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憑什麼成為天下第一草書?

懷素的書法雖然很早就得到了很多讚譽,但客觀的來講,還是形式大於內容的。

人們讚賞的,更多的是他縱橫捭闔、肆意揮灑的寫字方式,有點現在很多“表演派書法家”的感覺,或者叫做唐代的“行為藝術”吧。

直到他到長安接受了鄔彤的教導後,如同已經學會了“獨孤九劍”的令狐沖又習得了“九陰真經”,從此招式和內力(形式和筆法)合二為一,相輔相成,這才到達了大成境界。

772年,懷素離開長沙回湖南,他特意繞道洛陽,見到了當時書壇的大宗師顏真卿。

顏真卿也聽聞過懷素的事蹟,對這麼一個後輩也是頗為欣賞。

他與懷素傾心相談,並以自己多年修得的書法心得授予懷素,最後還為《懷素上人草書歌集》親自作了一個序。

懷素得到了偶像的讚許,心情無比激動,就在這樣的天人交感之下,寫出了名垂千古的《自敘帖》。

《自敘帖》縱28.3釐米,橫775釐米,共126行,698字,是懷素的自傳。

在《自敘帖》中,懷素還很臭屁的錄入了顏真卿、張謂、戴叔倫等人送給他的詩文。

——別罵我,“臭屁”不“臭屁”,您一看原文便知(簡體譯文見附錄):

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憑什麼成為天下第一草書?

文言文看不太懂?沒關係,反正懷素是把人家誇他的話都放到一起,跟現在出書找名人作序一樣一樣的。

雖然內容是友情互吹,但《自敘帖》的藝術價值確實非同凡響。

《自敘帖》自唐末五代以來一直是草書領域的熱門法帖,甚至被稱為“天下第一草書”。

有人就要問了:不是還有兩位張芝、張旭“草聖”嗎?怎麼懷素的作品反而壓了他們一頭了?

主要是兩個原因:

1、懷素是超水平發揮。

我們知道藝術作品的創作,不僅需要平時的功底,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比如“天下第一行書”就是王羲之在酒後寫的,酒醒后王羲之本人也沒法寫出那個水平了的作品了。

《自敘帖》也是如此,是懷素在得到了顏真卿的肯定後,志得意滿之時揮毫而作。

通篇氣勢磅礴,風馳電掣,筆筆中鋒,高速運轉,連綿不斷,一氣呵成。

通俗的說就是,懷素本來就擅長自由發揮,在寫《自敘帖》的時候又開掛了,所以寫出了一幅在中國書法史上被評為“天下第一草書”的曠世傑作。

2、張芝擅長的是章草。

張芝雖然被稱為“草聖”,這是主要是表彰他打破了隸書的規則,為章草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囿於時代侷限,章草比起狂草來,還沒達到藝術自由的頂峰。

只能說張芝在書法發展的特殊階段是領軍型人物,也在他的那個時代做到了極致,但書法藝術還有往前發展的可能,但這種可能性張芝是做不到了的。

打個比方,張芝就像牛頓,開創了經典力學,但他受時代所限,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至於相對論神馬的,只能讓愛因斯坦發現了,但這也無損於牛頓的偉大。

3、張旭留存的實物作品太少。

張旭雖然在狂草上有極高的造詣,可惜的是留存的作品太少,有很多張旭的作品下落不明。

而《自敘帖》相對完整、篇幅也較長,所以就顯得更有價值。

一笑敢斷言:如果以後考古能發現更多張旭的作品,那“天下第一草書”的名頭花落誰家真還未可知。

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憑什麼成為天下第一草書?

說了這麼多,那麼《自敘帖》好在哪兒呢?

《自敘帖》的優秀,主要表現在懷素對毛筆的駕馭上,筆畫的圓暢與扭挫,下筆的輕重與緩急,運筆的起止與連帶字體,包括飛白與牽絲等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字體的大小呼應、開合對比等也渾然天成。

尤其是圓筆圓線的大量使用,打破了漢字四四方方的外形,達到以圓破方,化方為圓的妙境。

但《自敘帖》中的“圓形字”又圓而不肥,這得益於懷素以篆法入筆,將篆書中鋒平移的筆法融入了草書,使得線條細瘦剛健,與張旭的狂草相比,並稱“張肥懷瘦”。

總的來說,《自敘帖》於規矩法度中,奇蹤變化,神采動盪,實為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

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憑什麼成為天下第一草書?

《自敘帖》局部

蘇軾評價此帖:“如後人操舟,初無意於濟否,是以覆起萬變而舉止自若。《自敘帖》蓋無毫髮遺恨。”

米芾在《海嶽書評》則說《自敘帖》“如壯士拔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

欣賞、臨摹《自敘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自敘帖》起首的六行字(即”懷素家長沙“到“遂擔”)早就損壞遺失,現存的是宋代蘇舜欽補寫的。

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憑什麼成為天下第一草書?

《自敘帖》蘇舜欽補寫部分

目前《自敘帖》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2019年,它連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等國寶一起借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覽。

按照規定,這麼貴重的文物展出後須休息三年以上。也就是說我們想要看到《自敘帖》真跡,至少又得等三年了(我說的是事實,請編輯不要封我。)

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憑什麼成為天下第一草書?

附錄:

自敘帖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睱頗好筆翰。然恨未能遠覩前人之奇蹟,所見甚淺。遂擔笈杖錫,西遊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牋絹素,多所塵點。士大夫不以為怪焉。

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筆法,水鏡之辯,許在末行。

又以尚書司勳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詩,故敘之曰:

“開士懷素,僧中之英。氣概通疏,性靈豁暢。精心草聖,積有歲時。江嶺之間。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韋公陟睹其筆力,勖以有成。今禮部侍郎張公謂,賞其不羈,引以遊處。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贊之,動盈卷軸。

夫草稿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獻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以至於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逸,超

絕古今。而模楷精法詳,特為真正。真卿早歲常接遊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資質劣弱,又嬰物務,不能懇習,迄以無成。追思一言,何可復得。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還舊觀。向使師得親承善誘,函挹規模,則入室之賓,舍子奚適。嗟嘆不足,聊書此以冠諸篇首。”

其後繼作不絕,溢乎箱篋。

其述形似,則有張禮部雲:“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盧員外雲:“初疑輕煙淡古松,又似山開萬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朱處士遙雲:“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

敘機格,則有李御史舟雲:“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餘實謂之狂僧。以狂繼顛,誰曰不可?”張公又云:“稽山賀老粗知名,吳郡張顛曾不易。”許御史瑤雲:“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戴御史叔倫雲:“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慾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

語疾速,則有竇御史冀雲:“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戴公又云:“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

目愚劣,則有從父司勳員外郎吳興錢起詩云:“遠錫無前侶,孤雲寄太虛。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

——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

時大曆丁巳冬十月二有八日

PS:作者的書店剛開張,雖然沒什麼生意,但宣傳推廣的任務很重,所以更新會受到很大影響(寫這個我賺不到一分錢,我只能靠書店養家餬口了),望大家見諒!


本文為《趣說漢字書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鐘,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藝術素養。請加關注,看之前文章獲得更多有趣的知識,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繫。

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憑什麼成為天下第一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