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四艘航母合圍伊朗,任何船不得進入,伊朗是否會重蹈伊拉克覆轍?


此次特朗普不是宣佈後就完事,美國海軍林肯號航母,斯坦尼斯號航母,薩啟山號準航母,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已經在從印度洋西部,紅海,阿拉伯海形成了嚴密的封鎖線。此外還有4個航母戰鬥群所屬宙斯盾級驅逐艦在封鎖線遊弋。



美軍兩棲攻擊群上裝載著4500名海軍陸戰隊,隨時可以佔領波斯灣幾座關鍵島礁,形成對整個海灣的嚴密控制。

美國的這套組合拳確實厲害,實現了伊朗石油和外界的“硬隔離”。


伊朗剛剛任命薩拉米將軍擔任伊朗革命衛隊司令,這位曾經的伊朗彈道導彈項目主管,曾經說要三天滅亡以色列。


但是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實力恐怕伊朗政府心裡最明白,真的打起來根本不是美軍的對手。



因此伊朗政府實際上已經在考慮其他化解辦法,前不久伊朗宣佈重新安裝離心機,這是準備重啟核計劃的徵兆,同時俄羅斯宣佈要和伊朗在三個月後舉行聯合軍演,今日俄羅斯又宣佈要繼續保持和伊朗聯合進行核能領域的合作。俄羅斯這一攬子聲明是在支持伊朗,幫著伊朗把美國逼回談判桌。所以只要伊朗保持頭腦冷靜,不要過分激進,是不會走伊拉克的老路的。


毒刺劍客


的確有媒體報道過,5月2日美國在重新啟動對伊朗石油出口削減計劃之後,美國開始在波斯灣扣押駛過的船隻,登船檢查,但此舉是為了防止伊朗走私石油,將石油流入黑市,而不是要圍獵伊朗。


因為每個月伊朗向石油黑市銷售大約20萬桶石油,約佔當前伊朗石油出口的1/6,美國為了徹底切斷伊朗的石油出口,開始向伊朗偷運的石油下起了手。

但是,這次美國的確是來勢洶洶,波斯灣上空也是烏雲密佈,霍爾木茲海峽的確是一片劍拔弩張之態勢。

4月中旬,美國就破天荒第一次從本土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向阿聯酋的哈弗拉空軍基地派遣了數架F-35A戰機,這是美國首度在中東地區部署35A戰機戰機。

同時,美軍“斯坦尼斯”號航母和法軍的“戴高樂”號航母以及葡萄牙、英國的戰機在紅海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聯合演習。


而經歷過4年大修的“林肯”號航母也於13號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重返中東一線部署。因為“林肯”號航空母艦是首艘搭載F-35C進行測試的航母,所以不排除這次“林肯號”航空母艦也搭載了F-35C戰機進入中東,如果是如此,則美國在中東首度一次性部署了F-35A、F-35C兩款F-35戰機,而F-35C戰機在今年2月份才形成了戰鬥力,也就是說美國已經急不可耐的讓F-35C戰機出現在中東,有實戰測試之嫌,這也從側面透露出這次美伊風波,局勢頗為緊張。

早在4月下旬就傳出消息,艾森豪威爾號核動力航母已經在美國第5艦隊轄區巴林基地部署,兩棲攻擊艦埃塞克斯號和艦上部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3遠征部隊,也一起被部署到美國第5艦隊作戰區中東方向。

所以當前在伊朗周邊美國已經部署了三艘航母、兩艘兩棲攻擊艦,存在F-35A、F-35C兩款F-35C戰機,還有法國戴高樂航母以及英國在地中海方向塞浦路斯基地的戰機存在。

◎有消息傳近日美國炸燬了伊朗輸送給盟友的36輛石油運輸車。

這也是為何俄羅斯急忙向伊朗派遣了三艘主力戰艦——“光榮級巡洋艦和無畏級大型反潛艦”,以及強大的萬噸大艦“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

