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德雲社今年將再次進駐天津,你怎麼看?

相聲演義


聊起相聲話題,繞不開的就是德雲社和郭德綱,否則幾乎無流量。年輕相聲藝人要是不蹭下德雲社熱度,恐怕也是無人能知曉,拍個電影《相聲江湖》要不是因為影射《相聲有新人》,又誰會看。

就連地方衛視相聲小品類的綜藝節目,幾乎都可以看到德雲社的影子,《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甚至已經開始觸及了《極挑》這類時尚綜藝節目。

徒弟張雲雷更是把相聲和傳統曲藝推向了另一番空前的觀眾認知度,“熒光棒相聲”、“千人大合唱”、相聲藝人享受娛樂明星應援待遇,這些足以讓相聲界眼花繚亂了。

從2005年在京城相聲界展露頭角,十幾年過去了,郭德綱不僅僅是角兒,而是腕兒了。趙本山在頤養天年,曲協在開會下鄉,德雲社在撬動娛樂圈。


功成名就之時衣錦還鄉,每個國人幾乎都會有的情結,郭德綱亦然。何況,作為時下第一大相聲幫的德雲社,在“相聲窩子”天津居然沒有開設分店,又是幫主郭德綱的生長之地,實屬有些尷尬。

德雲社曾經在天津落戶過,只不過和西安分店一樣命運——不久就關門大吉。時過境遷,和當時相比,如今的德雲社名角越來越多了,高峰、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張鶴倫、郭麒麟等,以及剛收徒不久的天津小角張番和劉銓淼。

可也有一點沒太大改變,那就是天津相聲觀眾深諳相聲門道,非本地相聲藝人想在天津招攬觀眾,比起北京、南京、西安、哈爾濱等地難得多。當然,年輕天津觀眾多數更傾向於多元化娛樂,對於知名“外來和尚”接納也比較容易。

歸納下:德雲社入駐天津,困難肯定還在,但比起以前條件成熟了許多、“人和財”的本錢也相對闊綽了不少。所以,郭德綱有心想在家鄉父老面前展現德雲社魅力,一點也不奇怪——哪怕是賠本賺吆喝。

當然了,在家鄉天津開店,入座率還是要的,否則德雲社更丟臉面。高峰高老闆本身也是天津人,雖然堅定跟隨著郭德綱多年,但這些年除了獲得觀眾給予“正統相聲”口碑外,名氣遠不如小輩的岳雲鵬和張雲雷。

所以郭德綱完全可以把高峰和欒雲平“丟到”天津分店掌印,外加小角兒張番和劉銓淼常駐於此。此外,郭德綱和于謙、岳雲鵬和孫越、張雲雷和楊九郎等也需要又一定頻率光顧到此演出,這樣撐起德雲社天津分店的賣票率,自然不在話下。


岑詮


我認為德雲社重返天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方面,德雲社現在業務蒸蒸日上,有不斷擴張的需求;另一方面,天津作為相聲重鎮,德雲女孩女孩數量眾多,也有在家門口看德雲社的現實需求,德雲社在天津的商演每一場都起滿坐滿就是明證。

在這種情況下,德雲社有什麼理由不重返天津呢?可能很多人擔心天津的相聲界會抱團排擠德雲社,做出什麼對德雲社不利的事情,我認為這是多慮了。


曾經,天津確實有很多老先生對德雲社存在偏見,並有很多對德雲社不利的言論,也有對德雲社不利的動作;但是,誠如郭德綱在相聲裡所言,“三個說相聲的對著罵街,你把另外兩個熬死,你就是藝術家”,現實是當年對德雲社不利的老先生大多已仙逝,比如尹笑聲、劉文步等等。要說現在還對德雲社抱有偏見的老先生,我認為也就是楊志剛一位了,可惜他在天津相聲界並沒有什麼根基,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現在的天津相聲界是年輕人當家,而這些年輕人大都是趁著郭德綱把相聲帶火的東風成長起來的,所以大部分人對郭德綱及德雲社並沒有什麼反感,甚至還會有一點感恩。去年,天津相聲界年青一代的傑出代表張番、劉銓淼投奔德雲社,拜在郭德綱門下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另外,去年的《相聲有新人》節目,也有不少天津相聲界新秀參加,大家和郭德綱也相談甚歡,並沒有什麼心結。


天津是相聲窩子,不僅有良好的群眾基礎,而且茶館眾多,所以德雲社要開分社的話進展會很快,只需租下一家劇場,適當做一下裝修就可以營業了,反正演員是現成的,節目是現成的,觀眾也是現成的,完全就是信手拈來的生意,不賺白不賺。

我認為當初郭德綱將張番、劉銓淼收歸門下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重返天津的問題,天津籍演員可能更適合天津觀眾的口味;別忘了,德雲社天津籍演員還有很多,比如郭德綱、郭麒麟、張雲雷、王九龍、高峰、李雲天等等,哪一個迴天津演出都會受到追捧,所以天津德雲社重開已經沒有任何阻礙了。


