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三個孩子跳河,在薄情世界中勿忘厚顏愛生命

抱三個孩子跳河,在薄情世界中勿忘厚顏愛生命

撰文丨墨黑紙白

人是該有信仰的,它不一定與宗教有關,也不一定與什麼主義有關,但它一定是與生命有關,譬如熱愛生命這四個字被某媒體在今天連提了三次。

沒人有資格對自己說自己活著是一個錯誤

上週末紙白君寫了關於那個17歲少年跳天橋的事件,有些人認為那篇是對死者和死者母親的不尊重,而週末到現在又發生了兩起自殺事件。

厚臉皮難道不該成為我們目下最為共識的保命絕技嗎?我們去談文明、談社會價值、談各類宏偉字眼,能夠挽回普通人面對薄情世界時的尊嚴嗎?

正如一些音樂創作者說:“自己很認真、下大心血的作品不被人們喜歡,但隨便、輕易創作出來的作品,卻能夠席捲全國,這很奇怪。”

抱三個孩子跳河,在薄情世界中勿忘厚顏愛生命

是的,這很奇怪,對於高高在上的大多數人不去想,也不去思,甚至拒絕任何相關的想和思,而面對自己和周遭又時刻感到命比紙薄。

這兩天四川那個15歲直播喝農藥死亡的少年,他是這麼描述自己的:“有些人活在世上本身就是錯誤,我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從這句話本身來看,是具備文采性的,至少對紙白君這樣從小嗜好文字的人來說,在15歲年紀時是寫不出這樣具備文采的文字,只是相比多了一份樂觀。

抱三個孩子跳河,在薄情世界中勿忘厚顏愛生命

能夠看出我們的教育有進步的一面,至少能夠讓15歲的孩子寫出有哲理並具備文采的句子,但悲情情結卻也達到了一種完全不該有的高度。

是什麼讓我們的少年,把生命作為最不該被溫情對待的緣故?又是什麼讓我們的一些少年把死亡作為最容易的事去做?

我們的教育對生命珍貴這樣的生命觀是否有足夠的,對學生們日常的滲透?還是奉勸那些認為少年心理脆弱的人,脆弱觀只會導致更多的少年悲情。

抱三個孩子跳河,在薄情世界中勿忘厚顏愛生命

以前的自殺,還都只是自己的事情,但如本篇所談的這個少年直播自殺,已經不單純把自己的死亡看做是自己的事情,是其人生首次也是最後的對眾表達。

這是可悲的,也是令人惋惜的,視頻中有他對老師的控訴,有他對父母的幽怨,也有他認為世界是美好的,卻又認為他的存在是錯誤的雙重觀點。

看著他一頁頁撕掉的語文課本,紙白君在想,語文帶給我們的文字力量,為什麼那麼輕易就可以被其他東西打碎?

本篇無意指責這個少年和他的家長、他的老師,本篇只是在想,如果我們的教育缺乏了對生命尤為重要的價值輸入,那麼厚臉皮技能真的不能再或缺了。

抱三個孩子跳河,在薄情世界中勿忘厚顏愛生命

沒有人有資格對自己說,自己活著是一種錯誤,這是一種學習、擁有並可以隨時運用知識所有的基本價值觀。

如果學習、擁有卻不可以隨時運用知識時,臉皮厚可以解決文明未能滲透的人生,這是我們成長的必須技能,在這個薄情世界,去深情的活著。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被打上各種標籤,而每個人也都知道沒太多的力量和時間去掉這些標籤,所以擁有底線且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和評判於個人很重要。

而恰恰相反的是,面對個體身上的缺陷被各種苛刻,哪怕個體有自己很優秀的一面也難逃此情,我們的社會就舒服了很多,你必須只能看到它好的一面。

熱愛生命、熱愛生命、熱愛生命……

一個少年的死亡,還會有人去不斷的強調是這個少年太脆弱,這是紙白君一貫反對的觀點,因為這樣的觀點,根本是對生命不尊重,以淺薄定義代替思考。

那麼同樣這兩天發生在四川的,一位母親抱著三個孩子跳河身亡的事件,不知道是不是還會有那麼一群人指責說是這位母親太脆弱?

脆弱一詞好像成了萬能神丹,只要有自殺事件出現,這個詞就成了一些人眼中的熱詞,似乎他們的世界中只有他們可以不脆弱。

抱三個孩子跳河,在薄情世界中勿忘厚顏愛生命

這位母親和她的三個孩子均失去了生命體徵,有基本人生價值觀和基本對生命尊重的人大多是發出同情和感嘆的聲音。

也有人為這三個孩子感到揪心,成年人的絕望,何必要帶走三個孩子呢?只是這麼想的人可能並未意識到,孩子們的絕望要比成年人的更絕望。

當這三個孩子失去母親後,這三個孩子又會被溫情對待嗎?在有些社會可能會,但在有些社會,如果不被流量曝光,死去怕也只是時間問題。

抱三個孩子跳河,在薄情世界中勿忘厚顏愛生命

我們不知道這個母親經歷了什麼,所以無論是誰不要用脆弱這兩個字來對生命的非自然死亡進行淺薄定義,這很無恥。

我們要對每一個選擇自殺的生命,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保持足夠的思考,足夠的反思,以在思考和反思中避免更多的自殺事件出現。

以前紙白君的觀點是,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又何必被其他人同情。當從事新聞文字工作很多年以後,才會在見慣了人間百態、世態炎涼中開始明白。

抱三個孩子跳河,在薄情世界中勿忘厚顏愛生命

每一起自殺的背後,都講述著很長一段的故事,只是我們缺乏帶思考性的記錄者去記錄和思考,再加上我們總認為我們人多,死幾個不算什麼的思維……

所以就連媒體都只能用“熱愛生命、熱愛生命、熱愛生命……”這樣重複不斷的詞眼,來表達對這四條生命逝去的祭奠,卻再也說不出其他什麼。

結語: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離死亡都是不遠不近的距離,我們也沒有太多的能力去同情那些選擇自殺的人,我們只能保證自己每天活得小心翼翼。

也只有正確思考自己同胞中,無論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的每一起自殺,才能讓我們真正的認識生命,以免和艱苦的生活一起變得冷漠無情,麻木不仁。

還是希望在世界的進步中,我們能不那麼的被薄情對待,而改變這份薄情的路途遙遠,還望能夠多一些厚臉皮空間,來爭取把薄情變成溫情的時間。

2019—4—22落筆於墨辯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