俄羅斯這三艘戰艦也是在敘利亞戰場參與過實戰的,據悉已經進入波斯灣。

俄羅斯在敘利亞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常駐有8艘戰艦,必要時刻可以急援伊朗,雖然在兵力數量和戰艦噸位、數量上對比,俄羅斯與美國在中東相差甚遠,但是有俄羅斯軍事力量入駐伊朗,基本上美國不會直接對伊朗發動戰爭。

◎伊朗在波斯灣展開軍事演習,以強勢回應美國。

而且美國在5月3號開始將伊朗的核領域納入制裁範圍,因為俄羅斯是伊朗民用核技術最大投資者和承建者,美國此舉嚴重損害了俄羅斯的利益,這意味著美國在美伊這場風波中將俄羅斯給徹底捲入了進來。

俄羅斯已經表態稱將無視美國的核制裁聲明,所以不排除俄羅斯將向伊朗派遣更多的武裝力量。

早在2018年5月份和9月份,敘利亞局勢緊張之際,俄羅斯就派遣了“白天鵝”(圖—160)和圖-22M3戰略轟炸機入駐伊朗西部的哈馬丹空軍基地,所以不排除俄羅斯這次也會重新派遣上述利器到伊朗,為伊朗助拳。

所以基本上,這次俄羅斯是鐵定介入美伊局勢了,所以當年伊拉克戰爭的一幕,恐怕不會再次上演。


中評中語


美國和法國把航母放到地中海和紅海,很明顯不會對伊朗動武。當然不對伊朗動武並不代表美國打不贏伊朗,而是美國就算打敗了伊朗,也無法從伊朗身上賺回發動戰爭的成本,虧本生意美國是不會做的。


我個人分析美國的這次行動目的有二。

①肯定這次美法航母大演習,壓制伊朗石油出口的目的很明顯,但如果美法真要跟伊朗來硬的,那她們的航母演習地應該在波斯灣或波斯灣外海。

②既然美法這次航母演習的重頭戲在地中海,那麼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意思就很明顯,美國肯定是又要在敘利亞身上做文章了,目的就是要把俄羅斯的注意力重新引回敘利亞。這段時間俄羅斯在委內瑞拉動作那麼大,美國是不可能讓俄羅斯玩的那麼溜的。而前幾天俄羅斯在敘利亞境內對叛軍的大規摸轟炸,也證明了美法這次演習的真正原因。


明顯美法在玩一箭雙鵰的把戲,既想制裁壓制伊朗,又想把俄羅斯引回敘利亞,這幾天敘利亞叛軍的大規模行動,應該是在配合美法的這次軍事演習。

那麼如果美國對伊朗動武,伊朗會重蹈伊拉克的覆轍嗎?
美國當年用42天就打敗了當時號稱軍事力量全球第三的伊拉克,
然後吊死薩達姆,但美國要想收拾伊拉克那樣的收拾伊朗是絕不可能的。因為那時的伊拉克在戰爭開打前,其政治,經濟,軍事,已經在美國的制裁下處在了崩潰的邊緣,同時由於當時美俄關係沒有鬧僵,伊拉克在國際上基本處於孤立無援的地步。

而現在美國想打敗伊朗,難度是相當大的,我認為有幾個原因迫使美國不敢對伊朗動手。

①伊朗抗住了美國40年左右的制裁,已經獨立建立起自己的國防軍事體系,具有了打持久戰的實力。

②伊朗的地形地貌不利於展開大規模,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也就是說美國打伊朗很容易陷入阿富汗式的陷井。

③伊朗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如果美國點燃伊朗人民狂熱的宗教熱情,那美國大兵就要吃苦頭了。還有最主要一點,伊朗現在政治穩定,美國想用伊拉克那一套策反手段讓伊朗軍隊產生譁變,應該是絕對行不通的。