相聲風雲


我認為郭德綱最好不來天津開德雲社,因為天津人的生活水平在文化上的消費很低,現在一般一般都用老年卡呀優惠卡呀的如果什麼歌星呀名人呀一年或多年來可能有票房,要是天天開小劇場而且票價高就會冷場了,天津和北京不一樣北京流動量大看德雲社就跟要看故宮一樣,所以有票房,天津就不一樣了現在天津的真正流動人口很少,劉老根怎麼樣現在都冷冷清清,所以德雲社還是不來攪這渾身也還能給天津的同行留口飯,也緩解郭德綱與同行的關係。其實現在除了名流其他小劇場恐怕都很淡。


用戶5934452020749


本人也是天津人,天津是相聲窩,懂相聲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老郭雖說是天津人,但他在天津相聲界的人緣不怎麼好,上次在八一禮堂的德雲分社就不順利,最後關閉,其次是票價問題,天津的老一輩和新一輩有知名度相聲演員的小劇場票價最貴不過百元,大劇場專場200也能買的好位置,而德雲社小劇場票價抄起來100以上,大劇場要上千,商演要好幾千,天津大眾普遍收入比北京低,面向老百姓的小劇場個人感覺天津有一大批觀眾還是比較喜歡天津本地相聲演員,不是說德雲社相聲不好,德雲社促進中國相聲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郭德綱于謙發揚了中國相聲藝術發展,任何事物都有優良,這不能否認,舉個例子,記得十年前我去北京辦事,因要住一晚,閒著無聊去看德雲社相聲,100門票,進去後知道晚上會有岳雲鵬,當時我還不知道岳雲鵬是誰,也許我太奧特,但是岳雲鵬當時只是北京觀眾熟悉,還不為全國觀眾所知,岳雲鵬攢底出場,于謙捧哏,笑點包袱不斷,其中於謙捧哏的功底起了很大作用,後來特意帶老婆去北京去同樣的小劇場看,結果是燒餅攢底,現場完全沒有當時岳雲鵬火爆,也許我的笑點太低,全場沒笑幾次,燒餅攢底的段子更是無笑點,這是花錢去聽他說話啊,即便現在燒餅的相聲我個人也不喜歡,所以在天津,沒有點功底的相聲演員要想在天津立足,真的很難,我個人覺得,縱觀德雲社,郭德綱所有徒弟中,只有曹雲金的相聲還算不錯,咱先且不說他怎麼欺師滅祖不談,單純論相聲功底,就比現在任何一個雲子輩,鶴子輩的徒弟們強,所以說,如果德雲社在天津繼續開辦分社,如果票價合理,如果會有岳雲鵬,張鶴倫,郭麒麟,閻鶴祥,有時間我一定會去看,


孰輕孰重33


天津相聲圈不會擋德雲社 也擋不住 德雲社能不能在天津立住了 還是要看實力 看誰來坐陣 當年德雲社沒在天津站穩腳 最大的原因是除了郭德綱于謙 別人沒有這個實力 郭德綱于謙又不可能經常在天津演出 那時候曹雲金還稚嫩,岳雲鵬,張雲雷還沒起來,郭麒麟更不行了 現在來看,依然不太看好 首先曹雲金不幹了,而且也不怎麼說相聲了。張雲雷的柳活,天津觀眾不太喜歡。看有誰能橫空出世吧


OUTRAGE


狗不理又貴又難吃為嘛到現在還沒幹黃了?因為來天津的外地傻逼冤人太多!在旅館把脖子洗乾淨了兩條腿扛個大頭排著隊就給狗不理送去了。德雲社也一樣,票齁老逼貴的,唯一可以聽的郭德綱和于謙肯定還不可能常駐天津,在這開分社天津人不可能買賬,但你架不住外地傻逼多啊,還有那麼多大娘兒們追著給兔爺捧場,沒準兒能🔥一陣子。可天津本地人口高,你能耐不值這個價沒人尿你,也就騙外地人倆錢吧,長不了。


程十一郎


最好別來,德雲社的相聲在天津沒人看。

目前天津的相聲,還是一塊未被德雲相聲汙染的相聲寶地,所以,天津相聲市場,非常不歡迎德雲社來天津發展。現在,德雲的偶像相聲與所謂博士的公式相聲,都把傳統相聲帶入了一個歧途,正像有的觀眾所說的,庸俗的德雲女孩,把德雲社整的都臭大街了。 相聲行內有句話叫做,懂相聲的聽天津相聲,不懂相聲的聽德雲相聲。 所以僅僅靠一些“津沽棒”(津沽的棒槌)來捧,德雲社很難在天津發展。還有句話,寧聽曹雲金,不聽張雲雷。


