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民俗 品味立夏 還有最全的養生祕籍送給您!

微風起,滿架薔薇香

不知不覺,今年的春天開始交出了接力棒。五月六日星期一,農曆四月初二,立夏悄然而至。低頭春已逝,抬頭夏伊始,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夏的開始。此時氣溫逐漸升高,雨水漸多,一年中最具生命力、最繁茂的季節在向大家招手。

今日立夏 | 傳承民俗 品味立夏 還有最全的養生秘籍送給您!

立夏習俗

在古時,立夏作為四時八節重要的節日之一,很受重視。從朝廷到民間,為了“迎夏”都有很多習俗,比如南郊迎夏、稱人、嘗新、喝立夏茶、賜冰等等。

迎夏儀式。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今日立夏 | 傳承民俗 品味立夏 還有最全的養生秘籍送給您!


稱人。立夏吃完午飯後,找一個大稱稱人體重,據說此舉可以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


今日立夏 | 傳承民俗 品味立夏 還有最全的養生秘籍送給您!


鬥蛋。“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繫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今日立夏 | 傳承民俗 品味立夏 還有最全的養生秘籍送給您!


舌尖上的立夏

立夏裡,新鮮的蔬菜瓜果都長出來了,此時正是嚐鮮、收穫美食的季節,來看看各地豐富的食俗吧!

【東北】吃“立夏餜”

表示送春迎夏,喜慶春收。新上市的蔬菜瓜果,能加的都要加進“立夏”中,品種越多越喜慶。

【浙江】吃立夏飯

很多地方有吃立夏飯的習俗,立夏飯一般有兩種:烏米飯和豌豆米飯。吃烏米飯、立夏“燒野飯”、採摘蠶豆成為當地特色立夏民俗體驗活動。


今日立夏 | 傳承民俗 品味立夏 還有最全的養生秘籍送給您!


【北京】吃麵食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麵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麵食主要有夏餅、麵餅、麵條、春捲。


今日立夏 | 傳承民俗 品味立夏 還有最全的養生秘籍送給您!


【蘇州】嘗新

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然後嘗食。

【福州】鼎邊糊做夏

鼎邊糊(又稱鍋邊糊)是福州的著名風味小吃,也是福州的特殊標誌。立夏過後就要進入農忙時節,福州人便會煮一鍋鼎邊糊邀請鄰居一起品嚐。福州古語“金厝邊銀鄉里”,吃過一碗鼎邊糊鄰里之間的情誼就更深厚,農忙再互相搭把手。

今日立夏 | 傳承民俗 品味立夏 還有最全的養生秘籍送給您!

立夏養生

立夏養陽,重在養心

傳統中醫認為五臟之中心對應夏。立夏時節,天氣漸熱,植物繁盛,人的心陽會逐漸旺盛起來,直至盛夏達到高峰。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加上氣候炎熱,汗液外洩,易耗傷心氣,令人煩躁不安,故立夏養生要注意“養心”。

慎起居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立夏過後氣候變化比較顯著,應晚睡早起,以順應陰陽變化。同時,應養成午睡的習慣。

慢運動

立夏過後氣溫漸升,易出汗,汗為心之液,若此時再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機體缺水。因此,應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打太極拳、健步走、慢跑等。運動的最佳時間是早上6至7點和傍晚6至7點,早上溫度適宜,傍晚則是最適宜人體運動的時段。運動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以減少心臟負荷,防止心肌缺血發作。運動後應及時補充體液,少量多次飲水。

清飲食

立夏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食用過多油膩、易上火食物,會引發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症,因此飲食,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吃蔬菜、粗糧以及魚、雞肉、豆類、小米、山楂、楊梅、香瓜等。此外,應該多進食稀食,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今日立夏 | 傳承民俗 品味立夏 還有最全的養生秘籍送給您!


揮別春天的杏花微雨,

迎接夏日的枝繁葉茂,

四季兜轉輪迴,

皆是最好的年華!

願您清涼一夏,快樂一夏!

趕快把這最好的祝福和養生秘籍

送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