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級“極限施壓”對伊朗影響幾何

新華社德黑蘭5月4日電(記者馬驍 穆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3日宣佈,美國將強化對伊朗核活動的限制,如果伊朗不能滿足美方要求將面臨新制裁。

伊朗則設法通過加強地區外交等行動減輕潛在傷害。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美國不斷升級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但以單邊制裁逼迫伊朗的做法恐難奏效。

美国升级“极限施压”对伊朗影响几何

4月22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記者會上講話。(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極限施壓”難奏效

蓬佩奧在聲明中說,自5月4日起,任何幫助伊朗布什爾核電站在現有反應堆基礎上進行擴建的行為或是將濃縮鈾運出伊朗以換取天然鈾的行為,都可能面臨美國製裁。

蓬佩奧還表示,伊朗必須停止包括鈾濃縮在內的所有可能涉及核擴散的活動。美國也不允許伊朗存儲超過現有存量的重水。

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5月宣佈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此後陸續重啟一系列對伊制裁。今年4月以來,美國政府宣佈認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為恐怖組織,懸賞收集有關伊朗地下金融渠道的情報信息,接著又決定不再給予任何國家和地區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

在美國終止豁免後,任何企業與伊朗進行石油交易都將面臨美方制裁。在美方施壓下,各家銀行也很難再處理涉及伊朗石油交易的業務,甚至運送伊朗石油的船隻也可能遭到美國海軍查扣。

截至目前,伊朗國內各類生活物資供給尚處於正常狀態,但美國升級制裁的舉動將給伊朗經濟造成衝擊。如果今後一段時間無法通過出口石油獲取外匯收入,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的伊朗經濟體系將面臨嚴峻考驗。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認為,外部制裁會造成伊朗經濟困難,但擁有豐富資源的伊朗從外部困是困不死的。

美国升级“极限施压”对伊朗影响几何

4月30日,伊朗士兵在霍爾木茲海峽巡邏。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哈拉比薩斯攝)

地區外交有成效

面對美國的全面封堵,伊朗政府近期作出一系列強硬表態。伊朗外長扎裡夫此前接受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採訪時說,伊朗正在考慮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退出核不擴散條約。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裡表示,若敵人敵意升級,伊朗有能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伊朗問題專家陸瑾認為,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遭到國際社會譴責,若伊朗退出伊核協議和核不擴散條約,回到此前生產高濃度濃縮鈾的道路,甚至開發核武器,可能招致一系列嚴重後果,這一點伊朗政府非常清楚。

與此同時,伊朗在中東積極爭取地區國家的支持。伊朗外長扎裡夫5月1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參加亞洲合作對話會議期間表示,願與地區國家發展友好關係。

卡塔爾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薩尼1日批評美國試圖“清零”伊朗原油出口,稱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不明智”,呼籲以對話方式化解危機。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2日說,土耳其“短期內”離不開伊朗原油。上月6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向到訪的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表示,伊朗將繼續向伊拉克出口天然氣和電力,兩國銀行間將加強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伊拉克、土耳其、卡塔爾等國積極為伊朗提供便利,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效果存疑。

軍事部署意在威懾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問題專家刁大明認為,在中東問題上,特朗普政府有三大目標:徹底消滅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維持美國在中東事務和國際石油市場上的主導地位、防止中東出現反美主導力量,後兩個目標都與伊朗有關。

“對特朗普政府來說,在這三大目標上儘快有個交代,不僅事關美國利益,也事關特朗普2020年競選連任的選情。”刁大明說,這也是美國政府近來不斷加強對伊朗施壓的重要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近來,美國已在地中海部署了“約翰·斯坦尼斯”號和“亞伯拉罕·林肯”號兩個航母打擊群。同時,美軍在北大西洋海域還有“哈里·杜魯門”號和“艾森豪威爾”號兩個航母打擊群,在海灣地區還長期部署著一支兩棲快速反應部隊。

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美伊緊張關係升級的情況下,美軍向中東方向增加部署,更多意在威懾伊朗,而不太可能真要發動軍事打擊。畢竟,美軍身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泥潭的教訓十分深刻。而且,美伊衝突可能給國際油價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戰爭本身的高昂代價都不是準備謀求連任的特朗普此時所希望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