雁渡寒潭不留聲影



德雲社必然會再開天津分社,只是時間早晚得問題。

郭德綱對天津有著最深的感情,雖然他在北京成名,不過卻是在天津長大、在天津學藝、在天津成才。時至今日,郭德綱每年開年都會回到天津進行省親演出。可以看出老郭對天津的感情。


同時,相聲界有句話“名氣大的在北京,本事大的在天津”,也就是說真正有本事的相聲演員必然要經過天津這個城市相聲迷的認可。郭德綱既然作為目前相聲界的第一人,也想要得到這份認可。當然了,如今郭德綱是得到全國觀眾包括天津觀眾認可的。可是德雲社在天津還沒有分社,也就不能說天津認可了德雲社。

所以,在天津重開德雲社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時間早晚得問題。


德雲社重開天津分社,目前已然時機成熟。

2009年,郭德綱曾經在天津開過德雲社,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是“重開”天津德雲社的原因。當時郭德綱和于謙在天津的德雲社表演多天,觀眾對於二人十分認可。可惜的是,郭德綱和于謙回到北京之後,天津德雲社由何沄偉鎮場。後來何沄偉表演時,有觀眾喝倒彩,以至於何沄偉和觀眾吵了起來。再後來演變成天津德雲社關門。


想來當時天津德雲社也確實難以為繼。天津觀眾最懂相聲,而當時德雲社只有郭德綱和于謙二人,有足夠的名氣和實力,能夠滿足天津人的要求。

而現在則不同,一方面有足夠的人,岳雲鵬、張雲雷、張鶴倫、孟鶴堂都有足夠的名氣和實力,鎮守天津的德雲社。其實還有更合適的人選,那就是高峰和欒雲平。這對搭檔是最符合天津人對相聲的需求的。

另一方面有足夠的錢,天津德雲社想要重開,必然離不開資金。畢竟需要有場子、有設施。現在的德雲社當然不缺少這些。所以,如今天津德雲社重開,確實是時機成熟。


天津德雲社重開依然有很大的困難。

雖然說如今實力足夠成熟,但想要重開也是困難重重,這也是郭德綱為什麼至今還沒有重開的原因。天津人愛相聲也懂相聲,德雲社想要重開,必然需要足夠的人才演出。上面提到的人當然可以,不過現在他們名氣這麼大,去一個分社“鎮場子”,而減少商演的次數,到底值不值得?


此外,當年郭德綱離開天津到北京闖蕩,期間因為師承問題與楊志剛矛盾不小。這個郭德綱曾經的老師,在天津還是有這地位的。時至今日,天津相聲界依然有不少的人,對郭德綱十分不滿意。而這些人的阻撓,也必將影響德雲社重開天津分社。

不過,相信依照如今郭德綱以及德雲社的實力,絕對能夠妥善解決這些困難。天津的相聲迷們大可以期待一下,德雲社重新進駐天津這方舞臺!


雨天論娛樂


有些人滿嘴爐灰渣子,把外地人或者鄉下人稱為老坦兒,作為一個老天津衛,對這種惡俗也來說到說到。具有記載以來,本人家族有22代都生活在天津,陳家溝子曾是以祖居地命名的。外地人看到某些文章不要生氣,他們只是些沒見識的下九流代表不了天津人。天津是個移民城市,建城也不過600多年,是靠著天津人的包容才發現起來的,很多滿嘴爐灰渣子的人,自己覺得當了幾天大城市的人就成不下著不下了,把別人當老坦殊不知這種井蛙觀天的人,不出三代還不知從哪逃難來的。天津包容了你,你卻容不下天下。粗俗只帶代表無知和愚昧,請不要用此來綁架天津!


心中豐碑


個人觀點,貽笑大方。德雲社對相聲傳承的貢獻非常大,一期一期的學員,這種模式類似舊年間京劇科班的模式,如富連成。如果能一直辦下去,功德無量。劇場模式就有些區別了,現在是年輕人挑頭,也不能說年輕人了,算中生代,如小嶽嶽,小白,小辮兒等人。但是再年輕的人還要磨練,如果在天津是為了鍛鍊這些人,觀眾是不買賬的。天津人看的是活,看的是角兒,糊弄事是不行的,觀眾的活沒準兒比小演員還瓷實,唱個流行歌曲,舉個熒光棒是糊弄不過去的。以前戲園子白天就是給戲班的小角兒提高舞臺經驗用的,也有專門愛聽的,不一樣的感覺,要有幾個天賦異稟的肯定有人捧,有人喜歡。但是那票價不可同日而語,仨瓜倆棗就坐一天了,真正花錢的是晚戲,連本大戲,各路大角兒粉墨登場。德雲社的問題是,一幫年輕人,指望著賣出郭德綱的價錢去,這就有些不合適了。幾十上百的票,攢底的演員名字都沒聽過,這就不好了。所以要看天津德雲社的演員陣容,否則走不下去的,都是懂行的。天津相聲很難幹,劉春山許建,張攀劉全淼,個人認為已經是天津相聲頂尖的相聲演員了,但還是去了北京,很說明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