阿卡德人文化,進入階級社會。兩河流域興起了阿摩利人的國家,主要又蘇美爾地區的拉爾薩、阿卡德地區的伊新等。這些國家為爭奪兩河流域的統治權展開長期混戰,最後完成兩河流域統一的是古巴比倫王國。“巴比倫”一詞是"神之門“的意思。巴比倫位於幼發拉底河中游,扼西亞貿易交通要衝,戰略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巴比倫作為一個城邦,大約只是一個依附鄰國的彈丸之邦,到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逐漸強大起來!

世界歷史:兩河流域文明,從棄嬰到國王,”四方之王“漢謨拉比。

據史料記載,漢謨拉比聰明絕頂,脾氣火爆。即位儀式他就立下遠大志向,不僅要使巴比倫成為強國,還要實現兩河流域的統一,建立大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深知,國家要強盛,首先必須鞏固內部,積蓄力量。因此,在他當政的頭幾年裡,他深藏不露,積極擴充軍備,周密準備統一戰爭。公元前18世界初期,兩河流域出現對漢謨拉比實施統一極為有利的形勢,當時,在阿摩利人的主要國家中,馬裡、埃什努那受控於強盛起來的亞述,拉爾薩一度被埃蘭人征服,伊新也衰弱了。漢謨拉比抓住有利時機,採取機動靈活的外交政策,在一個時期內集中力量打擊一個主要敵人。他首先與拉爾薩結盟,一舉征服了南部的主要敵國伊新。接著,又與馬裡聯盟,幫助馬裡擺脫亞述的控制,在馬裡支持下又轉而征服了拉爾薩。公元前1759年,漢謨拉比揮師北上,直逼曾經的盟友馬裡城下,經過近一年的對峙苦戰,迫使馬裡國王吉姆裡利姆屈膝臣服。至此,漢謨拉比歷時35年,終於完成兩河流域的統一,締造了一個從波斯灣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權大帝國,使巴比倫成為西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世界歷史:兩河流域文明,從棄嬰到國王,”四方之王“漢謨拉比。

漢謨拉比統一兩河領域之後,自詡為”世界四方之王“。為鞏固和加強巴比倫的統治,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宣揚王權神授,自稱”眾神之王“,使專制王權和神權趨於統一;建立起龐大的官僚機構,加強對中央和地方的監督和控制;建立了一支常備軍作為專制統治的支柱,並獨攬軍事大權;加強讀社會經濟的控制,對地方徵收各種賦稅,並將水利系統置於統一管理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