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連接:遠程控制變得更可靠

極客網•極客觀察(小刀)5月6日,GSMA日前發表一份名為《智能連接:5G+AI+大數據+IoT如何改變一切》的報告,談到了5G、AI、大數據、物聯網是如何整合的,它們將會改變一切。

極客網挑選其中的11個重要部分,介紹給大家,分別是概述、娛樂豐富化社會化、安全快捷的交通、工業4.0的黎明、可靠的遠程控制、按需提供信息和服務、持續健康監測、更智能更強大的安全系統、沉浸式教育與培訓、減少浪費、智能城市與建築。

智能连接:远程控制变得更可靠

今天介紹第五部分:可靠的遠程控制

無論是在個人還是在職業生活中,我們都能更近一步控制自己的資產。今天,房主可以用手機App遠程控制加熱器、空調,打開燈光,或者啟動洗衣機。一旦連接的延遲降低,所謂的觸覺互聯網應用將會變得更可靠。這些應用可以將觸覺交互與視覺反饋融合,我們可以通過觸覺、本體感受來感知或者操縱對象——也就是身體各部分對相對位置的感覺,以及對運動中力度的感知。

有了觸覺互聯網連接,用戶可以控制機器人在不容易接近或者不適合停留的地方完成任務,比如修理石油鑽井、風力渦輪機或者核電站。遠程操作員可以看到機器人內置攝像頭拍攝的圖像,實時對機器人動作進行判斷。在2018年德國行業會議上,沃達豐展示一輛吊車,它可以在350多公里遠的地方控制。

有了邊緣計算的支持,5G將會給我們帶來高帶寬、低延遲、超級穩定的連接,用於觸覺互聯網應用。沃達豐物聯網主管Phil Skipper說:“對於真正關鍵的應用,我們將把各元素推向邊緣網絡,你可以在工廠搭建一個私有網絡,連接到移動邊緣資產。根據重要性,你要對控制元素重新配置,以及計算力的調配。你可以移動控制元素,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到了5G世界,這一點將會變得更重要,跨越平臺將會變得更靈活。有了充足的帶寬、低延遲和高服務質量,網絡將會變得更有預見性,變得更確定。”

Round Hill Capital公司VC主管Arnie Sriskandarajah預測說,要到2022年或者2023年,機器人才能完全展示它的潛力。他還說:“一旦我們擁有完整的雲連接物聯網,機器人就會真正騰飛。這一變化價值巨大。將計算從嵌入式芯片轉向雲,在開放空間就能像封閉空間一樣擁有極高的帶寬。它能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空間運營。對於一些處理要求極高的任務,比如將食品配送到餐桌,製作一杯咖啡,都能讓機器人來完成,只是有一個問題要注意:我們到底願意在多大程度上與機器人、屏幕互動,而不是與人。”

儘管如此,在許多場景下,我們可以部署機器人,而不是人。例如,緊急服務可以用機器人檢查燒燬的大樓,它可能存在崩塌風險,還可以在山區偵測走私者,人不必冒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