④如果美國和伊朗拼上了,那麼俄羅斯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都是會援助伊朗的。有俄羅斯全方位的支持,美國絕對會在伊朗栽個大跟斗。

跟據我個人分析,美法兩國在地中海和紅海的航母大表演,應該能起一定的作用,起碼短期內伊朗會低調一點。但美法兩國想讓俄羅斯把注意力回到敘利亞,如果美法本錢下的不足,以普京的政治頭腦應該不會上當。

當然伊朗不是伊拉克,所以伊朗不會變成伊拉克那樣。


滾滾是少爺


首先說明美國並沒有派四艘航母對伊朗進行合圍,美國這次在伊朗周邊海域活動的只有兩搜航母,另外兩艘是法國的戴高樂和一艘美國兩棲攻擊艦。而法國航母是在完成完利比亞任務後在返航途中和美國開展了一次軍事演習,軍事演習結束就會回國。

▲美國航母戰鬥群▲

這四艘軍艦在伊朗周邊海域活動也不是真的為了要打擊伊朗,而是為了配合美國對伊朗採取的制裁措施,而對伊朗採取的秀肌肉行動。四艘軍艦也未對伊朗及其進出伊朗的船隻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因此不讓任何船隻進入之說是一起謠言。

伊朗和伊拉克的確又很多的相似之處,兩國都是中東產油大國,都是伊斯蘭國家,都是堅定的反美國家。但伊朗就是伊朗,絕不會重蹈伊拉克的覆轍。

首先,伊朗政權穩固,民心所向。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全民信奉伊斯蘭教,現在的伊朗民眾對現伊斯蘭政權非常擁護。而且在遭受了美國38年制裁後,伊朗政權依然穩如泰山,並且對美國同仇敵愾,本身就說明伊朗政權民意基礎非常牢固。而伊拉克則不同,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當時窮兵黷武,在位期間發動了兩伊戰爭、科威特戰爭,遭遇了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伊拉克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非常富裕,人民生活水平很高,但是經過20年戰爭,伊拉克在美國和薩達姆的共同折騰下變得一窮二白。最後,在美國的宣傳攻勢下,伊拉克人民選擇了放棄薩達姆,這才導致美軍長驅直入,幾乎沒遇到過像樣的抵抗就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伊朗總統魯哈尼▲

其次,伊朗軍事實力要高於伊拉克。伊拉克戰爭時期,伊拉克總兵力約42.9萬人。而伊朗現役部隊就有60萬,還有40萬民兵組織,可動員的兵力達上百萬之眾。而且伊拉克經歷了海灣戰爭後,其先進的軍事設備基本上都已經被美國打光了。而伊朗已經幾十年沒有發生戰爭了,現在正是兵強馬壯的時候。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再次,伊朗在國際上不乏支持者,而薩達姆當時則是孤家寡人。伊朗和敘利亞阿薩德政權、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關係十分密切,而這些武裝力量都視美國為死敵,在老大遇難的時候,小弟絕對會力挺老大。而且在這次美國製裁伊朗過程中,俄羅斯明確表示了反對態度,期間還派萬噸巡洋艦到波斯灣和伊朗進行了軍事演習。反觀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發起伊拉克戰爭時,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向薩達姆政權伸出援助之手。

▲俄羅斯瓦良格號巡洋艦▲

最後,美國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現在的美國已經不是之前的美國,美國經歷過歷次戰爭後,現在重新對戰爭進行了審視。從近幾次戰爭結果看,利比亞重回戰亂,伊拉克什葉派掌權,阿富汗塔利班捲土重來,這三場戰場美國耗費了數萬億美元,但結果卻差強人意。因此,特朗普上臺後,對發動戰爭極為不感興趣,甚至多次威脅要從敘利亞、阿富汗撤軍。在特朗普看來,經濟戰才是他的菜。從目前伊朗情況看,特朗普現在牙根就沒有考慮武力打擊這個選項,他對伊朗採取的都是經濟手段。如果說真要發動戰爭,那也要等到伊朗被逼上絕路,重啟核試驗或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時候,軍事打擊才會被美國列入議事日程,而現在還遠未到發動戰爭的時候。


大國縱橫


不要相信沒有根據的來源,誰說美國航母在波斯灣,不讓任何船隻進入?這不等於美國自己封鎖波斯灣了嗎?

