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五一小長假怎麼安排?

一處世外‍‍‍‍源‍‍‍喝‍‍‍去‍

自古以來,茶與文人生活密不可分。之於物質,茶乃杯中飲;之於精神,茶是瓊漿液。明代文士嗜茶,常以茶入畫,茶畫作品創作的高峰期也發生於此際。

“一生清福,只在茗碗爐煙”

——明代文人陳繼儒的《小窗幽記》

星爺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婦孺皆知,風靡一時。劇中展現給我們的唐伯虎是一代風流才子。歷史上,才子依然是那個才子,但卻不負風流,只剩糾結。

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劇中經典臺詞“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正是出自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唐伯虎是明代茶畫的重要代表畫家,瘋癲的唐寅愛茶、喝茶、寫茶、畫茶,其題詩畫《事茗圖》、《品茶圖》等皆是茶畫絕品。

唐伯虎是明朝蘇州人,生於明成化6年庚寅年(1470年),故名唐寅,因排行老大,又稱唐伯虎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事茗圖》是他茶畫中一幅體現明代茶文化的代表作,在中國茶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何為“事茗”?

“事茗”可謂一語雙關。“事茗”一作人名,畫中的主人公是名叫陳事茗的蘇州文人,描繪的是其優遊林下、待客品茶的悠閒生活寫照。此外,此畫也是唐寅藉由陳事茗待客品茶表達自我內心深處塵心漸息,俗氣潛消的放言守逸之美。

手機翻轉觀看↓

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事茗圖 唐伯虎

紙本設色 31.1cm x 105.8cm

《事茗圖》卷前有文徵明寫的“事茗”兩個隸書大字,雄渾蒼勁,後紙有陸粲於嘉靖乙末寫的“事茗辯”,寫自稱“事茗”的人與客人辯論飲茶的事。

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畫中,他用自己熟練的山水人物畫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蒼松,飛泉急瀑。畫中景色,或遠或近,或顯或隱,近者清晰,遠者朦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朧之韻。

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在畫的正中,一條溪水彎曲汩汩流過,在溪的左岸,幾間房屋隱於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雲霧繚繞。此景,讓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

房中,門戶大開,一人正在就讀,案頭置有茶壺、茶盞,品茶就讀之意韻蕩然飄出。

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屋外右邊,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橋中,身後跟著小童,小童手中抱著古琴……也許,這又是一個契合自然的茶人。

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此畫左邊,唐伯虎自作題詩:“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風滿鬢絲。”

茗留丹青之不風流的才子

有人說,這是唐伯虎心隱山林品茶就讀的生活畫,也有人說,這是明代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文人雅仕隱居圖。于山林深處事茶,既有淡泊的雅韻,又體現生活的俗趣。

無論茶還是畫,都帶著這種靈性穿越時空,傳播著永恆的達觀生活理念,不失為人們調節身心健康的良藥。

附:

唐寅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後賣畫為生。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