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和男友沒有未來,也下不了決心分手”


“25歲,和男友沒有未來,也下不了決心分手”


前兩天,約喬喬出去玩,她有些悶悶不樂。

我問,她才告訴我,最近正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和男友的戀情越來越看不到未來,卻也下不了決心分手。

不只是她,我的另一個閨密,至今還處在:等那個已婚男人離婚,或是另找一個未婚男人結婚的困境中。

人生,似乎總有困境。

而我們,總是從一個困境中出來,又掉到另一個困境中。

不同的是,有人把困境當成負擔,而有人卻能把它當做挑戰。

不同的態度,也會造就不同的人生。

保羅·奧斯特的著名小說《神諭之夜》,就講述了一個又一個人,被困在這樣或那樣的迷宮中。

01

困境,逃避


面對困境,我們的第一反應大概是逃避。

書裡的第一個困境,是引用了《馬爾他之鷹》中一個有趣的情節:

弗利特克拉夫特是個很正統的人。

一天他去吃飯,建築工地的十樓突然掉下來一根橫樑,差一點點砸死他。

他覺得人生太偶然了,生命隨時可能被剝奪。於是他直接從餐廳出來,沒有告訴任何人,直接走向另一個城市,從頭生活。

弗利特克拉夫特遇到的困境,是面對未來的不確定。他不知道該怎樣與偶然相對抗,乾脆消極應對,選擇把自己放任偶然。

很多年後,弗利特克拉夫特選擇和另一個女人結婚。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又掉回到了以前的老路。

逃避從來都解決不了問題。

根據這個情節,希德創造了編輯尼克的故事。

編輯尼克,偶然看到一個很棒的小說。勾起了他內心深處想過另一種人生的想法。

這個想法深深誘惑著他。

直到他用“去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成功說服自己逃離。

於是他深夜出門,就那麼逃開了一切,再也沒回來。

他隨便到了一座城市,給剛認識的人打工。後來那個人生命垂危,把地窖裡所有東西留給尼克。

尼克一高興,忘了帶鑰匙,於是把自己反鎖在了地窖裡。

逃避,很可能只是從一個困境,到另一個更糟糕的困境。

02

困境,面對


害怕,不如面對。

小說中的主人公希德,也處在困境中。

他從樓梯滾下來,曾被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不過奇蹟般地好起來了。

他不寫書的這些日子,沒有經濟來源,全靠妻子微薄的收入養家。

他的事業,全靠妻子父親的好友老約翰提攜。

有一次,他買了一本喜歡的藍色筆記本,開始重新寫故事。

故事寫到尼克被困地窖,遇到了瓶頸。每個人內心的想法,都會在表面表現出來。

尼克被困,反映的就是希德自己內心的困境。

他的妻子懷孕了,需要大筆的錢作為保障。可是他生命治療期間,還欠了醫院一大筆錢。而且他現在不能立馬寫出一本書來獲得收入。

他需要錢,卻沒有能力賺到,這就是困境。

他不斷假裝自己看不到困境,可它就在那裡。

直到妻子懷孕後的反常行為,才讓希德重拾勇氣正視自己的人生。

他撕掉那本藍色的筆記本,忘掉孩子可能不是自己的推論,重新開始承擔家庭的責任。

最後,約翰臨死前,決定幫希德把醫院的大筆貸款還掉。約翰的兒子把希德的妻子踢到流產。

一切似乎變得更糟糕了。

但萬幸,希德和妻子無礙,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

除了死亡,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困境。

格雷厄姆·格林曾說過:如果你某一天因為走運,另一天又由於怯懦,某件事被你逃脫開,或遲或早你還會遇上第三次的。

有些困境,逃不掉,只能勇敢面對。

03

困境,三步法


大部分困境的存在,只是因為我們覺得它是困境。

所以抗拒或逃避困境,就是第一個阻礙。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中,天生患有“圖雷特綜合徵”(抽動症)的奈娜,說話時會不停發出類似打嗝的怪聲。

為此,從小受到同學的嘲笑,讀書時還被12所學校拒之門外。

這個病就像胎記,永遠跟隨,無法治療。

甚至她的父親都不願接納她,害怕帶她出門時,別人異樣的眼光。

後來一位校長接納了她,也讓她開始接納自己。

所有困境的解決,都是從接受它開始。

長大後,奈娜也想成為這樣的老師。多次堅持不懈後,她終於等到一次機會。

F班是一群自我放逐的孩子,他們對待困境的方式,是讓自己變成刺蝟。

奈娜老師瞭解到,這群孩子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他們原來很努力,只是一些不公平現象,讓他們灰心喪氣,慢慢才變成現在這樣。

他們會用暴力的方式,面對別人的挑釁和侮辱。也會主動出言挑釁別人。以牙還牙,是他們自保的方式。

比如第一次看到老師不停打嗝,他們集體嘲諷,還編成了rap。

“25歲,和男友沒有未來,也下不了決心分手”


如果是普通人,估計早就生氣了。

但奈娜老師沒有。

能理性看待問題,杜絕情緒化,是脫離困境的第二步。

在奈娜老師為孩子們做了很多事情之後,他們也慢慢的敞開心扉,接納了老師。


“25歲,和男友沒有未來,也下不了決心分手”


可是半個學期的時間,讓所有學生及格,並且還能有考到90分以上的人。這對奈娜老師開始是個挑戰。

因為這些孩子,之前可是經常考零蛋的。

奈娜通過家訪,瞭解了每個孩子的家境以及優點,幫他們制訂了特有的學習方式。

最後,孩子們都及格了,還有一兩個拿了90分。

像這樣精確歸因,並能找到科學方式解決問題的,就是脫離困境要走的第三步。

怎樣精確歸因呢,可以刨根問底的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還有沒有更深層的原因。

科學的解決方式,大致如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假設,驗證假設

總之,發現自己處於困境中,我們可以接受困境、理性分析、找到原因、努力解決。


“25歲,和男友沒有未來,也下不了決心分手”


04

寫在最後


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

這些意外,讓困境的出現變得具有偶然性。

但請不要忘記,決定命運的,歸根結底還是我們自己的性格。

羅曼·羅蘭說: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藉口。

所以,面對困境,不要認命。

沒有努力過就認輸的態度,才是真正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