把波斯灣封鎖,不讓任何船隻進入意味著什麼?

不只是伊朗石油不能出口,也意味著阿聯酋、沙特、卡塔爾等其他石油不能出口,還意味著來自亞洲諸多石油需求大國的運油船不能進入霍爾木茲海峽。

這會引發全球抗議的。因為波斯灣航道是全球80%的能源運輸通道。

但你見到全球抗議了嗎?

根本沒有!所以這就證明,所謂美軍航母封鎖波斯灣,不讓任何船隻進入,這就是假消息,是根本沒有的事情。

因此對國際關係的分析和判斷,還是要以大媒體的正常報道為前提,不要總是看沒有來源和信譽的小媒體和自媒體的稿子。

美軍航母在波斯灣也好,在地中海、紅海也好,這都是該國的例行軍事行動。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一樣。

波斯灣有美軍的第五艦隊,就駐紮在伊朗對面的巴林,美國航母要是進入這裡當然是他們的自由。

至於是不是對伊朗有威懾?這是肯定的!

畢竟伊朗自己說過,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雖然不信,但做個姿態對峙還是沒問題的。畢竟美國人基本上不輸嘴,也是行動派。

但並不是說美國人要用航母封鎖波斯灣或者和伊朗打仗,這麼看就是判斷錯誤。既然不打仗,伊朗自然也談不到是另一個伊拉克了。


木春山談天下


本題的描述有誇大其詞的成分在裡面,美國要想禁止伊朗賣石油,並不是使用航母和軍艦堵著油輪從伊朗離港,而且這也不現實。在美國5月2日重啟對伊石油禁令以後,伊朗的油輪照樣從波斯灣駛向目的地,美國並沒有進行封鎖和攔截。

目前美國是有兩艘航母部署在中東地區,其中林肯號航母部署在地中海地區,斯坦尼斯號航母部署在紅海地區,前幾天美國航母還連同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在紅海地區進行了一場軍事演習。美國和法國這是在中東地區炫耀武力罷了,美國近期並沒有對伊朗動武的打算。

伊朗的實力要比伊拉克強大,美國要想對伊朗動武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否則美國也不會對伊朗長期圍而不攻。美國目前的對伊政策是經濟制裁+軍事威脅,美國試圖通過雙管齊下迫使伊朗早點向美國屈服。但是波斯人不會向美國屈服,如果伊朗接受美國的條件,也就意味著伊朗從此失去了獨立發展的自由。

波斯人在伊朗高原生活了2000多年而沒有滅亡,自有其生存之道,美國也不是最近才對伊朗進行制裁,美國已經制裁伊朗幾十年了,伊朗照樣可以繼續存在。魯哈尼5月2日對外界表示,德黑蘭還有6個美國不知道的石油出售渠道,美國不可能完全阻止伊朗石油出口。

美國不對伊朗動武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動武花費巨大,美國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花費7630億美元,如果美國現在打伊朗可能軍費要翻幾番,美國債務已高達21萬億美元,美國已經打不起全面戰爭了。二是當初伊拉克背後沒有大國的支持,而伊朗背後有大國的支持。三是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綜合實力比伊拉克強大,而且伊朗地形複雜,伊朗為了應對美國的軍事入侵進行了長期的防禦備戰,美國入侵伊朗很有可能會陷入戰爭泥潭。


銘蘇先生


美國來勢洶洶,伊朗排兵佈陣,美伊圍繞波斯灣的博弈越來越緊張,貌似一場大戰在所難免,然而如今的伊朗不是那時自恃“百萬雄兵”、傲慢輕敵的伊拉克,美國也不可能那麼輕易地發動一場地區性戰爭。

