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岸炮營在這裡組建、海軍航空兵在這裡孕育……這些“第一”見證海軍夢從青島起航

第一支岸炮营在这里组建、海军航空兵在这里孕育……这些“第一”见证海军梦从青岛起航

1951年5月,海軍炮兵學校首批學員經過訓練,組建人民海軍第一批岸炮部隊。(資料圖片)

第一支岸炮营在这里组建、海军航空兵在这里孕育……这些“第一”见证海军梦从青岛起航

1951年10月,快艇學校首批學員全部畢業,組建人民海軍第一批魚雷快艇部隊。(資料圖片)

第一支岸炮营在这里组建、海军航空兵在这里孕育……这些“第一”见证海军梦从青岛起航

1954年3月28日,第四海軍學校第一期本科學員在青島舉行開學典禮。(資料圖片)

第一支岸炮营在这里组建、海军航空兵在这里孕育……这些“第一”见证海军梦从青岛起航
第一支岸炮营在这里组建、海军航空兵在这里孕育……这些“第一”见证海军梦从青岛起航

半島記者 劉笑笑

七十載崢嶸歲月,七十載光輝歲月。風雨七十載,中國海軍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從幾艘落後的船艦到一大批新型作戰武器形成的作戰能力,人民海軍已經成長為捍衛國家利益的重要力量。作為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海防重鎮,青島見證了人民海軍的光輝征程——新中國成立以來,海軍青島基地、北海艦隊等多支部隊和軍事院校在青島陸續組建,在青島創造了人民海軍歷史上諸多“第一”,譜寫了青島城市歷史的華彩篇章。

組建海軍青島基地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上武裝——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

1950年4月,人民海軍領導機關在北京正式成立。

1950年9月,海軍青島基地正式成立。

1950年10月,組建第一支岸炮營。1950年12月,人民海軍高射炮兵第一團在青島組建,這是人民海軍最早的高射炮兵部隊。

從此,青島與強大海軍夢結下了深深的情緣。

組建海軍航空學校

1950年11月,海軍航空學校在青島成立,是海軍航空兵的搖籃。

1952年6月,以該校第一期空、地勤畢業學員為基礎,組建航空兵第一師第一團,孕育了海軍航空兵這一軍兵種的誕生。

1952年8月,該校分為兩個航校,一航校遷至濰坊,二航校留在青島(專職培訓地勤保障人員)。建校69年來,二航校先後一遷校址,四次分合,十一易校名,現為海軍航空大學青島校區,已累計培養航空裝備保障各類人才10萬餘名,成為海軍航空兵部隊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支撐力量。

組建潛艇學校

潛艇是高技術裝備的水下奇兵,具有高度的隱蔽性和強大的殺傷力,被譽為“深水蛟龍”、“深海巨鯊”。建軍必先建校,發展潛艇部隊必須要有正規的潛艇人才培養基地。

1953年8月,潛水艇學校在青島建立,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海軍學校”。建校初期,學校以培養潛艇艇副長和部門長為主。

1957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海軍學校”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水艇學校”。

1960年7月,以學校訓練團為基礎成立潛水艇士兵學校(簡稱潛士校),隸屬海軍。至此,潛水艇學校培養潛艇軍官人才、潛水艇士兵學校培養潛艇士兵人才並駕齊驅的育人格局形成。

1968年和1969年,潛水艇學校和潛水艇士兵學校相繼被撤銷。

1973年12月,中央軍委重新組建潛艇學校。次年,海軍潛艇學校恢復重建,分浮山、沙嶺莊兩個院區。

1983年改為海軍潛艇學院。

組建北海艦隊

1960年8月1日,海軍北海艦隊正式成立。“大洋鐵騎”“深海巨鯊”“海疆利劍”“海天雄鷹”……這是一支光榮的部隊,它在巡天蹈海中不斷髮展壯大,創造了人民海軍歷史上諸多“第一”。

海軍北海艦隊是多支人民海軍部隊成長的“搖籃”,不僅包括新中國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第一支驅逐艦部隊、第一支水上飛機部隊在內的多個種子部隊,還組建了第一支岸防導彈部隊、第一支艦載機部隊等多個拳頭部隊和“撒手鐧”部隊。其中,第一支驅逐艦部隊由“鞍山”艦、“撫順”艦、“長春”艦、“太原”艦組成,上世紀70年代前,這四艘驅逐艦是中國海軍最先進、噸位最大的軍艦,是全海軍的精銳。

