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三人投河,引發悲劇的是什麼?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或許能解答

4月28日,石春梅給姐姐微信留下遺言後,就失去了聯繫,跟她一同失聯的還有她的兩個兒子。5月1日,三人相繼被找到,只是都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三人全部遇難,實在令人心痛,悲劇背後的原因則更令人心寒。

母子三人投河,引發悲劇的是什麼?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或許能解答

01.惡劣的婆媳關係

從石春梅的遺言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她長久被欺壓、被汙衊的絕望。結婚7年,公婆沒給過好臉色,不僅不幫忙帶孩子,還經常辱罵,甚至毆打兒媳。在村裡散播謠言,編造兒媳的壞話,給石春梅以及她的父母造成了很大的輿論壓力。

母子三人投河,引發悲劇的是什麼?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或許能解答

02.沒有邊界的假孝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孝順也是應該有邊界的,邊界就是不能傷害到其他人。面對父母故意找茬,一次次的傷害妻子,作為丈夫,這個時候應該站出來指出父母的錯誤,並堅定地承擔起保護妻子免受無故傷害的責任。但是,這個男人顯然並沒這麼做,甚至不打算這麼做。真的是因為他對父母言聽計從,不想有任何冒犯嗎?那也未必,或者他只是怯懦,“柿子要揀軟的捏”,石春梅的老公顯然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不好惹的,而自己的妻子是好說話的,所以,他一次又一次的勸妻子忍氣吞聲,以和為貴,想用一方的示弱來逃避直面矛盾。

母子三人投河,引發悲劇的是什麼?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或許能解答

03.無法自由選擇的生存環境

有些人評論說石春梅心理素質差,“不過是婆媳矛盾,丈夫愚孝,何至於就帶著孩子投河了呢?完全可以帶著孩子離婚啊。”說這話的人肯定不瞭解農村婦女所面臨的境遇。即便是在當今這個開明的時代,在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對於女性而言,離婚依舊是一個很難做出的抉擇,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很多婦女沒有經濟來源,只安心在家帶孩子,家庭收入依賴丈夫,一旦離婚,孩子基本都會判給男方,作為母親,肯定捨不得孩子。

母子三人投河,引發悲劇的是什麼?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或許能解答

二是離婚要面臨不小的輿論壓力。一個村子裡,大家都是熟人,誰家有點什麼事,不到一天就能傳的人盡皆知,風言風語、指指點點也會隨之而來。三是來自家人親屬的壓力,在農村,離婚依舊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除非是遇到了家暴一類的大事,很少有人會支持家人離婚。去年,老家的表姐提出要離婚,原因是表姐夫出軌,沒想到一大家子人,只有我支持表姐的做法,其他人則一直在勸表姐放棄離婚的想法,“男人都這樣,改了就行了,犯不著離婚”“離什麼婚啊,哪有動不動就離婚的?”表姐是眼裡容不得沙子的性格,可全家人都勸她帶著這粒沙隱忍一輩子。

母子三人投河,引發悲劇的是什麼?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或許能解答

惡劣的婆媳關係、怯懦愚孝的丈夫、缺乏獨立生存能力, 這三者一旦結合在一起,會出現怎樣的結局?其實,千年前的古文名篇《孔雀東南飛》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講述的是焦仲卿和劉蘭芝這對小夫妻恩愛有加,琴瑟和鳴。只是焦母對兒媳頗為不滿,為了討婆婆歡心,劉蘭芝勤懇勞作,“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母子三人投河,引發悲劇的是什麼?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或許能解答

焦仲卿想去母親跟前給媳婦說幾句好話,不料母親竟讓他休妻再娶,焦仲卿不願聽從,求母親成全自己和劉蘭芝,焦母就大發雷霆,一邊用拳頭敲坐具,一邊大罵:“你這小子沒有什麼害怕的了,怎麼敢幫你媳婦說話!我對她已經沒有什麼恩情了,當然不能答應你。”焦母執意趕走劉蘭芝,焦仲卿為人孝順,只得囑咐妻子;“不久後我一定會去接你,你就受點委屈吧”。臨近分別,互表心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母子三人投河,引發悲劇的是什麼?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或許能解答

最後劉蘭芝在兄長的安排下,應允嫁與他人,焦仲卿也始終缺乏違背母親意願的勇氣,兩人自知無法再續前緣,於是,雙雙殉情。只留下“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的傳說。詩人在詩的最後提醒後人,“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可惜,類似的悲劇還是發生了,人已走,空留嘆息,只願他人引以為戒,別再讓悲劇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