目前美國三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法國唯一一艘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都在中東周邊集結,攜帶的艦載戰鬥機數量上百架,隨行的核潛艇4艘,巡洋艦及驅逐艦十幾艘,可謂是來勢洶洶,大兵壓境。然而美國真的願意和8000玩人口、近百萬軍隊的伊朗來開展一次地區性戰爭嗎?美國多半是不願意的,如今伊朗的原油出口已經從18年年末的250萬桶/日下降到今年3月的110萬桶/日,▲美國卻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在多數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的情況下,美國壓制伊朗、為美國原油出口創匯的目的已經基本達成,也會進一步鞏固美元的強勢地位;▲另外,伊朗原油產量與出口量如今跌成這樣,已經是元氣大傷,美國即然可以用經濟和金融手段讓伊朗大傷元氣,又何必非得鬧到雙方兩軍對峙、互相都有傷亡呢?


而且伊朗會不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關鍵不在於伊朗,在於美國 。美國如此真的要致伊朗於死地,那麼伊朗真的可能做出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樣玉石俱焚的行為,但即便美國如今大兵壓境。伊朗可採納的行為如採用其他非美元貨幣結算、以貨易貨等方式也是可行的,美國現在只是在嚴禁伊朗運黑油、走私,而且OPEC也發表聲明稱美國將伊朗從國際原油市場趕盡殺絕是不可能的。

總之,美伊一戰,或者說伊朗重蹈伊拉克覆轍,可能性極低。


西涼宣撫使


“看到提問的標題,我確實震驚了!”,“美國四艘航母合圍伊朗,不得任何船隻進入”,簡直就是美伊開戰的節奏。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美國也沒有四艘航母,其中的一艘航母還是法國戴高樂號,美國只有三艘航母在阿拉伯海域遊弋,特別美國的“是斯坦尼斯號”航母不會在地中海——阿拉伯海域巡航太長時間,因為已經離開本土四個月,近期就要返回美國。



而且這四艘航母戰鬥群主要任務是在地中海演習,其實是針對俄羅斯的,當然,在這個緊張時刻,也有側面威脅伊朗的意思,不然沒事到從紅海進入阿拉伯海域晃悠啥?所以才引起多方面的解讀和猜測,甚至有的人大膽猜測,美國可能要對伊朗動武了,封鎖任何到伊朗運輸石油的船隻。而法國的戴高樂航母更是打醬油的角色,是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陪襯,在利比亞完成任務後,與美國航母戰鬥群會合依次展開一次演習後,就要返回法國。

雖然美國對伊朗實施全面的石油出口實施制裁,這在4月22日美國政府就已經通報過了結束對伊朗的石油出口禁運的豁免期,5月3日正式封鎖伊朗石油出口,力爭將伊朗石油出口降至為零,當然,伊朗也多次反擊稱,美國想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降為零,就是做夢。



而且之前的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根報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對外發布消息稱,美國政府不會通過直接的軍事幹預導致伊朗的“政權更迭”,美軍也不會在伊朗境內展開任何的軍事行動。也就是說,美國還是一“經濟制裁為主,軍事威懾為輔”,至少說暫時美國不會對伊朗動武,伊朗自然也不會變成第二個伊拉克。

當然,美國即使對伊朗動武也不一定能把伊朗變成第二個伊拉克,美國對伊朗經濟制裁已久,長達近40年,但一直遲遲沒有動武,可見,伊朗在美國眼中是比伊拉克強大多的國家。事實也是如此,伊朗是中東首屈一指的工業國,可以自主生產不少先進武器,佔據伊朗高原,在中東地區居高臨下,佔有有利的地形,當年兩伊戰爭,伊拉克可沒少吃伊朗地利的虧。伊朗共有8000萬人口和16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戰爭潛力巨大,而且有足夠大的戰略縱深,美國想要拿下伊朗,可真沒有那麼簡單。



