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船金銀如果用到軍事上,清朝的歷史將有可能改寫?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這是在民間已經流傳了370多年的傳說,指的是明末清初之間,張獻忠建立的大西政權在四川府發生的一段沉銀歷史。據野史以及民間口頭流傳,張獻忠搜刮的數艘滿載金銀的船隻在江口傾覆,價值數億的寶物遺落在民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一船金銀如果用到軍事上,清朝的歷史將有可能改寫?

據史書記載,張獻忠是和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1644年,張獻忠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國政權。此刻在南方存在著眾多政權,比較出名的是南明殘部以及鄭芝龍部(鄭成功父親),此刻北方清軍正在大舉南下,以努爾哈赤為代表的八旗主力和以吳三桂為代表的漢軍主力欲一舉消滅盤踞在中國南部的大小政權。可以說此刻的中國已經四分五裂,任何勢力都有翻盤的機會,都有可能重新改寫中國的歷史。然而內鬥的本性一直未改,並深深的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這一船金銀如果用到軍事上,清朝的歷史將有可能改寫?

張獻忠因為攻佔了明朝的地盤,一般被南明視為眼中刺,肉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雙方為此進行了數次大小戰鬥。1645年,大西政權劉廷舉部,被明總兵曾英擊敗,重慶淪陷。隨後張獻忠派大將劉文秀率幾萬士兵反攻重慶,再次失利。可以說重慶是西南的門戶,進而可以攻取湖南和湖北,退而可以佔據巴蜀要道,戰略位置極其的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因而重慶的失守,已經預示了大西政權的失敗。

這一船金銀如果用到軍事上,清朝的歷史將有可能改寫?

1646年,清軍進入了四川地區,張獻忠在和八旗軍的戰鬥中,再次失利,滿載金銀的船隻在江口附近被擊沉,而張獻忠本人則兵敗逃之。有專家分析指出,這一船金銀如果用到軍事上,清朝的歷史將有可能改寫?真的會如此嗎?隨後在1647年1月2日,張獻忠在西充縣鳳凰山被流矢擊中而亡。其實張獻忠部完全可以和南明一起合作抵抗清軍,但讓人惋惜的是,雙方不僅不合作,反而互相廝殺,這給予了清軍各個擊破的機會,從而加速了漢族政權的滅亡進程,後期鄭芝龍部和南明小朝廷也發生了類似的悲劇。可以說因為漢軍的內鬥,給了清軍絕佳的機會。既然大西政權覆滅已經成為事實,那麼其留給世人多少財富就成為了民眾最為關心的事情。

2017年3月21日,據《華西都市報》載,從1月5日開始的考古挖掘工作,到3月20日第一階段的結束止,10000餘平方米麵積的區域被髮掘,另外出水文物達到了10000餘件,包括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金冊、銀冊和銀錠,同時還有戒指、耳環和髮簪等各類金銀首飾,鐵刀、鐵劍、鐵矛和鐵箭鏃等兵器。巨量的出土文物不僅印證了大西政權曾經的輝煌,也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民政權的殘暴性。

這一船金銀如果用到軍事上,清朝的歷史將有可能改寫?

據野史記載(由於清朝200多年的文字獄關係,明朝歷史多有不詳),張獻忠對於收繳虜獲的金銀具有嚴格的規定。“禁人帶藏金銀,有即赴繳”。“小卒掠得金銀,悉獻主將,不許私匿”。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其能存有鉅額的金銀。此次發掘出的文物中,夾雜著大量的民間飾品,如金耳環、金手鐲、金釵等。據史書記載,張獻忠和李自成等部都有屠城的惡習,即每攻下一個城池,便不分老幼全部殺之而後快。從而獲取百姓金銀無數。

這一船金銀如果用到軍事上,清朝的歷史將有可能改寫?

無論如何,這段歷史也早已經過去。但是留給世人深深的思索:如此巨量的財富足可以買下整個四川,甚至整個中國,為何大西政權還是覆滅呢?翻開中國歷史,眾多農民起義失敗的真正原因還是未能有效的認識階層屬性,只是想從農民階級變為貴族階層而採取的暴力活動。張獻忠財富傾覆江口就深刻的反映了這一事實。大西政權即使獲得最終勝利,其建立的政權可能和隨後的清朝無異。滿載金銀的船隻被擊沉?張獻忠覆滅影響後來歷史走向嗎?你咋看?歡迎討論交流。(作者:子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