1980年5月,北海艦隊派艦參加由18艘護航、測量、保障艦船組成的大型艦艇編隊,第一次駛出領海,穿過島鏈,進入太平洋,成功地保障了我國向南太平洋預定海區發射運載火箭任務。

1984年11月,北海艦隊遠洋打撈救生船J121船和“向陽紅十號”科學考察船赴南大洋和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建設南極長城考察站。

此外,北海艦隊還出色完成了亞丁灣護航等重大任務,同時與青島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在支援地方生產、城市重點工程建設和參加搶險救災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首次接待外國軍艦來訪

軍艦是流動的國土。各國軍艦互訪,是一項歷史悠久且具有軍事外交性質的國家行為。

1986年11月5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萊昂斯上將率領“裡夫斯”號巡洋艦、“奧爾登多夫”號驅逐艦和“倫茲”號護衛艦,對青島進行為期7天的禮節性友好訪問。這是中美兩國建交以來我國第一次接待美國海軍艦隻來訪,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青島港首次接待外國軍艦。

訪問期間,美國海軍3艘軍艦舉行了開放活動,駐青海軍機關、院校、部隊指戰員以及青島市各界群眾陸續登艦參觀。

此後三十多年裡,“庫欣”號反潛驅逐艦、阿里·伯克級“斯特森”號導彈驅逐艦、“斯特蒂姆”號導彈驅逐艦和“本福德”號驅逐艦等十餘艘美國軍艦訪問青島,有的還在訪問結束後與我海軍艦艇在青島外海舉行編隊通信、編隊運動、海上聯合搜救等科目聯合演習,進一步增進了瞭解和交流。

首次環球航行從青島起航

2002年9月23日9時,由“青島”號導彈驅逐艦和“太倉”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首次環球航行訪問艦艇編隊,圓滿結束了為期132天、總航程達3.3萬餘海里的遠航,勝利返回青島港。

環球航行編隊自2002年5月15日從青島港出發以來,先後橫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通過了舉世聞名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遠涉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航經了15個海峽水道、22個海或海灣、45個群島,6次穿越赤道,圓滿完成了對新加坡、埃及、土耳其等國的友好訪問,開創了我海軍對外交往史上航行時間最長、出訪國家最多、航程最遠、途經的陌生海域和航道及港口最多的紀錄,展示了中國海軍的風采,填補了中國在世界環球航行史上的空白,為祖國、為人民、為軍隊贏得了榮譽。

首次在青聯合軍演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也是蘇聯衛國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

為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2005年8月18日至25日,“和平使命—2005”軍事演習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和中國山東半島及附近海域舉行。

此次演習主要是加強中俄兩軍在防務安全領域的合作協調,演練兩軍在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應對危機的組織協同,目的在於進一步提高兩軍有效應對新挑戰、新威脅的能力。

中俄雙方派出陸、海、空軍和空降兵、海軍陸戰隊以及保障部(分)隊近萬人參加演習,中俄兩國邀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上海合作組織觀察員國代表觀摩聯合演習。

首次舉辦多國海軍檢閱活動

海上閱兵,是海軍這一國際性軍種特有的海上禮儀活動。在重大節日或慶典活動中舉辦以海上閱兵為重要內容的多國海軍交流活動,是世界各國海軍的慣例。

2009年4月23日,中國海軍在青島附近黃海海域舉行海上閱兵,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60週年。這是中國海軍歷史上首次邀請國外海軍參加閱兵式,包括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等在內的五大洲29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和14個國家的21艘各型艦艇來華參加此次活動。閱兵分為海上分列式和海上檢閱兩部分,歷時近1個小時。

海上閱兵的成功舉行,宣告為期4天的多國海軍活動圓滿結束。其間,圍繞“和平、和諧、合作”主題,29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和來訪艦艇官兵舉行了高層研討會、專業交流、雙邊會談和舢板比賽、籃球比賽、軍樂聯合演出等活動,增進了各國海軍間的瞭解和交流。

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駐紮青島

2013年2月27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停靠青島某軍港,標誌著中國航母軍港已具靠泊保障能力。

2013年6月,遼寧艦停靠青島某軍港後首次出海訓練。

2013年11月,遼寧艦從青島起航,在瀋陽艦、石家莊艦、煙臺艦、濰坊艦的伴隨下赴南海,首次進行跨海區試驗和訓練。

2017年6月,遼寧艦航母編隊從青島起航,參加跨區機動訓練和香港迴歸祖國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20週年慶祝活動,並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2018年4月12日,遼寧艦編隊亮相南海大閱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