另外,伊朗政府目前對國家的控制力還是非常強的,伊朗人還是相當團結,不同當年的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至少伊拉克的什葉派和庫爾德人對薩達姆恨之入骨,甚至在美國軍隊進入伊拉克時,充當美國的帶路黨,所以薩達姆政權倒臺的非常之快,伊朗在這方面的問題要比伊拉克小得多。


大正看世界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網報道,美國海軍林肯號航母,斯坦尼斯號航母,薩啟山號準航母,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已經在從印度洋西部,紅海,阿拉伯海形成了嚴密的封鎖線。此外還有4個航母戰鬥群所屬宙斯盾級驅逐艦在封鎖線遊弋。


如果伊朗重蹈伊拉克的覆轍,未免也太小看伊朗了。而且用伊朗和伊拉克做比較不太妥當,在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伊拉克的內部就存在著很多矛盾,很多反對派都把美國視為解放者。內部矛盾加上美國在武器裝備和衛星技術上的優勢,伊拉克很快潰敗,主要軍事力量被消滅殆盡。但是伊朗不一樣,伊朗內部十分團結美國要想打敗伊朗,只能硬碰硬。要是伊朗那麼容易被拿下,美國不會等到現在還不動手。

1.伊朗內部團結

伊朗民族主義和宗教主義發酵的非常極致,伊朗人民擁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在面對其他國家威脅時都會一致對外,再加上宗教的力量,伊朗能在短時間內做到“全民皆兵”,號召什葉派共同抵抗侵略。況且這次的對手還是美國,伊朗人民的反美觀念十分強烈,這就註定了伊朗是一塊硬骨頭。

2.伊朗地形複雜

伊朗國土面積龐大,高達164萬平方公里,是伊拉克國土面積的3倍。而且伊朗的地形十分複雜,多高原丘陵,簡單點說就是坑坑窪窪,這樣不利於裝甲部隊的行軍,也就不會出現方面伊拉克那樣美軍坦克長驅直入的情況。美國就只能像打阿富汗那樣派遣特種部隊小規模作戰,但是不到萬不得已,美國不會這樣做,因為美軍對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的小規模作戰的恐懼,現在還揮之不去。



3.伊朗擁有反擊能力

伊朗的流星-3液體導彈的射程達到2000公里,可以覆蓋大半個中東地區,伊朗只要把導彈對準以色列,美國就不敢輕舉妄動。伊朗的泥石-2導彈是固體導彈也是能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進行有效打擊,一旦伊朗決定反擊,美國在中東地區多年的軍事成果將毀於一旦。美國能做的只有利用海軍和空軍優勢,但是要這樣做必須把艦隊開進波斯灣,而伊朗只需要加大對霍爾木茲海峽的封鎖就能阻止美國海軍的攻勢。伊朗雖然扛不住美軍的進攻,但是能咬下美國的一塊肉。




美國現在也不會輕易對伊朗開戰,幹掉了伊拉克,卻失去了整個中東的戰略優勢,這不是大商人特朗普會做的事情。


國際視角淺說


美國特朗普搞美國優先跟希特勒搞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如同一策!美國是恐怖主義國家,企圖統治世界,利用恐怖主義戰爭控制石油命脈,確保美元國際化流通,無限量印刷紙幣美元和發行虛擬的數字遊戲美國國債掠奪世界財富,強迫世界人民為美國打工,確保美國超級福利!只有消滅美國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和大資本家,世界人民才能有真正的福址!美國特朗普搞美國優先跟希特勒搞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如同一策!美國是恐怖主義國家,企圖統治世界,利用恐怖主義戰爭控制石油命脈,確保美元國際化流通,無限量印刷紙幣美元和發行虛擬的數字遊戲美國國債掠奪世界財富,強迫世界人民為美國打工,確保美國超級福利!只有消滅美國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和大資本家,世界人民才能有真正的福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