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院包科”——和田地區醫療水平在“組團式”援疆幫扶下得到迅速提升

“以院包科”——和田地区医疗水平在“组团式”援疆帮扶下得到迅速提升

“記得有一例安裝心臟起搏器手術,我在術中發現患者血管畸形,對於我來說,這有點突然。我立即聯繫了後方醫院的許靜主任,她當即手繪了一張圖,用微信發送給我,並且指導我順利完成了手術。”杜紀兵是天津市胸科醫院的一名醫生,這僅僅是他在援疆工作中遇到的一例小事。“背後有整個醫院的資源支撐,覺得自己更強大了。”

從一個人的支持到舉全院之力幫扶,天津市衛健委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的工作模式,讓受援醫院診療能力、管理水平、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得到了明顯提升,積極為和田地區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人才隊伍,努力實現各族群眾“病有所醫”。

援疆醫療隊在和田地區不僅 “輸血”更要“造血”。來自天津市15家三級甲等醫院,包含腫瘤、消化、重症、檢驗等10餘個臨床優勢學科專業的26名專家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開展了“以院包科”工作,其中11家醫院與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簽署了“院包科”協議。

天津市胸科醫院派出徐醫軍主任作為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科室主任指導科室建設,進行技術幫扶,並且在天津市胸科醫院的支持下啟動了“惠心”項目,開展兒童先心病救治。此外,醫院還派出了心內科高水平專家杜紀兵,提升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心內科治療水平。

天津市胸科醫院院長郭志剛在這一年中三次前往新疆和田,以“院包科”的形式,從技術、人員培訓、設備投入等多方面把援助工作做紮實。

“在科室裡,我們的援疆醫生幫助和田醫院開展了當地從來沒有過的醫療技術,擴大了醫生的服務範圍和深度,降低了當地的死亡率。這些醫生結對子,師帶徒,工作非常實在,把自己的醫療技術教授給當地醫生,把技術留在和田。

去年3月份的時候,天津胸科醫院向和田地區人民醫院捐贈了兩臺價值30多萬元的設備,以及一些醫學書籍,為當地醫生做了規範性醫療培訓。

“既然是‘院包科’,我們就想把工作做實。當地衛生條件和自然條件都比較差,產前的保健知識非常缺乏,加之海拔高,所以當地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非常高。由於當地經濟條件的原因,很多人患病後並不能及時就醫,最後拖到病重,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郭志剛說“我們有針對性地篩查了100多位患者,確診先心病患者超過20%,我們從中選擇了3位作為重點治療患者,決定為他們進行手術。”

郭志剛說:“心臟外科的救治不只是一個人的問題,還包括術前篩查、麻醉等方面,我們藉助天津市胸科醫院醫學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優勢,給予他們人員和設備上的支持,提升當地的救治能力。”

自己付路費、帶手術器材、耗材,天津市胸科醫院派出了10人組成的醫療隊,費用全部由天津市胸科醫院醫學事業發展基金會承擔。“麻醉科、手術室護士、體外循環醫生、超聲介入診斷醫生、監護室醫生、監護室護士等,這支臨時醫療隊涵蓋了技術的各個方面,在當地完成了3例手術,其中兩例手術開創了和田地區的技術先河。”郭志剛說。

不僅如此,為了能夠提高更多醫生的認知水平,醫療隊還在當地開展了機場講座,介紹專業知識,在幫助當地醫院改造手術流程、控制院內感染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意見。“當時正在建設和田醫院外科大樓,我們還到現場參觀,對有關心臟外科建設流程佈局進行了指導。”

醫生的交流多了,關係密切了,大家還建了微信群,可以遠程指導當地醫生。“有一次當地一位胸部外傷患者情況非常危險,半夜12點多,在天津胸科醫院醫生的遠程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手術。”郭志剛說,醫院所有人員都是他們強有力的後盾。

援疆醫療隊員還與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的醫生結成師徒關係並簽訂培養計劃,明確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培養路徑、培養措施,通過廣泛開展臨床教學、學術講座、技術培訓、教學查房、手術帶教、疑難病例討論等活動,手把手地幫助徒弟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來到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後,杜紀兵被任命為心臟診療中心行政副主任。工作中,杜紀兵發現當地醫生很難接觸到當今世界最前沿的醫學技術,但他們很樂於學習。如今的醫療救治已經不再是經驗醫學,而是詢證醫學、精準醫學。一直在天津市胸科醫院CCU病房工作的杜紀兵在細節工作上把握更為精準,所以他想盡快補齊醫療中的短板。杜紀兵根據患者人群建立了健全的評分表,為危重症患者精準醫療紮實了根基。

“之前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從來沒有做過冠脈分叉病變手術,所以第一例患者就是我手術的,後來陸續還做了一些。”杜紀兵說,“我做手術的時候,當地醫生就在旁邊學習,直到半年後,又有一例同樣的患者,一位當地醫生提出能不能試一下手術,讓我在旁邊指導。我非常開心他們有這樣的想法。那次的手術很成功,這項手術技術算是真正留在了和田地區,帶出了一支留下不走的優秀醫療隊。”(來源:北方網)

  • 【中國夢 幸福年】和田2019年春晚精彩視頻--歌舞《團結頌·大美和田》

  • 中國夢 幸福年--和田2019年春晚精彩視頻

  • 【美麗的和田】朗誦《我們永遠在這》 走秀《愛在新時代》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方式:0903—78857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