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建議初中生“住校”嗎?

是你的老師啊


看到這個問題,我特別有觸動。我是雨寶貝麻麻,家有兩妞,大妞就是初一學生。關於您的這三個問題,我逐個的聊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起討論學習吧。

1-家長陪讀的意義在哪裡?——貼心照顧,用心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長情的愛。

我們經常說一句話,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對孩子撒手不管。就我看來,家長陪讀的積極意義有以下三個方面:

(1) 良好的後勤保障. 包括吃穿住行,其中我覺得吃的營養最為重要了,家長在身邊,每天的飯菜肯定比學校和外賣來的健康和可口。這也是很多家長選擇陪讀的原因之一。

(2) 促進學習的效率。不是每一個初中生都有清晰的規劃和學習目標。像我大女兒,雖然初一了,但心理上還像小學生一樣,需要我時不時的提醒和鞭策下。所以,父母的陪伴會給予到孩子學習上一定的幫助。這也是陪讀的好處之一。

(3) 親情的陪伴,幫助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上了初中基本上孩子就進入青春期了,有些孩子會因為生理的變化,情緒心理受到很大影響。這個時候,父母的陪伴尤其重要。也許他在學校受了委屈,和同學鬧了彆扭,也許放學回家他一句話也不想說,但是看到父母就覺得心裡踏實有安全感。

初中三年,也是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孩子會用自己的視角去分辨這個世界,而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他的身邊默默的注視TA,幫助TA,影響TA,讓TA體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和寬廣,在心裡種下一顆真善美的種子(聽起來有點假大空,確是我真心想送給女兒的人生禮物)。

2-讓孩子住校不可以嗎?你建議初中生住校嗎?——溫馨有愛的家庭,是孩子一生的港灣。

讓孩子住校不可以嗎?當然可以,前提是孩子有這個意願。而且很獨立有能力照顧好自己,這個能力包括生活能力和心理能力。如果是,我覺得住校沒問題。當然這個不是單選題,如果住不習慣,再回家就好。

你建議初中生住校嗎? 我個人不建議,如果家裡足夠溫馨,誰又不想回家呢。作為媽媽,我是不太希望我女兒去住校的(當然如果孩子想去我還是會支持的,不過我們這裡初中都不住校,高中開始住校)。現在早上我會送她上學,放學她自己走回家。晚上回到家,我們會邊吃邊聊,聽她分享學校的趣事和不開心的事情。在她心情不好的事情我可以抱抱她,認真聆聽,給她鼓勵。想想初中不過三年,每天回到家除了寫作業的時間,其實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短,且行且珍惜。

父母和孩子,終將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行,你漸漸長大,我目送你的背影越來越遠。身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用心的陪伴,給你力量,給你信任,把這個世界美好的樣子種到你的心裡,然後你帶著這份美好一直走向前,開啟屬於你自己真正的人生。


棲息鳥窩


我贊成初中生住校。

1.以前上學的時候離學校遠的會住校,離學校近的可以回家。現在條件好了,很多離學校遠的同學家長都在學校附近租房子。

2.這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好處,初中孩子自己有12歲了,有自己解決生活上問題的能力了,如果家長不放手,孩子會過度依賴父母,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3.讓孩子自己住校,學習上並不耽誤孩子,相反還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將來更好的適應生活,適應社會。我們不能培養只知道學習,而生活能力極差的孩子。



小數胡老師


不建議,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階段一定有家長的陪伴和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