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談起著名演員李默然,最廣為人知的便是《甲午風雲

》的鄧世昌,這個角色使得他在當屆百花獎的最佳男演員上票列第一名(最終未能頒成)。60年代的李默然作品少而精,除了《甲午風雲》外,與林農導演合作的《兵臨城下》亦取得較大影響。70年代末到80年代,他與石維堅合作了《熊跡》、與唐國強合作了《走在戰爭前面》,又憑藉《花園街五號》獲得了當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這裡說的是李默然80年代初的一部電影《檢察官》,這部電影被認為是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檢察官》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徐偉傑導演,李默然、王偉平、洪學敏、吳海燕、黃達亮等主演,1981年全國公映。電影以檢察長徐力為核心,講述了他為了維護法律將親生之子與其他犯罪分子捉拿歸案的故事

誰是罪犯?一波三折

電影揭露罪犯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設置了好幾次反轉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例如開頭,當我看到張華(王偉平飾)神色慌張、東躲西竄時,便先入為主地認為他是“兇手”。而電影也是側重於將檢察長徐力(李默然飾)作為主視點,那麼觀眾便會不由自主地以他的角度審視張華。而唐敏(洪學敏飾)的惴惴不安、眼神飄忽,煞有介事的樣子讓我們加深了對張華的懷疑。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舞蹈演員牟曉莉(吳海燕飾)的出現使我們發現“被辱案”真兇並非張華而是另有其人,故事在此出現反轉。(而牟曉莉一角選用了“海霞”吳海燕也說明了導演的別出心裁,熟悉吳海燕的朋友便知道吳海燕更擅長飾演英氣十足、明麗動人的角色,這裡的吳海燕不同以往的憂鬱與消沉。)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而正當一切矛頭線索都指向檢察長徐力的兒子徐文濤(黃達亮飾)時,公安局梁副局長梁靜逸及妻子廖琪從中作梗、頂住了案子試圖掩人耳目。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在徐力心中正義感的感召之下,他不顧其中牽連到的至親之情,毅然深入追查,發現了背後涉及到的另一樁副局長夫婦當年策劃的“冷凍廠閥門案”,以犧牲親人為代價將幾位犯罪分子捉拿歸案。

徐力——大義滅親的當代包公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李默然飾演的徐力可以說是“當代包公”。他剛正不阿、沉穩敦厚,為了捍衛法律不惜犧牲自己兒子、以自己的前途為代價與幕後真兇鬥爭到底

這看似是一個近乎完人的角色。但還是有細心的影友發現了問題,認為他對張華(被嫁禍的兇手)的信任是建立在自身經驗基礎之上的(張華曾經救過他)。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李默然、李龍吟父子

而我認為這恰恰是影片的人性化之處,不可否認徐力對張華為人有一定了解也頗有好感,這種情感基礎甚至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邏輯依據。但事實生活中,任何人對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是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身經歷的影響(即是先入為主)。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而由於拍攝年限,影片不可能也很難做到將重心放在縝密的邏輯推理上,而是用當時觀眾普遍易於接受的心理(即增加觀眾對角色的情感認同)來左右角色對“真兇是誰”的判斷。

麗島在哪裡?——在海邊。

與同時代的電影一樣,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擬的地名——麗島。而麗島在哪裡呢?

透過影片展現的蛛絲馬跡,便不難界定個大概範圍。80年代的影片對“大海”有種特殊偏愛,所以大連、青島等城市成為熱門取景地,而結合城市的外觀我們不難看出“麗島”地處“東南沿海”。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電影的作曲是曾參加過《紅日》、《咱們的牛百歲》、《苦菜花》的肖珩,而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作曲家肖珩不僅僅是擅長創作山東特色的電影插曲,本片中的主題音樂則是化用經典的閩南語民歌《牛犁歌》,不僅僅出現在開頭,在後半段徐力躊躇徘徊時依然用了這段旋律作為配樂。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這便把範圍從“東南沿海”縮小到“閩南地區”,而結合影片中的部分場景我們可以看出這實在廈門。

新中國第一部檢察題材電影,“海霞”吳海燕,搭檔“鄧世昌”父子

80年代的犯罪片故事多半發生在東南沿海的大城市,這或許與東南沿海一直走在新時期的時代前沿有關,而本片裡出現的酒吧間在當時顯出十足的摩登感,有著強烈的時代氣息。本片的剪輯有著同期國產影片慣有的粗糲感,而多次出現的駕車追逐的戲碼又增添了本片的商業氣息。

看完本片,仍舊會有個小疑問,用如此富有鄉土氣息的音樂作一部比較現代題材又淡化地方文化特徵的影片配樂會不會顯得不夠融洽?

下方附上吳海燕主演的電影《特區姑娘》及更多經典電影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