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256醫院,卻同康熙、佛教、基督教、人民大學有關


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常山東路有一所醫院,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六醫院,是公立綜合性三級乙等醫院,在現在三級甲等醫院遍地的情況下,確實是一所不起眼的醫院。256醫院最早是清朝康熙皇帝在正定隆興寺禮佛的行宮。此圖是256醫院大門

梁思成《正定古建築調查紀略》載:“隆興寺在正定縣東部,舊名龍興寺,俗稱大佛寺,是河北重要大伽藍之一,寺之創建,可以追溯到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著名的成藏寺碑到如今還在大悲閣前直立著為這寺史做證據。......。元明清間歷代修葺,康熙乾隆朝,更建僧舍,佛庵於兩旁,而在寺西建行宮……”。此圖是256大門內的道路

咸豐八年“慘淡經營”的行宮被賜予法國傳教士董若瀚改建為基督教教堂.1900年,在隆興寺開壇的義和團準備攻打教堂,但被隆興寺的意定和尚制止,教堂逃過一劫,1948年解放前夕,人民政府將華北聯大和北方大學合併成華北大學,是為今人民大學校前身,校址就設在此處。此圖是現教堂正面


翻開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可以發現,從1937年起,歷經了陝北公學、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個主要階段,而其中從1948年8月到1949年年底的華北大學時期,人大校址就設在河北省的正定縣城裡的正定256醫院。此圖是醫院內上世紀建築

華北大學還孕育了新中國一批各種類型的高等院校。1948到1949年期間,為了適應文化教育事業大發展的需要,一些下屬單位陸續脫離學校獨立辦學。工學院獨立出來發展為北京工業學院和北方工業大學;農學院與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北京農業大學;二部外語系離開學校,同北平外事學校合併為北平外國語學校,後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北京外國語大學。

此圖是教堂的左前方被玻璃罩起來的紀念碑,石碑採用兩種文字鐫刻,中文內容為“蒙難紀念 善牧為羊舍命”,因此有人稱為“蒙難紀念碑”,官方稱呼不得而知。


此圖是該石碑的另一面,鐫刻的是外國文字“IN MEMORIAM”“VICTIMARUM”"DIEI 9 OCTOBRIS 1937"等等字樣。查詢資料顯示,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佔領軍曾經損壞該基督教堂,強姦修女,估計該石碑就是紀念此事件而立,故名為“蒙難紀念碑”。

看來,日本侵華期間的獸性存在於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記述下來真是罄竹難書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華民族確實需要強大起來,免受再次欺辱。此圖是紀念碑和教堂

此圖是紀念碑上鐫刻的部分人名。

據瞭解,這所醫院內還有不少建國前的建築,這些建築背後承載了不少歷史故事【《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感謝您的評論、收藏、點贊、轉載鏈接,敬請“關注”並查看前期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